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指导用书(阅读指导有一套).pdf
40页郑祥旦 编著 先学后教网 更多资料请访问 先学后教网 家长用书 阅读指导有一套 数 学 (配合人教版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 上册 郑祥旦 编著 先学后教网 1 目 录 第一单元 位置 第 1 课时 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第 2 课时 用数对确定在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第 3 课时 分数乘整数 第 4 课时 分数乘分数 第 5 课时 练习课 第 6 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第 7 课时 练习课 第 8 课时 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第 9 课时 练习课 第 10 课时 稍复杂的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第 11 课时 练习课 第 12 课时 倒数的认识 第 13 课时 整理和复习 (一 ) 第 14 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二 )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 15 课时 分数除以整数 第 16 课时 分数除以分数 第 17 课时 练习课 第 18 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第 19 课时 练习课 第 20 课时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第 21 课时 稍复杂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第 22 课时 练习课 第 23 课时 比的意义 第 24 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第 25 课时 比的应用 先学后教网 2 第 26 课时 整理和复习㈠ 第 27 课时 整 理和复习㈡ 第四单元 圆 第 28 课时 认识圆 第 29 课时 练习课 第 30 课时 轴对称图形 第 31 课时 圆的周长 第 32 课时 练习课 第 33 课时 圆的面积 第 34 课时 练习课 第 35 课时 整理和复习 第 36 课时 确定起跑线 第五单元 百分数 第 37 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第 38 课时 练习课 第 39 课时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第 40 课时 练习课 第 41 课时 常见的百分率 第 42 课时 练习课 第 43 课时 求多(少)百分之几 第 44 课时 练习课 第 45 课时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 46 课时 练习课㈠ 第 47 课时 练习课㈡ 第 48 课时 折扣 纳税 第 49 课时 利率 第 50 课时 整理和复习㈠ 第 51 课时 整理和复习㈡ 第六单元 统计 第 52 课时 扇形统计图 先学后教网 3 第 53 课时 练习课 第 54 课时 合理存款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第 55 课时 鸡兔同笼 第 56 课时 练习课 第八单元 总复习 第 57 课时 分数乘、除法 第 58 课时 百分数 第 59 课时 空间与图形 第 60 课时 统计 先学后教网 1 第一单元 位置 第 1 课时 用数对确定 具体物体 的位置 学习内容 课本第 2~ 3 页 例 1,第 4~ 5 页练习一第 1~ 3 题 。
学习目标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课文讲解 例 1, 确定多媒体教室中 同学 的座位让 孩子 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明确 “ 列 ”“ 行 ” 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接 着 ,用数对表示 张亮的位置 , 让 孩子 掌握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同学 位置的方法 精要 让孩子读一读编者的话,“新的本领”有“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先学后教网 2 位置,分数计算,用圆、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 3 幅插图, “百分数”的图在第 125 页 ; “教学图”古时候的老师给他的学生上课,那些学生苦眉愁脸, 在第 112 页;“运动场”的图在第 75 页,确定起跑线 让孩子读一读课本的目录, 在课文中找出各 单元 课题的插图 ,用几分钟时间浏览全书 例 1, 看图说图意: 同学们在多 媒体教室上课上课时, 操作台的学生 座位图中 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 亮 起 红灯 , 老师 问:“张亮同学,你有什么问题?” 让孩子根据人机对话,说张亮的位置 :张亮在第二列,第三行 让孩子在插图上指出哪个是张亮 再明确:竖排叫做列, 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 ; 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一般地, 先说列数 , 再说行数 。
然后, 说一说其他同学所在的位置 , 体会到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才使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有一致的结论 想一想:怎样用数据表示出张亮的位置? 有的孩子说:张亮的位置是 ( 2, 3) ,读作:二,三 读课文中的第 (2)问:“如果用 ( 2, 3) 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 ”孩子可能说:王艳的位置是 (3, 4),赵强的位置是 (4, 3)有的孩子可能进一步发现:表示王艳和赵强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前后顺序正好相反 读小精灵聪聪的话,并回答问题:确定一个学生的位置,用了 2 个数据,一个列数,另一个行数 告诉孩子: 这种 用 两个数据 表示位置的方法 叫做数对 , 勒奈 · 笛卡尔 ( Rene Descartes)在病床上发明的 1 引导孩子进行概括: 用数对表示位置,一般先 写列数 ,再 写行数 ;并用 逗号 把两个数 隔开 , 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 括起来 1 百度百科:数对, 先学后教网 3 然后,让 孩子 试着用数对表示 另外 一些同学的位置或者给出一些表示座位的数对, 如孙芳 (1, 3), (6, 1)是王宏伟 注意: 在直角坐标系中 , 按先写出 x 轴上的数量,再写出 y 轴上的数量的次序表示点的位置 ; 所以 ,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也是按 照 先列数再行数的顺序。
这与 孩子 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经验可能并不一致 : 他可能会说张亮坐在第 3 行第 2 列,用数对表示就是( 3, 2) 对这样的 孩子 ,需要向他 说明,我们约定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记作( 2, 3) “ 做一做 ” , 让孩子举出生活中位置的例子 电影 院里确定座位的位置,这仅是一个例子要引导孩子联系 生活实际,举出自己经历过的例子,如自己家在排楼中的位置,坐火车时硬卧的位置 ,会下围棋或国际象棋的孩子说棋子的位置,等等 阅读课文,例 1 在“ ( 2, 3) ”下划线, 批注 “数对、 (列数,行数 )”,其中“ 2”与“第二列”、“ 3”与“第三行”分别连线 ;在每个同学的旁边 批注 上数对 习题解析 先学后教网 4 第 1 题,让 孩子 根据数对进行涂色, 独立完成, 还可以说一说对图案的解读,如:一个轴对称图形,一个面带微笑的人头,等等 第 2 题, 对于 会下国际象棋的孩子,可让他每个棋子的位置说给 您听 ;还可以让他说一说 国际象棋 棋谱中棋子的位置 , 理解数对与棋子位置的关系 对于不会下国际象棋的孩子,可 让 孩子 了 解 一些有关国际象棋的知识, 如 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 。
然后,“先列数,后行数”说一说 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 ; 根据第 (2)题初步了解国际象棋的走法 第 3 题, 让孩子读题,理解索引、男生的话与地图之间的联系 第 (1)题, 根据地图册中 “ 重要地名索引 ” ,指出或表示出某地点所在的区域 第 (2)题,根据某建筑物的位置,编制 “ 重要地名索引 ” 先学后教网 5 第 2 课时 用数对确定 在方格纸上 点 的位置 学习内容 课本第 3 页 例 2,第 5~ 7 页练习一第 4~ 8 题 ,生活中的数学 学习目标 能 用数对确定在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课文讲解 例 2, 在示意图上确定 动物园 各场馆位置 让 孩子 能 用数对确定 在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精要 让 孩子 观察动物园示意图 的特点: ① 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 ② 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③ 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 0, 1, 2, „ , 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 0, 1, 2, „ , 6;其中的 “ 0” 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这与例 1 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想一想:方格纸上的竖线 、横线与例 1 的列、行有什么相同之处?先学后教网 6 有的孩子说:方格纸上的竖线相当于列,第 1 条竖线相当于第 1 列,第2 条竖线相当于第 2 列,„;横线相当于行,第 1 条横线相当于第 1 行,第 2 条横线相当于第 2 行,„ 读两个同学的对话,把对话补充完整,并与示意图连线说一说 ( 3,0)的含义 : 3 表示第 3 条竖线,相当于第 3 列; 0 表示第 0 条横线,相当于第 0 行 读第 (1)题, 让 孩子 用数对 在示意图上 表示 出 场馆的位置 : 猴山 (2,2), 大象馆 (1, 4), 海洋馆 (6, 4) 引导 孩子 发现 : ( 1, 4)和( 6, 4)的第 2 个数都是 4,结合动物园示意图,明确在方格纸上这两个场馆是在同一条横线 (行 )上 想一想: 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 1 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如,孩子说: (3, 0)和 (3, 5)的第 1 个数都是 3,大门和熊猫馆在同一竖线 (列 )上 想一想: 如果用( x, 1)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 让孩子 发现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只能确定这个场馆在 第 1条横线上,但不能确定这个场馆的具体位置, 所以 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读第 (2)题, 让 孩子 根据数对在方格 纸上 画点, 标出 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 等 场馆 的位置 ,并写上数对 习题解析 第 4 题 , 让 孩子 认真读题, 独立完成第 (2)小题, “各点 依次连成封闭图形”下划线,连成的线段有 AB、 BC、 CD、 DE、 EA 先学后教网 7 第 5 题, 读题,“一个”、“图形”连线,“容易用顶点描写出来”下划线 题意是:设计一个图形,图形容易用顶点描写出来,如各种平面图形 让 孩子 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图形,并把图形描述出来,让同学把图形画在 他的书上;同样的,也 把同学描述的图形画 在自己课本的 另一张方格纸上 第 6 题,让 孩子 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并 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 第 (1)题,“分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和向上平移 5 格后的图形”下划线,让孩子分开读:“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 5 格后的图形”, “画出三角形向上平移 5 格后的图形”,理解这要画两个图形,再动手操作 第 (2)题, 发现 : 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 第一个数加 5 而 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第一个数没有变而第二个数加 5。
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先学后教网 8 第 7 题,让 孩子 根据图上的数据 并运用 方位的知识 描述建 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 , 或根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