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站站址电磁环境测试报告.doc
11页卫星地球站站址电磁环境测试报告XX 公司电磁环境测试报告建站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 建站地址:XX省XX市XX县XX站测试单位:测试人员:审 核:批 准:测试单位:(盖章)年月日目录1、概述2、预定工作参数3、干扰源调查4、干扰电平标准5、测试系统参数6、测试7、测试结果8、结论9、附图1. 概述1.1地球站工作情况简述 用于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的接入1.2测试任务与目的 全面测试预选站站址的电磁环境,尽量测出所有干扰源的相对长 时间最大干扰电平,分析干扰源性质,测定所测地球站址与各干扰源 的无线电辐射兼容性编制电磁环境测试报告,作为建设单位上报站址和无委审批台站 的依据2. 预定工作参数2.1 卫星参数卫星名称:中卫一号卫星标称轨道经度:87.5 (东经)卫星下行频率:3625〜4200 MHz卫星下行EIRP: 17 (dBW/每载波)下行损耗Ld: 197dB2.2地球站地理参数地 址: XX 市 XX 县 XX 站地理坐标:东经 度北纬 度2.3地球站技术参数天线工作指向:方位角 度,仰角 度,天线口径:_3_米接收天线增益:_20_ dBi接收载波中心频率:3800 MHz规定的 C/N 值:9.6 (BER=10E-8)3. 干扰源的调查地球站站址干扰源登记表干扰源编号项目123干扰源名称地理位置、方位使用单位业务种类发射频率EIRP( dBm)天线距地面站高度干扰源距地面高度其它4. 允许干扰电平计算 在测量之前应将接收机输入端的允许干扰电平换算到测量系统频 谱仪输入端,即频谱仪读数值。
已知地球站接收系统输入端(LNA/LNB输入端)的允许干扰电平 为I(dBm),按以下天线旁瓣特性换算I到不同夹角值时天线口径处 的允许干扰电平I申:I申=I-G(申)(dBm)/信号带宽其中 G(申)=32-251g申(dBi) 1°<^<48°G©)=-10 (dBi) 申 >48°式中,I(dBm)为地球站LNA输入端的允许干扰电平,申(度)为 干扰源方向与卫星方向之间的夹角可按下式计算干扰源与卫星方向 之间的夹角申,当测试仰角为0度时:¥=arcos[cosaxcos(九-九0)]式中,a为地球站到卫星的工作仰角;九为干扰信号的方位角;九0 为卫星方向的方位角;申为干扰信号与卫星方向之间的夹角频谱仪输入端的允许干扰信号电平 PI(dBm):PI=I申+Ga+GL-L+101g(测量带宽/信号带宽)式中,Ga为干扰测量用天线增益;GL为干扰测量用放大器的增益;L为干扰测量用连接频谱仪和LNA的射频电缆的损耗5. 测试系统参数5.1测试仪器喇叭天线(3.4〜4.2GHz,增益20dB)LNB/LNA (3.4 - 4.2GHz,增益 60dB )频谱仪(如用LNA,测量频段不得小于4.2GHz)照相机或其它记录设备三通隔直器LNB/LNA电源适配器 测试线缆(2 根)万用表5.2 测试频段测量信号频段:3・4~4・2GHz。
5.3 测试仪表及系统图天线,采用便携式喇叭天线,增益为20dB,喇叭长边平行于地面为垂直极化,短边平行于地面为水平极化;LNB,本振 5150MHz,增益 60dB, 800M 带宽;隔直三通,保证电源端和LNB的射频输出端口之间直通;电源和 频谱仪输入端口之间有隔直,隔直三通应具有良好的幅频特性和较低 的微波通过衰减(单独供电系统除外)频谱仪,采用宽频带频谱分析仪,灵敏度不够时,应加前置放大 器改善频率范围应满足测量要求,频谱仪应能灵活调整中频分辨率 带宽、视频带宽和频距(SPAN),具有较大的测量动态范围电源,满足 LNB 工作要求连接系统图:交流电6・测试结果6.1测试环境时间:XX天气:阴地点: XX6.2 频谱图见附图,至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一张 如有干扰应将干扰图片尽量附在后面6.3 干扰记录表序号干扰方向中心频率(KHz)带宽(KHz)极化频谱仪读 读数(dBm)折算到测 试天线口 面处(dBm)折算到地 球站接收 机输入端 (dBm)干扰标准(dBm)7.电磁干扰测试结果电测结论:现场移动验收人:测试工程师::8.附图:。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