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
129页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共八个专题教学目标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要求会写180个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5.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6.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30篇 9.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10.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二)教学难点 1.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钻研《新课标》、教材,精心备课、上课,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单元过关 2.实行分层教学,作业分层布置好的学生侧重能力型作业,如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后习题、习作;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侧重基础性作业,如听写,基础,也适当布置少量的能力型作业 3.以“双主题阅读”为重点,继续开展自主阅读(讲读课文重点片段、略读课文写作技巧片段) 4.让优秀小组长为我分忧解难 5.加强对后进生的轮流工作。
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和个别,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二、教学进度表周 次日 期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备 注一9.2-9.61草原(2) 2丁香结(2) 3古诗词三首(2)二9.9-9.124*花之歌(1) 习作:变形记(2) 语文园地一(2)三9.16-9.20单元自测、评析(2) 5、七律长征(2) 6狼牙山五壮士(2)四9.23-9.277 开国大典 (2课时) 8 *灯光(2) 口语交际:演讲(1)习作:多彩的活动五9.29-9.30回顾拓展二 2 六10.4-10.8国庆放假七10.8-10.12单元自测、评析(2课时) 9 竹节人(2)八10.14-10.1810宇宙生命之谜(2) 11 *故宫博物院 (1课时)九10.21-10.25习作:___让生活更美好(2) 语文园地三(2) 单元自测、评析(2)十10.28-11.112 桥(2) 13 穷人(2) 14*在柏林(1)十一11.4-11.8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1)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 语文园地四(1) 单元自测、评析(2) 快乐读书吧十二11.11-11.15期中复习(2) 15 夏天里的成长 (2) 16 盼(2)十三11.18-11.22习作例文:(2)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2) 单元自测评析(2)十四11.25-11.2917 古诗三首(2) 18 只有一个地球(2) 19* 三黑和土地(1) 20*青山不老(1)十五12.2-12.6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半(1) 习作:学写倡议书(2) 语文园地六(1) 单元自测、评析(2)十六12.9-12.1321 文言文二则(2) 22月光曲(2) 23*京剧趣谈(1)十七12.16-12.20口语交际:聊聊书法(1)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2) 语文园地七(2)十八12.21-12.25单元自测、评析(2) 24少年闰土(2) 20好的故事(2)十九12.23-12.27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1)习作:有你,真好二十12.30-12.31语文园地八 (2) 单元自测、评析(2) 期末复习(3)二十一1.2-1.3期末复习二十二1.7-1.10期末考试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草原【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文中的风光美、人情美教学难点】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风光美、人情美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的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表示“绿”的四字词语?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的意思)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5.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6.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板书设计】草原 美 风光美 人情美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1.出示课题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3.引导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初读课文,感受“洒脱”之美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重点理解“洒脱” 三、深读课文,感受“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内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热情迎接:(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6.“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通读课文 【板书设计】草原人情美 盛情款待2.丁香结【教学目标】1.会写“缀、幽、雅、案、拙”等1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几个特点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3.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象征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4.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句子教学重点】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象征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丁香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丁香的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文章中描写丁香结的句子三、学习生字1.分类识字左右结构:缀 雅 拙 妩 媚 糊 恍 襟上下结构:案 薄 苞 怨半包围结构:幽2.书写指导易错字“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