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技巧汇总-3.pdf
89页目录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一、配方法二、换元法三、待定系数法四、定义法五、数学归纳法六、参数法七、反证法八、消去法九、分析与综合法十、特殊与一般法十一、类比与归纳法十二、观察与实验法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一、数形结合思想二、分类讨论思想三、函数与方程思想四、转化(化归)思想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一、应用问题二、探索性问题三、选择题解答策略四、填空题解答策略2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一、配方法配 方 法 是 对 数 学 式 子 进 行 一 种 定 向 变 形(配 成“完 全 平 方”)的 技 巧,通过配方找 到 已 知 和 未 知 的 联 系,从 而 化 繁 为 简何 时 配 方,需 要 我 们 适 当 预 测,并且合理 运 用“裂 项”与“添 项”、“配”与“凑”的 技 巧,从 而 完 成 配 方有 时 也 将 其 称 为“凑配法工最 常 见 的 配 方 是 进 行 恒 等 变 形,使 数 学 式 子 出 现 完 全 平 方它 主 要 适 用 于:已知 或 者 未 知 中 含 有 二 次 方 程、二 次 不 等 式、二 次 函 数、二 次 代 数 式 的 讨 论 与 求 解,或 者 缺 孙 项 的 二 次 曲 线 的 平 移 变 换 等 问 题。
配 方 法 使 用 的 最 基 本 的 配 方 依 据 是 二 项 完 全 平 方 公 式(a+b)2 =a 2 +2油+b 2 ,将 这 个 公 式 灵 活 运 用,可 得 到 各 种 基 本 配 方 形 式,如:a+b2 =(a+b)2 -2ab=(a-b)2+2ab;b/oa2+tzb+b2=(a+b)2-ab=(a-b)2+3ab=(a+)2+(b)2;a2+b2+c2+6ib+bc+c6!=y(a+b)2+(b+c)2+(c+a)2a2+b2+c2=(a+b+c)2-2(ab+be+ca)=(z+b-c)2-2(ab-be-ca)结 合 其 它 数 学 知 识 和 性 质,相 应 有 另 外 的 一 些 配 方 形 式,如:1 +sin2a=1 +2sinacosa=(sina+cosa)2;X 3 4-2 =(x+)2-2=(x-)2+2;.等 等X X XI、再 现 性 题 组:1.在 正 项 等 比 数 列 a“中,5+2a3+7=25,贝!a3+a5=2.方 程X 2+),2-4日-2),+5攵=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 _ _ _A 4 1 CMWR D M=/或攵=13.已知 sin 4 a+cos 4 a=1,则 sina+cosa 的值为A.1 B.-1 C.1 或-1 D.04.函 数y=log!(-2x 2+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 _ _ _A.(,B.九+8)C.(-i J D.岛3)35.已知方程x2+(a-2)x+a-1 =0的两根x、/,贝 U 点 P(x i,壬)在圆x2 2=4 ,则实数a=【简解】1小题:利用等比数列性质a m_p a In+p=a2 ,将等式左边后配方(a 3+a$”易求。
答案是:52 小题:配方成圆的标准方程形式(x-炉+(y-旷=产,解产 ()即可,选及3 小题:已知等式经配方成(sin 2 a+cos%)-2sin2acos2a=1 ,求出 sinacosa,然后求出所求式的平方值,再开方求解选 Co4 小题:配方后得到对称轴,结合定义域和对数函数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解5 小题:答案3-VTTOI I.示范性题组:例 1.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 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 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A.243 B,V14 C.5 D.6【分 析】先 转 换 为 数 学 表 达 式:设 长 方 体 长 宽 高 分 别 为 x,y,z,则“2)=24 1 1,而欲求对角线长 +,将其配凑成两已知式的组合形式可得解】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由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 12条棱 “2(XV+V Z 4-XZ)=11的长度之和为24”而得:/)、;4(x+y+z)=24长方体所求对角线长为:战+z?=(x+y+z _2(孙+yz+x z)=A/62-11=5所以选B注】本题解答关键是在于将两个已知和一个未知转换为三个数学表示式,观察和分析三个数学式,容易发现使用配方法将三个数学式进行联系,即联系了已知和未知,从而求解。
这也是我们使用配方法的一种解题模式4例2.设方程1 +依+2=0的两实根为p、q,若()2+(幺)2s7成 立,求实数人q p的取值范围解】方 程A2+kx+2=0的两实根为p、q,由韦达定理得:p+q=-A,pq=2,(2 )2+(幺)2 =/+/=(夕2+q 2)2 2洒2=(+/2-2 肝-2闷2=q p(pq(pqY (pq(k :)s 7,解 得 心-或后o4又 ,p、q为方程x 2 +依+2=0的两实根4=1 -8N0即 行2后 或 依-2夜综合起来,k的取值范围是:-V10女S-2A/2 或 者2叵 k V10 o【注】关于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总 是 先 考 虑 根 的 判 别 式;已知方程有两根时,可以恰当运用韦达定理本题由韦达定理得到p+q、pq后,观察已知不 等 式,从其结构特征联想到先通分后配方,表 示 成p+q与pq的组合式假如本题不对“”讨 论,结果将出错,即使有些题目可能结果相同,去掉对“”的 讨 论,但解答是不严密、不完整的,这一点我们要尤为注意和重视例3.设非零复数a b满 足2+qb +b J O,求(T)频+(-)须a+b a+b【分析】对已知式可以联想:变形为4)2+4)+1=0,则?=3(3 为1b b b的立方虚根);或配方为(+切2=油。
则代入所求式即得解】由a2+ab +b 2=0变 形 得:(%2+(为+=0,b b设 3=?,则3?+8+1 =0,可 知 3为1的立方虚根,所 以:-=-,(03=3b co a=l o又由+ab +b 2=0 变 形 得:(a+b)2 =ab ,所 以(:严8+(严8=(1严+(与 严=(严+(2)999=8须+a+b a+b ab ab b a石 购=2 o【注】本题通过配方,简化了所求的表达式;巧 用1的立方虚根,活 用 3的性 质,计算表达式中的高次幕一系列的变换过程,有较大的灵活性,要求我们善于联想和展开5【另解】由/+a b +b2=0变形得:(*)2+4)+1=0,解出2 =二!业 后,b b a 2化成三角形式,代入所求表达式的变形式(2 严+(2)期 后,完成后面的运算此b a方法用于只是未二产联想至U 3 时进行解题假如本题没有想到以上一系列变换过程时,还 可 由/+如+y=0 解出:a=二叵b,直接代入所求表达式,进行分式化简后,化成复数的三角形式,利用棣莫佛定理完成最后的计算m,巩固性题组:1.函数y=(x-a)2+(x-b)2(a、b 为 常 数)的 最 小 值 为。
A.8 B.S 3 c.-+D.最小值不存在2 22.a、P 是方程-2 以+6=0 的两实根,贝(Ka-佚1)2的最小值是A.-普 B.8 C.18 D.不存在3.已 知-yR+,且满足x+3 y-1=0,则函数t=2,+8、有A.最大值2&B最大值也 C.最小值2&B.最小值也2 24.椭圆/-2or+3y2+a2-6=0 的一个焦点在直线x+y+4=0上,则“=_,A.2 B.-6 C.-2 或-6 D.2 或 65.化 简:2 石 前+J2+2COS8的结果是_ _ _ oA.2sin4 B.2sin4-4cos4 C.-2sin4 D.4cos4-2sin46.设巳和F,为双曲线且-y2=l 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NFPF,4=90,贝!k F|PF?的面积是_ _ _ _ _ _ _ _7.若x-1 ,则 f(x)=/+2%+的最小值为 oX+8.已知 2(Ba 2兀,cos(a-B)=,sin(a+B)=-,求 sin2a 的值2 4 13 59.设二次函数 f(x)=Ar2+Bx+C,给定 m、n(m0;6是否存在一个实数t,使 当te(m+t,n-t)时,f(x)l,tl,m R,x=logs t+log,s,y=log$4t+log,4s+m(logs 21 +log,2s),将y表示为x的函数y=f(x),并 求 出f(x)的定义域;若关于x的方程f(x)=0有且仅有一个实根,求m的取值范围。
二、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 简 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 代 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 系 起 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 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局部换元又称整体换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2 J 2K),先变形为设2=t(t0),而变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 求 函 数y=+g 的值域时,易发7 T现xW 0,l,设 =如 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
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其中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又有去根号的需要如变量X、y适合条件/+y?=r?(r0)时,则可作三角代换x=rcosO.y=rsinO化为三角问题均值换元,如遇到x+y=S形 式 时,设 犬=-+t,y=-t等等7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JI不能扩大如上几例中的to和 a eI、再现性题组:1 j =sinx-cosx+sinx+cosx 的最大值是_ _ _ _ _ _ _2.设 f*2+l)=loga(4-/)(1 ),则 f(x)的值域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3.已知数列%中,/=-1 ,a-an=a+l-an,则数列通项a“=-4.设实数x、y 满足/+2xy-1 =0,则 x+y 的取值范围是_ _ _ _ _ _ _ _1 +3r5方 程 4r=3 的解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1 +36.不等式 log2(2 v-l)-log2(2 v+1-2)(2 的解集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简解】t21 小题:设 sinx+cosx=tG -贝 U y=5+t-e ,对称轴 t=-1 ,当t=V2,ymax=-+V2;2 小题:设 Y+1 =t(乏 1),则 f(t)=loga-(t-1)2+41,所以值域为(-oo,log a 4l 或 kS-1 ;5 小 题:设 3*=y,则 3y2 +2y-1 =0,解得 y=1,所以x=-1 ;6 小题 设 log2。
l)=y 则 y(y+l)2 解 得-2yl 所以xHlog?:,log2 3)n、示范性题组:例 1.实数、丫满足4/-5 母+4/=5 (式),设 S=/+y 2,求 白+,一的值)m in8【分析】由 S=x?+/联 想 到 cos2 a+sin 2 a=1,于是进行三角换元,设x=Vs cos a”代入式求S.和 S 口 血 的值y=vS sin a 解设解 得 S=X =Vs cos a 小卡曰I-.代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