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内能 内能的利用(讲练)【教师卷】.pdf

31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85416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0 4内能内能的利用目录考情分析.2知识建构.3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内能.4【真题研析规律探寻】.4考法01 分子热运动.4考法0 2 内 能.4【核心提炼考向探究】.5【题型特训命题预测】.6考点二比热容.12【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2【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4【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5考点三 热机热值能量的转化和守恒.20【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0考法0 1 热 机.20考法0 2 热 值.20考法0 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22【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3【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4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分子动理论内能与内能的改变比热容热机热值与热机效率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3.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1.2 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3.1.1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描述不同形式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3.1.2 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3.3.1 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3.2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3.3.3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3.5.1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3.5.2 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分子动理论是常考热点主要命题点有: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物质的扩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考题形式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题中命题情境源于教材图片、教材习题以及生活体验,考查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分析、解密问题的能为难度较低命题点主要有: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内能的改变、温度与内能以及热量的辨析,尤其是物体内能的改变出现的概率更大命题情境源于教材或生活体验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命题时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考查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两种方式、内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命题时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考查知识应用能力命题点主要有:比热容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等探究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规律,命题时以实验题为主,考查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及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命题时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考查知识应用能力无论考查题型怎样,命题情境多源于教材或生活体验。

      对此考点的考查题型大都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命题点有:热机工作原理、内燃机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关系等有关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的计算题较多,有关热机效率的计算问题经常物质的比热容结合在一起,所以,此类考题的题型多数是填空题和综合计算题主要命题点有:热值的概念及相关计算、热机效率相关计算等命题点主要有: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辨别、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题型多数是填空题和选择题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i-温度计c=Q/mAtI温度计J/(kg-)热量餐加加水的比热容大分子动理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内能压缩、排气中能量转化 汽油机内能与利用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om作 用 力7改变OOOO乙O热传递做功分子动能+势能热值夕=0加热 机 的 媚 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废 气(3 3%)燃料释放的热量(1 0 0%)散 热 损 失(3 0%:摩 擦 损 失(7%)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内能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考法0 1 分子热运动1.(2023 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安化腊肉是益阳的传统美食之一,制作时先在鲜肉表面均匀涂上食盐,过一段时间后,肉的内部也具有了咸味这一现象说明()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答案】B【详解】制作时先在鲜肉表面均匀涂上食盐,过一段时间后,肉的内部也具有了咸味,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 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2.(2023 四川绵阳中考真题)有甲、乙两个实验事实甲: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 年后再将它们切开,看到金与铅相互渗入约1mm深乙: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不易拉开对这两个实验事实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说明固体间也能发生扩散,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乙说明固体间也能发生扩散C.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甲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乙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A【详解】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 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不易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 A 正确,BCD错误考法0 2 内能1.(2022 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雪温度低,内能小 B.岩浆温度高,内能大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 D.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答案】D【详解】A.内能和质量温度都有关,白雪温度低,内能不一定小,故 A 错误;B.内能和质量温度都有关,岩浆温度高,内能不一定大,故 B 错误;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的不剧烈,不是停止,故 C 错误;D.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越剧烈,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故 D 正确。

      故选D2.(2022.江苏南通 中考真题)2022年 6 月 5 日上午,长征2F火箭载着带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飞船外面的整流罩与大气产生强烈摩擦,以 的方式产生大量热量为保护飞船安全,整流罩必须具有极好的 性,随着火箭高度的增如,大气压逐渐 o 最终冲出大气层,与中国空间站会合答案】做功,隔热,降低详解】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用做功的方式产生了大量的热量飞船外面的整流罩与大气产生强烈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防止大量的热传给飞船,整流罩必须具有极好的隔热性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火箭高度的增如,大气压逐渐降低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知识概念理解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及其微小的粒子一一分子、原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同力和压力1)扩散现象表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2)物质的三种状态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热量是能量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2022 甘肃金昌 中考题)2022年“新冠”疫情在我国多地点状发生,配戴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使用含氯消毒剂能有效杀死病毒已 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lO,m,原子的直径约为In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病毒无法通过B.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新冠病毒原子一质子一原子核C.喷洒过含氯消毒剂的场所会有刺鼻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是扩散现象【答案】C【详解】A.口罩能有效预防飞沫传播并不是因为它所制造的材料分子间没有间隙,分子间一定存在间隙,故 A 错误;B.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新冠病毒原子原子核质子,故 B 错误;C.分子总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喷洒消毒剂的场所有刺鼻的气味说明了分子总是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 C 正确;D.病毒在空气中传播不是扩散现象,病毒在空气中传播属于机械运动,故 D 错误故选C o2.【新科技】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一一O 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

      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 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 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A【详解】薄膜被挤压没有破裂,是因为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故 A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o3.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蜜蜂吸食花蜜,表 明()A.分子间有斥力 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是运动的【答案】D【详解】四溢的花香引来了蜜蜂吸食花蜜,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D 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4.石墨烯散热膜是一种新型的“高导热”材料,智能常用它散热关于智能及其利用石墨烯散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关机的状态时,它的内能为0JB.石墨烯散热膜是利用做功的方式给降温C.带着跑步,跑步的速度越大,的内能越大D.石墨烯散热膜从温度较高的芯片吸收热量后,再传递给温度较低的外壳【答案】D【详解】A.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故 A 错误;B.石墨烯散热膜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是利用热传递方式使其内能减小,故 B 错误;C.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带着跑步,跑得越快,的动能越大,故 C 错误;D.热传递的前提是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 D 正确。

      故选D5.(2023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减少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答案】C【详解】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故 A 错误;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 B 错误;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物体内能减小,故 C 正确;D.在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 D 错误6.(多选题)(2023牡丹江中考题)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 B.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古人钻木取火 D.冬天常用双手摩擦取暖【答案】ACD【详解】A.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筒壁发热,是摩擦生热现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A 符合题意;B.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太阳能水箱中的水被晒热,水从阳光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 不符合题意;C.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C 符合题意;D.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该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ACDo7.如图甲,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发现装热水的杯子变红的速度更快,这说明了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如图乙,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答案】温度 引力乙【详解】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由于热水的温度高,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所以热水的杯子变红的速度更快,这说明了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的底面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引力使两铅块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8.【新科技】2023年 12月 2 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