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pm自主保养技能教育训练.ppt
95页自主保养技能教育训练,自主保養的想法,自主保養步驟展開的想法,自主保養的目的,自己的設備自己保養 成為對設備專精的操作員 所謂設備專精的操作員 能夠小修理也重要 更重要的是具備「可發現異常的能力」 即具備提早發現這種原因系統異常的能力和迅速處理其異常習慣的操作員 所謂操作員必需發現的異常是指可能會發生故障,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原因系統故障,必需是在可防患故障或不良於未然階段的異常技能教育的目的,在自主保養活動step 1~step 3之設備改善乃依據過去之經驗去作業,step 4乃依機器設備之原理做改善,使操作人員有能力進一步瞭解自己操作設備的構造機能,更進一步的探討使設備更好 使大家瞭解設備的構造機能,再重新檢討將其他微缺失析出,使設備的信賴性、保全性向上工作更合理設備的功能、構造、動作原理等 使用實際的設備重複進行點檢訓練,技能教育的內容,係點檢教育,不僅讓每個操作員確實學習檢查技能,而且必需藉由總檢查全部設備,達成實質的效果 Step 1 準備總點檢教育訓練 1-1 挑出總點檢科目 教導什麼? 運轉時應該預先知道的是什麼? 除構成設備或裝置基本功能要素的螺栓、螺帽、潤滑、氣壓、油壓、傳動、電氣儀表以外,閥類或泵浦、風扇等通用機是必需科目。
技能教育的展開順序,Step 1 準備總點檢教育訓練 1-2 準備總點檢教育訓練教材 (總點檢手冊/表) 以五感檢查為前提,詳細地選出操作員認為應檢查的項目,擬訂總點檢查核表 為學習可檢查這些項目的能力,檢討應該教導什麼(可用斷面模型、Video與OPL) 擬訂以圈長為對象的總檢查手冊,內容包括 點檢對象設備的基本功能、構造、構成零件和其名稱、功能、檢查的判斷基準、檢查方法,異常時的處置技能教育的展開順序,Step 1 準備總點檢教育訓練 1-3 確立總點檢教育訓練日程表 日程的排定由自主保養或教育訓練分科會排定 教育期間以總檢查1科目約1個月為標準 教育的做法是按照每科目實施保養人員→圈長→成員的傳達,和總檢查實施→標準化,採取循環方式技能教育的展開順序,Step 2 實施總點檢教育訓練 2-1 實施圈長教育 所謂傳達教育是指首先圈長接受保養人員的教育,將它帶回小組的場所,自己成為老師將學習的事情傳達成員的方式 傳達教育的目標在於圈長親自教育成員,期待學習教導精神 傳達教育是一種“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方式,技能教育的展開順序,Step 2 實施總點檢教育訓練 2-2 準備對小組成員的傳達教育 針自己工作場所的設備,來擬訂、準備教材以符合成員基準的教育內容。
2-3 實施對小組成員的傳達教育 2-4 理解度測試 持續教導直到全部圈員完全理解,才可進行順序3 理解度可用雷達圖作判斷,技能教育的展開順序,Step 3 實施總點檢 3-1 對象設備之選定 3-2 繪製系統圖(簡單即可,不用設計之迴路) 3-3 用實際之機器為例作點檢 3-4 小組集會不具合找出與對策(不具合與對策一覽表) 3-5 實施不具合項目改善,技能教育的展開順序,Step 4 各總點科目的標準化 4-1 制定日常點檢暫訂基準 4-2 核點檢技能(個人技能評價表) 4-3 自主診斷與診斷申請 4-4 實施診斷 4-5 指摘問題的處理 *** 接續下一科目/教育展開順序2,自主保養第四步驟--總點檢,TPM的六大技能--螺絲、螺帽,1.螺絲的用途 鎖緊 傳達動力 調整螺絲 2.螺絲的種類 外側有螺峰者~公螺絲 Bolt(螺栓) 內側有螺峰者~母螺絲 Nut(螺帽),,TPM的六大技能--螺絲、螺帽,防止螺絲鬆動的方法 (1)使用墊圈的方法:要考慮到劣化的問題,更換時必須換新品,不要反覆使用 (2)使用防鬆螺帽的方法:使用分隔針時,更換時必須換新品,溝與分隔針的配合,保持原狀 (3)使用鎖緊螺帽的方法:理解正確的使用方法,較薄螺帽要在下方,下側的固定螺帽退回15o~20o。
(4)使用其他特殊螺帽的方法:研討使用方法,理解各種止回方法的特徵 (5)其他的防鬆方法:檢驗鐵線及留意接著劑與鎖緊情形TPM的六大技能--螺絲、螺帽,TPM的六大技能--潤滑,TPM的六大技能--潤滑,潤滑系統教育參考範例 資料提供:燁輝企業,TPM的六大技能--空壓,TPM的六大技能--空壓,TPM的六大技能--空壓,TPM的六大技能--空壓,TPM的六大技能--油壓,TPM的六大技能--油壓,TPM的六大技能--油壓,TPM的六大技能--油壓,TPM的六大技能--電氣,1. 基本結構 不論是製造裝置、工作機械以及家庭用電氣設備,所有的電氣設備都是藉由程序控制,發揮裝置的功能 2. 動力控制機器,TPM的六大技能--電氣,電氣系統教育參考例 資料提供:燁輝企業,技能教育訓練例 --傳動篇,,,講授大綱,第1章 前言 第2章 電動機 第3章 減速機、變速機 第4章 軸承 第5章 軸聯結器 第6章 傳動裝置之操作與保養 第7章 傳動之目視管理 結語,所謂傳動,就是給予動力作動者,要學習由原動力到作業位置之傳達機構的保養圖1 傳動機構,第1章 前言,第2章 電動機,1.電動機(馬達)的定義 電動機就是將電能轉換為工作能(轉動)之機器。
2.電動機之種類 感應電動機一般又稱馬達,依使用電源之不同可分為直流電動機及交流電動機兩大類 交流電動機可分為:感應電動機、同步電動機及換相馬達共三大類 感應電動機可分三相感應馬達及單相感應馬達兩大類 一般三相感應馬達可分為三相鼠籠式感應馬達與三相繞線式感應馬達3.電動機之構造(圖2),密封軸承之構造,軸承(密封滾珠軸承 ),軸,電動機內部,扥架,預壓彈簧,圖2電動機之構造,①,②,③,⑩,④,⑤,⑥,⑦,⑧,⑨,⑪,⑫,⑬,⑭,⑮,⑯,4.檢查時之觀察重點 (1)檢查有無異常聲音、異常振動 ◎振動的原因與對策 ①轉動之不平衡 ⇒ 重新調整平衡 ②基礎、安裝不良 ⇒ 基礎的補強及電動機之固定 ③與機械之結合不良 ⇒ 軸心之調整 ④軸承及潤滑不良 ⇒ 軸承、潤滑油之補充或更換 ⑤裝配不良 ⇒ 轉子、軸周圍之裝配的再確認 (尺寸、配合、精度) ⑥其他之振動傳播 ⇒ 改善或設法降低其他振動之來 源2)外殼表面溫度是否超過 60 ℃ 以上? 貼附溫度測定標籤的方法 (3)外觀 ①軸承 不得有漏油現象 軸承油不得污損或變質 油環能順利轉動 加油口蓋不得損壞 油面計不得損傷,刻度清楚 油面要在規定位置,②外部電線 表皮不得破損 正確固定 相接部不得有過熱之痕跡 接地線不得損傷或脫落,(4)電動機之固定狀態是否良好 (如圖3,圖4),螺絲頭部下方一定要墊以平墊圈與彈簧墊圈。
圖3,圖4,固定螺帽不可遺忘,不要遺漏彈簧墊圈,第3章 減速機 1.功能 從原動力要傳達其動力時,為配合機械設備而可獲得適當之轉動力與轉數之裝置 (1)變速機:在某一定速度比之範圍內,可做無段變速之 裝置 (2)減速機:將速度比以齒輪等方式,以一定比例變速之 裝置 2.種類 變速機:摩擦輪式、皮帶式、鏈條式 減速機:齒輪式,3.減速機之潤滑方法 (1)使用的潤滑油與黃油 〈參考〉以周圍溫度為基準決定粘度範圍 周圍溫度 -10~5℃ ISOVG 46~68 0~35℃ ISOVG 100~150 30~50℃ ISOVG 220~320 (2)給油量與換油時機 ①檢查--確認油位在外殼油位計之上下限刻度之範圍內 ◎看不清楚時,應改善為容易觀察 ②給油--在停止狀態確認油位,加入至規定油位之必要量 ◎不要補給必要量以上的油 ③換油--運轉一個月後(新機) 1個月後每 36 個月更換一次 ◎把握適當油種、油量、油溫、性狀並予維持最為重要4.減速機之檢查重點,(1)軸 ①軸有無彎曲變形,有無因鏈輪遊隙所產生之磨耗、 振動及異常音 ②電動機與減速機是否緊密鎖好 ③鏈條、皮帶有無磨耗或過緊、過鬆的現象。
④軸鍵、鏈輪之固定螺絲有無鬆動或脫落 ⑤連接部分有無漏油(墊圈是否磨耗、油量是否過多) (2)油面計 ①內部油量是否符合規定量 ②油面計有無損傷或漏油 (3)固定螺栓、螺帽 ①螺栓、螺帽之固定是否適當 ②拉力用螺栓必須附有固定螺帽 ③電動機底座呈長形孔者,必須附有墊圈 (4)異常狀況之早期發現 ①本體有無發熱 ②內部軸承、其他摩擦部位有無異常聲音或振動?,第4章 軸承 支持軸轉動的固定部分,必需要有被稱為「軸承」的機械元件一般所使用的軸承以「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等兩種居多1.滑動軸承 (1)特徵 ①容許負荷大,而運轉中之振動與噪音也較小,可得到安 靜的運轉 ②可耐高速、高負荷、衝擊性負荷,所以適合於渦輪機及 軋延機等大型軸承之用途 ③潤滑狀態及使用良好則軸承磨耗少,可得到半永久性的 壽命2)材料之特性 ①非燒結性:與軸金屬發生直接接觸時,不容易因摩擦熱而燒結 ②順貼性:具有某種程度的軟度,不致刮傷軸表面而能吸收由於軸的變形所發生的不均勻接觸 ③耐蝕性:不被潤滑油腐蝕 ④耐疲勞性:疲勞強度大 ⑤埋沒性:能將砂塵或異物沉陷埋沒3)保養重點 ①滑動軸承溫度是否異常升高? 一般而言,周圍溫度+40℃為安定的大概標準。
②油溫是否上升? ③潤滑油中是否會混入剝離金屬之碎片? ④注意噪音及振動2.滾動軸承 (1)特徵 ①徑向負荷與止推負荷可由一個軸承承受但圓筒 輥軸承與止推抽承除外) ②摩擦少,尤其是起動摩擦小 ③軸承的壽命依反覆應力之疲勞限度而定 ④與一般滑動軸承比較則磨耗少 ⑤尺寸及精度標準化而可很容易得到手2)故障之原因與對策 ①軸承之故障發生時之診斷,,②從運轉中發生之異常狀態的診斷,③拆下故障軸承,由其損傷狀態之診斷④其他故障,,(3)潤滑劑 ①潤滑油之選定 運轉時之油粘度過低,容易引起油膜斷裂而形成燒結油粘度若過大因摩擦力矩增加而導致異常發熱或增加動力損失一般而言,高負荷低轉速以高粘度的油較適當,隨著轉速增加,則以低粘度油較為適合 ②潤滑油劑之更換時機(壽命) 一般而言,對於50℃左右的溫度下運轉的軸承,每年換1次油若因外部熱量而可能升高到100℃以上者,每年更換2~3次新油較妥如水份大量侵入,或油槽內異物含量增加時,應立即更換 ◎依設備運轉條件選用潤滑油,原則上,以設備之規格書作為選擇管理之基準 ③潤滑黃油之充填量 在滾動軸承,對外殼內之黃油的充填量,雖依軸承大小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以其空間體積之 1/3~1/2 程度為適當的量。
4)滾動軸承之檢查重點 ①軸承之單體檢查 以下的情形則判斷該軸承不可再使用: a.軌道面破損或破裂 b.密封環或密封板有空隙或凹陷 c.保持器之破損、龜裂或磨耗大 d.轉動體(滾珠或輥子)之破損或損傷 e.轉動體表面、軌道面之剝離 f.過熱之軸承(褐青色、青黑色等變色) g.軌道面有壓痕②運轉中之檢查 a.留意噪音與振動 b.驅動動力有沒有增加 一般而言,磨耗或潤滑不良發生,機械動態電流計之 電流值也隨著增加 c.軸承溫度有沒有升高 軸承箱之外表溫度是否保持在60℃以下 d.油溫有沒有上升 軸承入口之油溫約需在40℃左右 ③潤滑管理 a.給油管之脫落、堵塞、軸承箱之異常的漏油等的檢查 b.潤滑油之殘留量是否足夠 c.潤滑油內有無灰塵、水份等異物侵入?給油器之污垢、密封之劣化、破損、摩擦所產生之粉末之混入等 d.過濾器是否堵塞,(5)安裝與拆卸軸承之注意事項,第5章 軸聯結器 1.軸聯結器之種類 (1)固定聯結器---套筒型聯結器、凸緣聯結器 (2)凸緣型撓性聯結器---撓性凸緣聯結器、鏈條聯結器、 齒輪聯結器 (3)其他聯結器---CG聯結器、撓性聯結器、 橡膠輪胎式聯結器、萬向聯結器、 歐丹聯結器(Oldham's Coupling),◎調查原因時,務必先將機器停下來。
2.聯結器之檢查 (1)運轉中之檢查要領,(2)停止中之檢查項目,3 避免故障之要點 (1)固定聯結器之對心要點,直尺,。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