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测试卷1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8页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测试卷(一)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
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1.词语“危在旦夕”的意思是 ,这个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是 ,像这样的词还有 、 2.“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下面词语中最恰当的是( )A.威武不屈 B.精忠报国 C.弃笔投戎 D.兢兢业业3.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文天祥的 的描写,表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 4. 从文天祥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后 生 可 畏“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
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 我看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这天,爸爸刚送走了客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气,在饭桌上就( 教训 教育)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一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又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你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21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你怎么理解这一条呢?”不等爸爸回答,我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都督阎伯屿,他要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的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拒绝 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25岁的年轻人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你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入 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看着我。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1. 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2.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1)说话急躁,神色严厉,形容发怒时的神情 )(2)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王勃B.“畏”有佩服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C.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4.用“ ”画出首尾照应的句子5.这篇文章记叙的顺序是( )(2分)A.顺叙 B. 插叙 C.倒叙6.爸爸原来认为:大人说话,小孩子不应该插嘴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反驳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什么? (三)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不少人都知道“断臂维纳斯”的雕像举世闻名,可是否知道在法国巴黎的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尊世界艺术珍品——失去双手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雕像。
说起这尊雕像的来历,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巴尔扎克是法国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逝世后,法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他,请当时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塑一座巴尔扎克像罗丹接受这个任务后,为塑这座像伤透了脑筋因为巴尔扎克其貌不扬,身材又矮又胖,头大肚圆,这样的形象如何塑造呢?罗丹经过反复的思考,决定不掩盖巴尔扎克身体的弱点,而着重表现这位伟大作家的精神美,把刻画重点放在巴尔扎克的脸部罗丹为了雕刻这座像,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原定一年半完成,结果整整地花了七年的时间巴尔扎克的雕像诞生了只见他身披宽袖长袍,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颗硕大的脑袋,额纹紧皱,两眼注视着前方,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思考,好像在构思一部作,酝酿一个细节,述说一个生活的哲理……雕塑完工后,罗丹叫他的几个学生来欣赏几个学生一踏进工作室,立刻惊叹了一个学生说:“上帝啊,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如此完美、如此生动的双手!”另一个学生说:“是啊,这双手简直像活的一样,无与伦比啊!”罗丹听着听着,眉头皱起来了突然,他顺手操起一把斧子,“咔嚓”砍掉了雕像的两只手看着学生惊讶的目光,罗丹解释说:“我要着重表现的是巴尔扎克的脸部,但是,你们一进门,就被这双手吸引住了,说明这双手比他的脸部更突出。
只有砍去这双手,才能突出巴尔扎克的脸部!”可腊,罗丹的想法和行为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大家纷纷指责他,法国作家协会也不要这座塑像了然而,罗丹却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他坚信,有一天,人们会认识这座塑像的价值的果然,罗丹逝世后,人们重新发现并认识了这座塑像,把它敬放到巴黎艺术馆每当后世的人们站在雕像前瞻仰着巴尔扎克的风采时,无不为罗丹的独具匠心由衷敬佩1.本文说的是“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断臂维纳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罗丹接受塑造巴尔扎克像后,为什么伤透了脑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罗丹为巴尔扎克塑造的雕塑像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罗丹为什么要把巴尔扎克的双手砍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文中画出一个双重否定句,并将它改为反问句。
参考答案:(一)1.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一时语塞或紧张2.虽 但 示例:三人成虎虽是无中生有,但却可以让一个人的名誉毁于一旦 3.语言 蔑视 4.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对敌人威武不屈二)、1.教训 谢绝 深刻2.(1)疾言厉色 (2)名垂千古3.A4.我看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5.C6.①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21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②唐朝太守阎伯屿要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在场的名人都谢绝了这个任务,25岁的王勃接受任务,写出了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三)1.两个雕塑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2.因为巴尔扎克其貌不扬,身材又矮又胖,头大肚圆,这样的形象不好塑造3.只见他身披宽袖长袍,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颗硕大的脑袋,额纹紧皱,两眼注视着前方,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思考,好像在构思一部作品,酝酿一个细节,述说一个生活的哲理……4.因为双手比脸部更突出,只有砍去双手,才能突出脸部5.每当后世的人们站在雕像前瞻仰着巴尔扎克的风采时,无不为罗丹的独具匠心由衷敬佩每当后世的人们站在雕像前瞻仰着巴尔扎克的风采时,难道不为罗丹的独具匠心感到由衷敬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