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doc
15页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 景观: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具有反复性格局的 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涉及出目前从微观到宏观 不同尺度上的 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美学概念:地理学概念:生态学概念: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性?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基本特性: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区性、可辨识性、可反复性等①互相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运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构造;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如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互相转化,两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 景观要素相似点 都具有级别构造特性,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级别尺度上处在不同的地位 整体 景观的构成成分 不同点 空间实体的整体性 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 异质性地区单元 附属性地区单元1、 景观生态学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构造、功能、变化 及其科学规划 和有效管理的 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①景观构造:即景观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构造与生态学过程的互相作用,或景观构造单元之间的互相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构造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④景观规划和管理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论、级别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入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构造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第三章1、 景观形成的自然因素气候:指的是地球上某一地区近年时段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多种天气过程的综合体现,是景观分异的最重要因素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内外营力互相作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地貌或形态,式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土壤(发育):作为景观的重要成分,是持续分布在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客体,其发生、发展与景观密不可分,是反映景观的一面镜子植被:是指某个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植被的发育和变化是景观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自然干扰2、 干扰定义:在目的尺度内,变化景观生态过程 和生态现象的不持续事件,或导致生态不整合的不持续事件描述指标:干扰频率、恢复速率、干扰事件影响的空间范畴、景观范畴的大小。
类型:火干扰、放牧干扰、践踏干扰、土壤物理干扰、土壤施肥干扰、其她干扰3、 斑块定义:外观上与周边环境明显不同的 非线性地表区域类型:①干扰斑块②残存斑块③环境资源斑块④引入斑块4、 廊道定义:不同于两侧基质,以条带状浮现的 狭长地带类型:①按廊道 形成因素分为:干扰廊道、残存廊道、环境资源廊道、再生性廊道②按廊道 空间位置分为:低位廊道和高位廊道③按廊道 来源分为:人工廊道、自然廊道④按都市廊道的功能分为:绿色廊道、蓝色廊道、灰色廊道⑤按廊道 构造和性质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景观生态功能:①传播通道功能作为景观生态流的通道和传播功能②过滤和阻抑功能廊道对景观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流有过滤、阻碍、截流和屏障的作用③生境功能廊道可提供特殊的生物生境,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④物种的源——汇功能即河岸带和树篱防护林带等廊道⑤文化和美学功能廊道不仅有丰富的景观生态学意义,在都市学领域和都市建设中,更被赋予了深层次的人为内涵5、 本底(基质)定义: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佳、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构造特性:控制景观走向 是基质最主线的特性。
判断:①相对面积当景观中的某一要素所占的面积比其她要素大得多时,这种要素类型就也许是基质②连接度基质的连接度较其她景观要素类型高,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一般为线状或带状要素)连接的较为完好,并环绕其她所有现存景观要素时,其空间未被分为两个开放的整体(即不被边界隔开),则可觉得该要素是基质③动态控制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限度较其她景观要素类型大,也可以觉得是基质6、 网络的定义由互相连接的廊道 或者通过廊道在空间上联系起来的 斑块构成的 网络状构造7、 景观异质性类型: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形成机制:①景观资源的空间分异②生态演替③干扰作用8、 景观格局定义:一般指空间格局,即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 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空间类型:①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②汇集(团聚)型分布格局③线状格局④平行格局⑤特定的组合或空间联结格局9、 景观异质性具有哪些生态学意义?①满足物种不同生态位的需求,有助于不同物种存在于空间的不同位置,从而容许物种共存;②影响群落的生产力和生物量;③导致群落内物种构成构造的小尺度差别;④控制群落物种动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因子;⑤对生态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10、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定义与内容第四章1、 景观生态流定义:能量、物质、物种和其她信息 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类型:空气流、水流、养分流、动物流、植物流2、 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①扩散: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作用力,也是一种低能耗过程,重要取决于不同景观斑块间的温度或密度差②重力:物质沿重力梯度移动的基本作用力③运动:物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的力3、 景观生态过程的媒介物答: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4、景观破碎化定义: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多用来描述 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 和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空间过程:①穿孔:是在大面积景观要素单元中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小面积斑块的过程,是景观破碎化最普遍的方式②分割:是用宽度相等的带来划分一种区域,形成几种较小斑块的空间过程③破碎化:是将一种生境或土地类型提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的过程④收缩:意味着研究对象规模的缩小⑤磨蚀:是景观中破碎化形成的斑块被反复破坏而消失的过程生态学意义:①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是减少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过程之一②植被的破碎化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给景观生态过程带来不同的影响③景观的破碎化使斑块对外部的干扰体现得更为脆弱。
④破碎化对许多生物物种和生态过程均有负面影响5、 动物在景观内的运动方式有哪些?运动方式对动物的分布格局有什么影响?运动方式:在巢域范畴内运动、疏散运动、迁徙运动6、 植物传播根据其繁殖体传播机制及各自适应性类型①风播植物:种子以风力作用作为传播的动力②水播植物:有些植物的种子表面有蜡质、果皮具有气室、密度较水低,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洋流传播③动物传播植物:浆果、肉质果或带有可黏附的构造的种子④重力传播植物:成熟后果实或种子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地面⑤自体传播植物:蒴果及角果的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第五章1、 景观稳定性含义:景观系统对干扰的反映能力一是系统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亚稳定性概念:是指系统受一定干扰后发生变化并达到可预测的波动状态亚稳定模型意义:有助于理解稳定性和亚稳定性的本质,能进一步阐明生态系统的变化与稳定性的关系第六章1、 景观生态分类定义:根据 景观系统内部状况分布 和 物质能量互换形式的差别 以及 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 统一考虑景观的自然属性、生态功能和空间形态特性,按照 一定原则 用指标反映这些差别,从而将多种景观生态类型划分和归并,并构筑成景观生态分类体系。
景观生态分类是根据景观的空间构造与生态功能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第七章1、 景观评价概念:对景观现状、生态功能 及 也许的运用方案 进行综合鉴定的过程特点:①评价 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和针对性②评价 原则的相对性和发展性③评价 指标和成果的时空尺度性④评价 指标的可调控性重要内容:①景观质量现状的评价②景观的运用开发评价或合适性评价③景观功能价值评价2、 景观美特性①景观美的多样性②景观美的社会性③景观美的可愉悦性④景观美的时空性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类直接运用价值、间接运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第八章1、 什么是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概念:在关注区域生态特性的基本上,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运用和配备为重要目的内容:①景观生态学基本研究涉及景观的生态分类、格局与动态分析、功能分化等内容,是从构造、功能、动态等方面对其景观生态过程予以研究②景观生态评价,涉及经济社会评价与自然评价即评价景观对目前用地状况的合适性,以及对于已拟定的将来用途的合适性③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根据景观生态评价的成果,探讨景观的最佳运用构造④景观管理一方面是负责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成果的实行;另一方面对于实行过程中所浮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人员,使其对于规划与设计可以不断进行修改,使之完善。
2、 景观生态规划典型案例分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景观、农业景观、都市景观、乡村景观)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漏斗效应:人们常用的在半岛顶端,动物途径密度高的现象2、 景观构造: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3、 景观功能:多种景观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4、 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构造单元互相之间持续性的度量涉及构造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5、 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度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由特定期间、空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互相作用限度所拟定的特性6、 边沿效应:边际效应也叫边沿效应它是指景观单元边沿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体现与中心部分明显不同的生态学特性现象7、 孔隙度:斑块在本底中称为孔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称为孔隙度它是本底中斑块密度的量度与斑块大小无关8、 弯曲度:廊道中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与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之比,与沿廊道的移动有关9、 本底:范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的背景地区10、 斑块:斑块是一种在外观上与周边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例:天空的云、嵌花路面的石子。
11、 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区域,可以看作是一种线状或带状的斑块例如:树篱、公路12、 景观:是以类似方式反复浮现的、互相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区填空1、 斑块的来源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和引入斑块2、 动物的运动方式:巢区活动、疏散、迁移 3、 景观生态学是由特罗尔提出的4、 景观格局形成因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