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王镜岩生化第三版考研笔记(最新详细版样本09-01).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62013926
  • 上传时间:2024-03-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5.5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By湖风微竹 By 湖风微竹 目 录 绪 论 -----------------------------01第 一 章 糖 类-------------------------------01第 二 章 脂 类-------------------------------05第 三 章 蛋 白 质-------------------------------09第 四 章 酶 类-------------------------------27第 五 章 核 酸-------------------------------39第 六 章 维生素与辅酶-------------------------47第 七 章 激素和信号传导----------------------50第 八 章 抗生素----------------------------------56第 九 章 生物氧化-------------------------------58第 十 章 糖代谢----------------------------------62第 十一 章 脂类代谢-----------------------------70第 十二 章 氨基酸代谢---------------------------80第 十三 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92第 十四 章 DNA复制和修复--------------------99第 十五 章 RNA合成-----------------------------107第 十六 章 蛋白质合成---------------------------120第 十七 章 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控-------126绪 论一、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研究生物体的物质基础及在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

      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的奥秘还原论:个体、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超分子、分子、结构域、结构单元、原子整体论:生命科学的飞跃二、研究内容1.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性质:糖、脂、蛋白质、酶、维生素、核酸、激素、抗生素(序列分析、X射线衍射、波谱、质谱、圆二色散性)2.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分解、合成、转化、能量平衡3. 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代谢调控的分子机理4. 生物大分子的提取、改造及利用(生物工程)三、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1. 静态生物化学时期(1920年前) 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性质2. 动态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前) 糖、脂、蛋白质、核酸等的代谢关系;物质代谢途径及动态平衡、生物氧化、能量转化3. 机能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后) 功能:遗传、生殖、生长、发育、循环、呼吸、消化、运动、内分泌的分子机理第一章 糖 类第一节 糖类概述一、糖类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化合物贮藏性糖:低聚糖,淀粉(植物),糖原(动物)结构多糖:纤维素,木质素,壳多糖 , 肽聚糖二、  糖的概念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聚合物元素组成:CH2O(碳水化合物是不科学但默认的称呼)功能基团:醛糖,酮糖碳链长短:丙糖 (甘油醛和二羟丙酮) 、丁糖 、戊糖、己糖 三、  糖的分类与命名1、单糖:不能被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

      2、寡糖:2-6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3、多糖:均一性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 ):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四、  糖类的生物学功能1、能源 2、结构成分 3、物质代谢的碳骨架(碳源)4、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之间识别的信息:糖蛋白第二节      单糖一、  单糖的结构1、   单糖的链状结构Fisher投影式表示确定链状结构的方法(葡萄糖): a. 与Fehling试剂或其它醛试剂反应,含有醛基 b. 与乙酸酐反应,产生具有五个乙酰基的衍生物 c. 用钠、汞剂作用,生成山梨醇 Fisher投影式表示方法:碳骨架、竖直写;氧化程度最高的碳原子在上方左旋异构体(levorotary,L)或L型异构体右旋型异构体(dextrorotary),或D型异构体差向异构体(epimer):又称表异构体,只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基因排列方式不同的非对映异构体,如D-葡萄糖与D-半乳糖 2、单糖的环状结构用Havorth结构式或构象式表示Havorth结构式:① 画一个五员或六员环② 从氧原子右侧的端基碳(anomerio carbon)开始,画上半缩醛羟基,在Fischer投影式中右侧的居环下,左侧居环上。

      a-型头异构体:半缩醛羟基与羟甲基位于环平面两侧b-型头异构体:半缩醛羟基与羟甲基位于环平面同侧构象式:最能正确地反映糖的环状结构——折叠形结构3、   几种重要的单糖的链状和环状结构式(1) 丙糖:D-甘油醛 二羟丙酮(√)(2) 丁糖:D-赤鲜糖 (3) 戊糖:D-核糖 D-脱氧核糖 D-核酮糖(√) (4) 己糖:D-葡萄糖(a-型及b型) D-果糖(√)(5) 庚糖:D-景天庚酮糖4、  构型与构象的概念构型:分子中由于各原子或基团间特有的固定的空 间排列方式不同而使它呈现出不同的较定的立体结构 构象:由于分子中的某个原子(基团)绕C-C单键自由旋转而形成的不同的暂时性的易变的空间结构形式 5、  构型与旋光性没有对应关系构型不同旋光性就不同但是构型与旋光性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规律,每一种物质的旋光性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二、  单糖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物理性质旋光性:是鉴定糖的一个重要指标甜度:以蔗糖的甜度为标准溶解性: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二) 化学性质1、   变旋现象(mutarotation)在溶液中,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a、b)之间可以相互转变,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为变旋现象。

      2、 糠醛反应(HCL)(1) Molish反应可以鉴定单糖的存在2) Seliwannoff反应可以鉴别醛糖与酮糖 酮糖 HCL、间苯二酚 红色醛糖 HCL、间苯二酚 浅色3、  单糖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糖:能被弱氧化剂(如Fehhing试剂、Benedict试剂)氧化的糖醛基氧化:糖酸(aldonic acid)伯醇基氧化:糖醛酸(uronic acid)醛基、伯醇基同时氧化:糖二酸(alduric acid)4、单糖的羰基可以被还原为羰醇5、同分异构化在弱碱性溶液中,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可以通过烯醇或而相互转化6、羟基酯化糖的磷酸酯及其衍生物是糖的代谢活性形式(糖代谢的中间产物)葡萄糖的核苷二磷酸酯,如UDPG参与多糖的生物合成 7、   糖苷化(半缩醛羟基发生取代)8、   糖脎反应(亲核加成)糖脎反应发生在醛糖和酮糖的链状结构上四、  重要的单糖衍生物1、   糖醇:山梨醇2、   糖醛酸单糖的伯醇基被氧化成-COOHa-D-葡萄醛酸和差向异构物b-L-艾杜糖醛酸3、氨基糖(糖胺)amino sugar, glycosamine)4、   糖苷Glc糖苷,Gal糖苷。

      5、   脱氧糖6-脱氧D-甘露糖 L-岩藻糖 2-脱氧D-核糖 第三节    寡糖1、麦芽糖(meltose)性质:① 变旋现象 ② 具有还原性③ 能成脎2、   蔗糖(sucrose) [葡萄糖-a,b(1-2)-果糖苷]性质:① 无变旋现象 ② 无还原性 ③ 不能成脎3、乳糖( a-Lactose b-lactose ): b-半乳糖----- b(1-4)糖苷键 ---- a(或b)-葡萄糖性质:① 有变旋现象 ② 具有还原性 ③ 能成脎4、纤维二糖(cellobiose) [葡萄糖-b(1,4)-葡萄糖苷]性质:① 具有变旋现象 ② 具有还原性 ③ 能成脎5、   海藻糖 trehalose两分子α-D-Glc,在C1上的两个半缩醛羟基之间脱水,由α-1.1糖苷键构成第四节        多糖一、  均一性多糖1、   淀粉① 直链淀粉:α-1,4糖苷键,长而紧密的螺旋管形遇碘显兰色② 支链淀粉: α-1,4、 α-1,6糖苷键,不能形成螺旋管,遇碘显紫色 2、   糖元与支链淀粉类似,但分支程度更高,每隔4个葡萄糖残基便有一个分支,含有大量的非原性端,可以被迅速动员水解。

      遇碘显红褐色3、   纤维素b-D-葡萄糖分子以b-(1-4)糖苷键相连而成直链4、   几丁质(壳多糖):N-乙酰-b-D-葡萄糖胺以b(1,4)糖苷链相连成的直链二、  不均一性多糖其中,糖胺聚糖类(也称粘多糖,mucopoly saceharides,、氨基多糖等)是蛋白聚糖的主要组分1、透明质酸 2、硫酸软骨素 3、硫酸皮肤素 4、硫酸用层酸5、肝素 6、硫酸乙酰肝素第五节     结合糖糖+蛋白→糖蛋白(蛋白聚糖、肽聚糖)糖+脂→糖脂糖+核酸→糖—核酸一、  糖蛋白短的寡糖链与蛋白质共价相连即形成糖蛋白糖蛋白的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 寡糖链常常是具分支的杂糖链,不呈现重复的双糖系列,一般由2-10个单体(少于15)组成,未端成员常常是唾液酸或L-岩藻糖1、   糖链与蛋白的连接方式①N-糖苷键型:寡糖链(GlcNAC的β-羟基)与Asn的酰胺基、N-未端的a-氨基、Lys或Arg的ω-氨基相连② O-糖苷键型:寡糖链(GalNAC的α-羟基)与Ser、Thr和羟基赖氨酸、羟脯氨酸的羟基相连③ S-糖苷键型:以半胱氨酸为连接点的糖肽键④ 酯糖苷键型:以天冬氨酸、谷氨酸的游离羧基为连接点。

      2、糖蛋白中糖链的结构(1)N-糖苷键型(N-连接)有五糖核心①高甘露糖型:由GlcNAc和甘露糖组成;②复合型:除了GlcNAc和甘露糖外,还有果糖、半乳糖、唾液酸;③杂合型:包含①和②的特征 (2)O-糖苷键型(O-连接)没有五糖核心3、糖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寡糖链参与分子识别 糖链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二、  蛋白聚糖(Poroteoglycans)由一条或多条糖胺聚糖与一个核心蛋白共价相连构成的分子总体性质与多糖更为接近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也称粘多糖,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