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粮发(2000)143号储存判定规则.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36340065
  • 上传时间:2024-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的通知 国粮发[2000]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各粮检机构:为加强粮油质检工作,及时掌握粮油储存品质变化情况,准确判定陈化粮油,适时推陈储新,现将修订后的《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原《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国粮[1991]148号)即行废止  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〇〇〇年七月二十日  《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1、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粮油品种的品质判定定义、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判定、试验方法等要求  本规则适用于中央储备粮油、定购粮油、保护价收购粮油,其它性质的粮油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面标准被修订后,则引用修订后的新标准  GB1350—86 稻谷  GB1351—-86 小麦  GB1352—86 大豆  GB1353—86 玉米  GB1354—86 大米  GB1355—86 小麦粉  GB1534—86 花生油  GB1535—86 大豆油  GB1536—86 菜籽油  GB2716—88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T 5490—85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规则  GB5491—85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85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511—85 粮食、油料检验粗蛋白质测定法  GB/T 5516—85 粮食粘度测定法(毛细管法)  GB/T 5520—85 粮食、油料检验 种子发芽试验  GB/T 5530—85 植物油脂检验酸价测定法  GB/T 5538—1995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B10464—89 葵花籽油  GB/T 14488.1—93 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  GB/T 14607—93 小麦粉干面筋测定法  GB/T 15682—1995 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  GB/T 15684—1995 谷物制品脂肪酸值测定法  3、定义  3.1宜存粮油:符合判定为“宜存”规定的,可继续储存的粮油。

        3.2不宜存粮油:符合判定为“不宜存”规定的,需要轮换的粮油  3.3陈化粮油:符合判定为“陈化”规定的,不宜直接作为口粮食用的粮油  4、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4.1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见表1、表2和表3)表1 稻谷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项  目籼稻谷粳稻谷宜存不宜存陈化宜存不宜存陈化回归评分值,分≥70<70-≥70<70-脂肪酸值,mgKOH/100g≤25>25-≤32>32≤25>25-≤35 >35 粘度,mm2/s≥4.5<4.5-≥2.5<2.5≥10<10-≥4<4 品尝评分值,分≥70<70-≥60<60 ≥70<70-≥60<60色  泽气  味正常正常正常正常不正常有异味正常正常正常正常不正常有异味表2 小麦和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项  目小 麦玉米宜存不宜存陈化宜存不宜存陈化回归评分值,分---≥70<70-脂肪酸值,mgKOH/100g---≤40>40-≤50>50粘度,mm2/s≥4<4----面筋吸水量,%≥180<180----品尝评分值,分≥70<70-≥60<60 ≥70<70-≥60<60色  泽气  味正常正常正常正常不正常有异味正常正常正常正常不正常有异味 表3 大豆储存品质控制指标项  目大  豆宜存不宜存陈化粗脂肪酸值,mgKOH/100g≤3.5>3.5-≤5>5蛋白质溶解比较率,%≥75<75-≥60<60色  泽气  味正常正常正常正常不正常有异味   4.2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见表4)表4食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项  目小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宜存不宜存陈化宜存不宜存陈化过氧化值,meq/kg≤8>8-≤12>12≤12>12-≤20>20酸价,mgKOH/g≤3.5<3.5-≤4>4≤3.5<3.5-≤4>4  4.3回归评分值(Y)计算公式:  Y 粳稻=70.7+0.07X 发芽率-0.25 脂肪酸值+1.70 粘度  Y 粳稻=86.3+0.005X 发芽率-0.61 脂肪酸值  Y 玉米=80.5+0.10X 发芽率-0.34 X脂肪酸值  说明:为了计算回归评分值,需要检验发芽率。

        4.4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宜存、不宜存、陈化的规定  5.1储存品质控制指标适用于安全水分条件下正常储存的无污染的粮油  5.2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划分把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划分为两部分:品尝评分值作为品尝指标部分,其它指标作为理化指标部分  5.3宜存、不宜存、陈化的判定  5.3.1稻谷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稻谷;有一项储存品质技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稻谷  5.3.2小麦有一项理化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小麦;判定小麦是否陈化,则以品尝指标为准宜存”和“不宜存”的品尝指标是参考指标,不是判定指标  5.3.3玉米回归评分值是参考指标,不是判定指标;其它储存品质控制指标,有一项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玉米;判定玉米是否陈化,则以脂肪酸值为准   5.3.4大豆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大豆;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大豆  5.3.5食油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食油;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食油。

        5.4除每年两次常规性的检测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外,还应根据储存过程中粮油的具体情况,随时扦样检测其品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粮油损失   5.5其它类稻谷的归属 其它类稻谷的归属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部门自行规定,其中省间调拨稻谷按调出方规定执行  6、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的详细规定见附录A附录A:试验方法   A1 样品  除执行GB 5490和GB 5491外,对于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主要粮油品种还要执行下述规定  A1.1 单位代表数量: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储存条件、<200T的粮油为一个扦样单位,同时也是一个检验单位;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储存条件、>200T的粮油,以200T为一个扦样单位,以整个货位为一个检验单位  为了保证储存质量,根据储存实际情况,还要考虑扦取粮油品质容易变化部位的样品若有局部发热、潮湿、发霉、变质等情况时,则须适当增加扦样份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A1.2 样品登记:为准确反映储存粮油品质变化情况,扦样时除按扦样单登记外,还要详细记录其它有关情况,包括:收获年度入库时间、原始水分、储存条件、储存方式,以及虫害、发热、发霉、潮湿、药剂熏蒸、是否经过烘干处理等情况。

        A1.3 样品保管与处理  样品应装在玻璃瓶或塑料袋内,存放在低温干燥处,并尽快安排分析测定粉碎的样品必须及时测定,当天不能测定(脂肪酸值要当天测定),应放置在冰箱中暂存  为确切反映各测定指标间的关系,要求同一样品的各项指标测定工作应在同一时间(≤3天)内完成,其中发芽率按标准规定时间执行  A1.4 推荐仪器  粉碎机(制粉机)FSJ—l型等  粘度计JNDY—1型和LSN—1等  A2 发芽率  按 GB/T 5520执行  A3 脂肪酸值  按 GB/T 15684执行(含玉米)  A4 粘度  按 GB/T 5516执行  A5 面筋吸水量  按GB/T 14607执行  A6 过氧化值  按 GB/T 5538执行  A7 酸价  按 GB/T 5530执行  A8 蛋白质溶解比率  大豆蛋白质溶解比率是指大豆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大豆粗蛋白质含量的比率  先按 GB/T 5511—85测定大豆粗蛋白质含量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然后按下式计算大豆蛋白质溶解比率:  大豆蛋白质溶解比率(%)=水深性蛋白质含量十粗蛋白质含量 X 100%  A9 粗脂肪酸价  按GB/T 14488.1先提取大豆粗脂肪,再按 GB/T 5530测定大豆粗脂肪的酸价。

        A10 色泽、气味  按 GB/T 5492执行  A1l 熟食品尝试验  A1l.1 大米(与稻米同义)  按 G8/T 15682执行  A11.2 小麦粉  参照执行GB/T 15682,其中,用具、小麦粉的制备、发酵与馒头的制备等部分按下面要求执行  A11.2.1 用具:粉碎机,CB 36号筛,40目筛,搪瓷碗、牛角匙、纱布、小碟子、铝蒸锅、面板、恒温箱  A11.2.2 小麦粉的制备  A11.2.2.1 润麦:取 500g小麦放在 40目筛中,在清水盆中或水龙头下搓洗,除去灰杂后取出,滤去水分,摊在一块干布上晾干约 20-30min如果有水再用干毛巾擦干,控制水分在 14%-15%,然后放进磨口瓶内密闭润麦 5-8h,润麦具体时间根据不同类型小麦酌定  A11.2.2.2 磨粉:将已润麦的样品倒人粉碎机中研磨,粉样用CB 36号筛筛理,收集筛下物并称重,筛上物继续粉碎和过筛,直到粉样重量达到试样重的约 60 %为止合并筛下物,装人广口瓶,置冰箱内待用  A11.2.3 发酵与馒头的制备  A11.2.3.1 发酵液的制备,将2g干酵母粉用45摄氏度(C)温水100ml泡开混匀。

        A11.2.3.2 发酵:称取 3 x 50g面粉放在搪瓷碗中,加 3 x 0.sg白蔗糖和 3 X 28至 30ml酵母液,用牛角匙和面,成团后再用手和匀,分别置于3个小碟中并盖上湿纱布,放在 35士 1℃的恒温箱中发酵(恒温箱下部应放一水盘,以增加箱内湿度,防止面团干燥)发酵至面团体积约增加到原体积的1.5倍为止,一般需2-3h  A11.2.3.3 蒸制馒头:取出已发酵的面团,分别加2g面粉均匀搓揉100下,仍置于小碟盖上湿纱布,放置恒温箱中成型15min,然后取出,放人水已沸腾的铝蒸锅中,猛火蒸20min,取出切成小块趁热进行品尝  A11.3 玉米粉  参照执行 GB/T 15682,其中,用具、玉米粉的制备、窝头的制备等部分按下面要求执行  A11.3.1 用具:粉碎机、40目筛、搪瓷碗、铝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