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压技术的历史及发展趋势.pdf
3页液压传动技术历史作者:若夕静学号: 201179250218 摘要:结合电子信息技术1.传动技术的历史液压技术从1795 年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在工业上的真正推广使用却是20 世纪中叶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武器装备上用上了功率大、 反应快、 动作准的液压传动和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性能,也大大促进了液压技术本身的发展战后,液压技术迅速由军事转入民用,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锻压机械、冶金机械、汽车、船舶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技术等的迅速发展, 再次将液压技术向前推进,并在各个工业领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1】 1.1 早期 -发展缓慢1650 年帕斯卡提出了静止液体中的压力传播规律——帕斯卡原理,1686 年牛顿揭示了粘性液体的内摩擦定律,18 世纪流体力学的两个重要原理——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能量方程相继建立, 为液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795 年英国约瑟夫· 布拉曼( Joseph 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布莱士 · 帕斯卡( Blasé Pascal ,1623 -1662 )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
1905 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1.2 中期 -迅猛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 1920 年以后 ,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20 年间 ,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2】 1925 年维克斯 (F.Vikers) 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 尼斯克 (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 ;1910 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3】 1.3 后期 - 广泛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 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 应用了液压传动 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20 多年 在 1955 年前后,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 1956 年成立了 “ 液压工业会 ” 近 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2.液压传动技术的现状液压传动与其他传动相比有以下主要优点:(1)质量轻体积小在液压传动与寄机械、电力等传动方式相比,在输出同样功率的条件下,体积和质量可以减小很多,因此惯性小、动作灵敏。
2)传动平稳在液压传动装置中,由于油液的压缩量非常小,在通常压力下可以认为不可压缩,而且油液有吸震能力,使传动十分平稳,便于实现频繁的换向3)在大范围内实现无极调速(调速范围可达2000:1 ),还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运行调速4)易于实现过载保护,液压系统中采取了很多安全保护措施,能够自动防止过载,避免发生事故5)液压元件能够自动润滑由于采用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使液压传动装置能够自动润滑,因此元件的使用寿命较长6)易于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联合控制甚至计算机控制后,可实现大负载、高精度、远程自动控制7)液压元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使用液压传动系统的主要缺点:(1)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这是由于液压油的可压缩性和泄露照成的2)工作性能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条件下工作3)由于液体流动的阻力损失,泄露两次能力持续,效率较低,故不宜远距离输送动力4)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它的造价高5)油液容易污染,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6)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4】正是由于液压传动的这些优缺点,液压技术从民用到国防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一般工。
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 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3.液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当今液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液压传动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品——电液伺服早在20 世纪 50 年代末就早已出现,而今天电液比例阀已在大部分领域取代了电液伺服阀,此外高频响比例阀控制泵变量机构的电子油泵、带总线控制的电磁阀和带传感器的伺服油缸、 油马达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液压系统完美地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和液压技术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技术含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其附加值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液压系统进行控制是液压工程师的任务,也为液压工程师提供了更广的施展才华的空间1)李鄂民《实用液压技术一本通》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 陈奎生《液压与气压传动【M 】 》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延俊《液压与气压传动【M 】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贺尚红《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二版)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