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通案7.doc
2页实验中学集团校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通案课 题第3课 土地改革课 型新授课总课时主备教师刘海良 审核教师使用教师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通案部分个案部分一、导入:这里有一张照片,旁边写了抗美援朝,中间贴着的却不是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的名单,而是与抗美援朝同时进行的一件事情——土地改革为什么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会同时进行呢?两者之间有何联系?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土地改革二、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做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3页正文内容和第14页“相关史事”,讨论回答:(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大陆的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教师过渡: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3.指导学生观看教材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地改革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师生交流:(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教师总结: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 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 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板书设计课堂检测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