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仙的故事-蜀道难-李白-.doc
3页酒仙的故事|蜀道难|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这遇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生于此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其间曾因吴筠等推荐,于天宝初,任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李璘失败而受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很大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四句诗,一写出酒与诗的密切关系,二写出同市井平民的亲近,三写出藐视帝王的尊严因此,人民群众很喜欢李白,称他为诗仙、酒仙为了称颂和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古时的酒店里,都挂着“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此风流传到近代李白的酒瘾是很大的在给妻子的《寄内》诗中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在《襄阳行》诗中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在《将进酒》诗中说: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些数字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李白的嗜酒成性却也是事实李白为何经常喝醉酒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借酒浇愁天宝元年,李白来到长安,由吴筠、贺知章等人推荐,很快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任为供奉翰林,为皇帝草拟文诰诏令之类的文件李白利用与玄宗接近的机会,曾申述过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对不合理现象,也谏劝过但此时的玄宗深居宫中,沉溺声色他只是把李白看做满足自己享乐的御用文人因而李白的不受重用,乃至赐金放还是在所难免了李白被逐出长安后,郁郁而不得志,于是满腔激愤借酒来倾吐他在《行路难·其一》中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意思是说,酒和菜的价格是昂贵的,但我吃不下去,只好放下了酒杯和筷子想渡黄河但冰封流阻,想登太行却积雪满山看看四周都是岔路,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诗人以行路的艰难比喻世路的险阻,倾吐出不被重用的愤慨之情既然矛盾得不到解决,于是他和友人日日饮酒,一醉方休但饮酒消解不了他的愁怀在他所写的《写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关于李白喝酒的传说很多,说李白客居任城时,与孔巢父等五人相识,他们一起在徂徕山中每天饮酒沉醉,被世人称为竹溪六逸又说李白任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召他进宫作诗李白醉醺醺地来到宫中,叫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高力士怀恨在心,用李白写的诗挑拨杨贵妃,杨贵妃进谗言,玄宗才疏远了李白又说李白酒醉泛舟在采石矶附近的江面上,见水中月影而捉之,遂溺死等等 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