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doc
11页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第1课 消息二则同步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芜湖(wú) 舆论(yú) 顽强(wán) 摧枯拉朽(xiǔ)B.泄气(xiè) 溃退(kuì) 覆灭(fù) 锐不可当(dāng)C.歼灭(qiān) 区域(yù) 要塞(sài) 风平浪静(jìng)D.封锁(suǒ) 大厦(shà) 纤维(xiān) 督战(dū)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锐不可挡 江阴要塞 甚为微弱 纷纷逃蹿横度长江 摧枯拉朽 毫无斗志 纷纷馈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B.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C.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D.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芜湖 业已 要塞 和平协定B.击溃 横度 铜陵 毫无斗志C.泄气 抵抗 督战 锐不可当D.荻港 丝毫 歼灭 摧枯拉朽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业已:已经。
B.经营:文中指计划和组织C.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D.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6.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该句中的加点词都是实词B.“摧枯拉朽”“万船齐放”“锐不可当”分别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和后补短语C.“溃退”“歼灭”“泄气”都是贬义词D.“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该句的主干是“人民执行命令”7.选词填空1)国民党反动派______(经营 营造)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2)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______(突破 攻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______(进击 进攻)中3)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______(坚决 坚定)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8.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按要求回答问题1)“西起九江(不含)”中“不含”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中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常识填空。
1)消息的结构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闻写作一般具备六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闻的特点是观点________、内容________、报道________、语言____________10.综合性学习江汉区新添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集中在共享单车使用密集区本报讯 (记者杨升 通讯员王凯 李波)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口稠密区域增设了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停放点,采访中市民表示,希望能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通过前期多次调查、研究,江汉区城管部门拟定在辖区内的京汉大道、解放大道、青年路、香港路等20条主次干道共设置42个单车停放点,主要集中在商场、医院、学校、地铁口、客运站等共享单车“曝光率”高的区域,且多数停车点位为新增1)本则消息的导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是长江日报社的一名记者,想就此事采访江汉区城管部门的张主任,你准备向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精读阅读下列新闻完成题目。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11.画出新闻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12.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 1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经营: 14.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15.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 16.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7.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18.这则消息的大意是?(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 19.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0.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 21.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