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09929331
  • 上传时间:2023-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部分 评定原则和方法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2、本标准设评定条款共93条其中设否决条款5条(条款号前加 “**”);重点条款17条(条款号前加“*”),每条满分为10分;一般 条款71条,每条满分为5分3、各条款评分系数以达到该条款所要求的程度确定各条款评分系数 规定如下:① 达到要求的系数为1;② 基本达到要求的系数为0.6;③ 达不到要求的系数为04、验收评定时,按配制制剂类别确定具体检查项目否决条款合格,且评分条款总得分率不低于60%为合格第二部分 检查评定项目一、人员与机构:1、医疗机构应有由主管院长、药学部(药剂科、药局)及制剂室、药 检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组织2、医疗机构的制剂室应直属药剂科领导,包括配制、检验两部分 3、配制和药检负责人应具备大专以上药学学历(或具有主管药师以上 技术职称),熟悉药品管理法规,具有制剂和质量管理能力并对制剂质量 负责 4、医疗机构制剂室从事制剂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士或中专以上药 学学历,其他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药学 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少于制剂人员总数的50%。

      5、灭菌制剂、普通制剂与中药制剂应配有相应专业的药学技术人员6、药检室检验人员应由药师或大专以上药学学历的技术人员担任并要 保持相对稳定7、从事灯检工作的人员裸眼视力应在0.9以上,无色盲8、制剂和药检负责人变更时应30天内报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 案9、应制订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及技 术培训,每年至少考核一次,并有考核记录备存二、厂房与设施:10、制剂室周围环境必须保证制剂质量的要求,距制剂室30米以内不 得有公厕、锅炉房、太平间、传染病房、动物房以及其他污染源,10米以 内不得有露土地面,外部环境要保持清洁11、制剂室内墙壁、顶棚、地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脱落物和缝隙, 应耐受清洗和消毒12、制剂室应具有与制剂要求相应的照明、室温调节、通风及“五防” (防尘、防污染、防蚊蝇、防鼠、防异物)设施13、制剂室的房屋和面积必须与所配制制剂品种要求相适应,按制剂 工序合理布局,人、物流分开,一般区和洁净区分开,内服制剂与外用制 剂分开,无菌制剂与其他制剂分开,办公室、休息室与配制室分开14、各种制剂应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操作间,每个剂型按工序 划分操作岗位,进入洁净区应设有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和洗手、消毒等设 施。

      15、根据制剂工艺要求,洁净室内应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别,其微生 物数和尘粒数应符合规定,并定期检测和记录见附表1、2)** 16、配制大容量注射剂的关键岗位应符合洁净级别要求,灌封岗位的 洁净级别应为100级,稀配、滤过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 岗位为10000级,浓配、称量、配料等岗位应为10万级17、配制前,制剂室主要的操作工作台必须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 行清洁、消毒或灭菌不得使用普通的窗式空调器、电风扇送排风18、各制剂配制岗位应有防潮、排尘的措施,地面应无积水 19、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等必须与其后续工序严格分开,筛 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20、洁净室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在设计和安装 时应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21、 洁净室应有足够照明,主要工作间的照度宜为300勒克斯(lx)22、 洁净室温度应控制在18-26°C,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 (工艺 有特殊要求的除外)23、 洁净室的窗户、技术夹层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 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的静压差应 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送入一定 比例的新风。

      24、洁净室内安装的水池、地漏的位置应适宜,不得对制剂产生污染100级(不包括局部百级)洁净区内不得设地漏25、制剂室应具有与所配制剂相应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成品等库房 通风应良好,各种物料不得露天堆放26、药检室的使用面积与设施应与其所开展的检验任务相适应三、设备:27、制剂室应具有与制剂剂型和品种相适应的、符合制剂质量要求的 设备、衡器、量具等,内服和外用制剂所用器具应分开28、设备的选型、安装应符合制剂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 于制剂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29、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 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和吸附药品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 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30、配制大容量注射剂所使用的注射用水,必须采用多效蒸馏水器制 备,并符合中国药典标准31、大容量注射剂的灭菌设施宜采用双扉灭菌柜32、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用 做配制大容量注射剂的注射用水,需储存时储罐的通气孔应安装不脱落纤 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存应采用80°C以上保温、65°C以上保温循环或 4°C以下存放 33、药检室应配备与配制品种相适应的检验仪器设备。

      34、用于配制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其适用范围和精 密度应符合配制和检验的要求,要有明显的合格标志,并定期校验35、所用设备应有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设备显著位置有状 态标识36、设备要有专人管理,维修、保养、使用要有记录,仪器、设备要 建立档案四、物料:* 37、配制制剂的原料应符合法定药品质量标准,从合法生产单位购入, 有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并在效期内使用38、辅料及包装材料应按规定进行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内服 制剂的辅料应符合药用和食用的标准39、制剂所用中药材应按质量标准购入,合理贮存和保管 40、没有药用标准的特殊原料应进行安全性等试验并得到省级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41、各种物料要严格管理,合格物料、待验物料及不合格物料应分别 存放,并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不合格的物料,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42、各种物料应按其性能与用途合理存放,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规定条 件贮存,挥发性物料或易燃溶剂应存放在安全处,避免污染其它物料或引 起燃烧 4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 品的贮存、保管,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44、物料应按规定的期限贮存,贮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

      45、制剂的标签、使用说明必须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 样、文字相一致,不得随意更改46、制剂的标签、使用说明应按品种、规格,专库(柜)存放,专人 保管,按实际需要量领用;标签出入库、销毁应有记录,不得流失五、卫生:47、制剂室应制订卫生管理制度;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由专人负责48、配制间内不得存放与配制无关的个人物品和杂物配制中的废弃 物应及时处理49、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施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50、配制间和制剂设备、容器等应有清洁规程,内容包括:清洁方法 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 点51、洁净室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 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52、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配制操作和洁净室等级要求 相适应,并不得混穿洁净室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 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 留人体脱落物53、不同洁净级别房间使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应定期分别清 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洗涤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54、在配制输液的洁净区内使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应在制剂 室内设专用洗衣设备并进行清洗、整理、消毒或灭菌。

      55、洁净室仅限于在该室的配制人员和批准的人员进入56、配制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 57、制剂人员应有健康档案,并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 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制剂的配制和分装工作六、配制管理:58、应对制剂室设施及设备、制剂处方、工艺、质控方法的有效性进 行验证,所有验证记录应归档保存59、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方案、验证记录、验证报告、评价和意见、 批准人等 60、配制制剂必须有处方、配制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上述文件必须 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修订,不得随意更改61、每批制剂均应按投料和产出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果有差异必 须查明原因,方可按正常程序处理62、每批制剂均应编制配制批号,并标明配制日期、贮存条件;效期 药品的应标明有效期 63、制剂用水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规定;普通制剂应使用纯化水 配制,无菌制剂应使用注射用水配制64、纯化水、注射用水的水质应定期按中国药典的规定进行全检,每 次检查均应有详细记录65、每次配制后应进行清场,并应有清场记录每次配制前应确认无 上次遗留物方可配制 66、不同制剂(包括同一制剂的不同规格)的配制操作不得同时在同 一配制操作间内进行。

      67、配制过程中应避免称量、过筛、粉碎等可能造成粉尘分散而引起 的交叉污染68、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容器、设备需有醒目的状态标志,应标明物料 名称、批号及数量等 69、配制含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的制剂应严格执 行有关规定 70、配制制剂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的要 求 71、输液瓶、胶塞等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不得重复使用不得外 购软包装输液袋用于大容量注射剂的灌装 72、每批制剂均应有能反映配制各个环节的完整记录操作人员应 及时填写记录,记录要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复 核人及清场人签字73、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需要涂改时,更改人应 在更改处签字并使被更改部分可以辨认配制记录应完整归档并至少保存 一年74、制剂室应配备必须的工具书,如药典、医院制剂规范、制剂注解 制剂学、药品检验学等七、质量管理:* 75、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管理组织和药检室负责制剂全过程的质量管 理和检验,制剂经检验合格后,由质量管理组织审查制剂配制全过程,决 定是否发放使用76、药检室应按制剂规模、品种设立化学、生物、仪器、等检测室和 留样观察室等制剂规模小的可酌情合并,并应符合检验工作的需要。

      77、药检室必要时制订制剂的中间品、成品检验操作规程,建立取样、 留样制度78、药检室应制定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对照品 滴定液、检定菌、培养基及试验动物等管理办法,并制定检验人员职责79、药检室应能对制剂、原料、辅料、水质等依法定标准进行检验, 对验方、秘方、协定方等的检验应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方法检验80、动物试验室和饲养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81、对制剂成品要按规定检验必须有完整的检验原始记录及所有批 号的制剂检验报告单检验记录的书写应规范,字迹要清楚,如有更改应 有更改人签字并有检验人、复核人签字,原始记录应保留一年制剂成品 检验报告单应有检验人、负责人签字82、所配制剂按质量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 制剂标签必须印制清楚,应标明品名、批准文号、规格、含量、批号、适 应症、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贮存要求、效期、内服、外用、眼用 等不同用途的制剂标志应明显标签容纳不下的应附使用说明书 83、制剂成品发放前必须对配制记录、质控记录等进行审核未经 检验合格和质量管理组织负责人批准不得发放使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