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蒙古豆科植物三.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9223472
  • 上传时间:2017-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9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 甘草11.1 植物简介中文学名:甘草拉丁学名:Glycyrrhizae别称: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属:甘草属11.2 生态特征直立属,叶互生,奇数现状复叶,小叶 7~17 枚,椭圆形卵状,总状花序腋生,淡紫红色,蝶形花长圆形夹果,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扁圆形种子花期 6~7 月,果期 7~9 月生态条件11.3 植物特性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在我国,甘草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喜干燥气候,耐寒,野生在干旱的钙质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栽培忌地下水位高和涝洼地酸性土壤土壤中性或微碱性为好11.4 产地分布内蒙古、山西、甘肃11.5 利用价值11.5.1. 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11.5.2. 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 11.5.3. 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11.5.4. 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11.5.5. 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12 米口袋豆科米口袋属米口袋12.1 植物简介中药名:地丁( 《本草逢源》) 蒙药名: 消布音一他不格 别名: 小米口袋、甜地丁、莎勒吉日 学名: Gueldenstaedtia verna(Georgi)Boriss.[豆科]12.2 形态特征年生草本,高 4-20 厘米,全株被白色长绵毛,果期后毛渐稀少主根圆锥形或圆柱形、粗壮,不分歧或稍分歧,上端具短缩的茎或根状茎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多数,丛生于根状茎或短缩茎上端,早春时叶长 3-10 厘米,后期可达10 余厘米或 m 余厘米,托叶卵形,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基部与叶柄合生;小叶 9-19(21),广椭圆形、椭圆形、长圆形、卵形或近披针形等,长 4-15 毫米(后期可达 40 毫米),宽 2-7(10)米,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先端钝或圆,有时稍尖或近锐尖,全缘,两面被白色长绵毛,有时表面毛少或近无毛,夏秋以后毛渐少以至无毛总花梗自叶丛间抽出数个至十数个,顶端集生 2-5(8)朵花,排列成伞形;花梗极短,近无梗;苞及小苞披针形至线形;萼钟状,长(5)6-9(10)毫米;花冠紫堇色,旗瓣长(11)12 毫米,广卵形至狭卵形或椭圆形、倒卵形等,基部渐狭成爪,翼瓣长 8-11 毫米,瓣片长圆形,上端稍宽,基部有细爪,龙骨瓣长 5-6 毫米;子房被毛,花柱上端卷曲。

      荚果圆筒状,1 室,长 13-20(22)毫米,宽 3-4 毫米,被长柔毛种子肾形,表面有光泽,具浅蜂窝状凹陷花期4-5 月,果期 5-7 月12.3 产地分布兴安北部、岭东,兴安南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阴山、阴南丘陵我国东北、华北;朝鲜、蒙古、苏联(远东、西伯利亚) 生于草原、丘陵坡地及山地灌丛生于向阳草地、干山坡、沙质地、草甸草原或路旁等处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华北、西北、华东、中南,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12.4 利用价值主治:中药治痈疽疔疮,瘰疬,目赤肿痛,毒蛇咬伤 蒙药治痈疽疔毒,恶疮等13 狭叶米口袋13.1 植物简介狭叶米口袋: Gueldenstaedtia stenophylla 属种: Gueldenstaedtia stenophylla 属名: 米口袋属 Gueldinstaedtia 科名: 豆科 Leguminosae 属种名定名: Gueldenstaedtia stenophylla Bunge 13,2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有长柔毛主根较细长,上端生有多数短茎,短茎上有宿存的托叶奇数羽状复叶,多数,集生于短茎上端,托叶三角状,基部与叶柄合生;小叶 7 -19,长圆形至线形,或时常春季小叶近卵形(通常夏秋季变窄,成线状长圆形或线形),长 0.2-3.5 厘米,宽 1-6 毫米,基部近圆形或近楔形,先端锐尖或稍尖,少为截形,具小刺尖,全缘,两面被白柔毛,花期毛较密,果期毛少或有时近无毛。

      总花梗数个自叶丛间抽出,顶端各着生 2-3(4)朵花,排列成伞形;花梗短或无梗;苞及小苞披针形,萼钟状,长 4-5 毫米;花粉紫色,旗瓣长 6-8(9)毫米,瓣片近圆形,顶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爪,翼瓣比旗瓣短,比龙骨瓣长荚果圆筒形,长 14-18 毫米,被灰白色柔毛花期 4-5 月,果期 5 月 13.3 产地分布生于河边沙质地、向阳草地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和华东 13.4 利用价值全草入药,主治各种化脓性炎症、痈疽恶疮、疔肿,并能止泻痢东北一些地区曾将本种及米口袋 G. verna (Georgi) Boriss. 作地丁收购14 山竹岩黄耆14.1 植物简介14.2 形态特征半灌木或小半灌木,高 40-80 厘米根系发达,主根深长,茎直立,多分枝,幼枝被灰白色柔毛;老枝常无毛,外皮灰白色叶长 8-14;托叶卵状披针形,长 4-5 毫米,棕褐色干膜质,基部合生,外面被贴伏短柔毛,早落;叶轴被短柔毛,小叶 11-19,被短柔毛,小叶柄长 1 毫米左右;小叶片通常椭圆形或长圆形,长 14-22 毫米,宽 3-6 毫米,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被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序与叶近等高,花序轴被短柔毛,具 4-14 朵花;花长 15-21 毫米,具 2-3 毫米长的花梗,疏散排列;苞片三角状卵形,长约 1 毫米;花萼钟状,长 5-6 毫米,被短柔毛,萼齿三角状,近等长,先端渐尖,长为萼筒的 1 半,侧萼齿与上萼齿之间分裂较深,花冠紫红色,旗瓣倒卵圆形,长 14-20 毫米,先端圆形,微凹,基部渐狭为瓣柄,翼瓣三角状披针形,等于或稍短于龙骨瓣的瓣柄,龙骨瓣等于或稍短于旗瓣;子房线形,被短柔毛。

      荚果 2-3 节;节荚椭圆形,长 5-7 毫米,宽 3-4 毫米,两侧膨胀,具细网纹,幼果密被短柔毛,后逐渐变疏,成熟荚果具细长的刺种子肾形,黄褐色,长约 5 毫米,宽约 3 毫米,花期 7-8 月,果期 8-9 月 14.3 产地分布内蒙古呼伦贝尔生于草原带沿河、湖沙地、沙丘或古河床沙地俄罗斯达乌里和蒙古北部有分布 14.4 利用价值本种为优良的饲料植物,为天然放牧场重要豆科植物同时,本种亦可引种为固沙植物用于固定沿河、湖的移动沙丘15 塔落岩黄芪15.1 植物简介学名 HedysarumlaeveMaxim15.2 产地分布塔落岩黄芪(别名羊柴、杨柴)分布于我国陕西,榆林和宁夏东部沙地以及内蒙古的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东部、乌兰布和沙漠以及浑善达克沙地西部15.3 形态特征塔落岩黄芪为灌木,高 100~150 厘米根入土深达 2 米单数羽状复叶,小叶 9~17,条形或条状长圆形总状花序腋生,具 4~10 朵花;花紫红色,花萼钟形,萼齿长短不一,花冠蝶形,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小,龙骨瓣长于翼瓣而短于旗瓣;子房无毛荚果通常具 2~3 荚节,有时仅一节发育,无毛具缘种子圆形,黄褐色。

      15.4 植物特性塔落岩黄芪为沙生灌木,根系发达,根蘖力强生于流动半流动、半固定以及固定沙地上有明显的主根,三年生植株的主根深约 1 米余,根幅达 9 米左右枝叶繁茂由于枝叶柔嫩,使它的饲用特性得到提高塔落岩黄芪适生于沙质土壤作为流动沙地的先锋植物,在沙丘各部位(迎风坡、背风坡和丘间低地)均能正常开花、结实适应干旱,因在它的叶、叶柄和枝条皆覆有厚密的短绒毛,有助于减少水分的消耗,在缺水时期,部分叶片脱落,以调节水分的收支平衡它的枝条呈绿色,可于脱叶后仍进行光合作用,补充自身的营养15.5 利用价值塔落岩黄芪枝叶繁茂,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饲用植物粗蛋白质含量高,而粗纤维较少,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当高,大致和紫花苜蓿干草相当,这是营养价值高的主要标志 除饲用外,亦是治沙的优良植物16 细枝岩黄芪豆科岩黄芪属细枝岩黄芪16.1 植物简介牧草学名:HedysarumscopariumFischetMey16.2 形态特征灌木,高 90—300 厘米,最高可达 5 米,丛幅达 3—5 米树皮深黄色或淡黄色,常呈纤维状剥落,枝灰黄色或灰绿色单数羽状复叶,植株下部有小叶 7—11,上部具少数小叶,最上部的叶轴常无小叶,小时披针形、条状披针形、稀条状长圆形 15—43 毫米,宽 1—3 毫米,全缘,灰绿色,叶轴有毛。

      花序总状,总花梗比叶长,花梗长 2—3 毫米;花紫红色,长 13—20 毫米,旗瓣宽倒卵形,顶端微凹,无爪,翼瓣长圆形,龙骨瓣与旗瓣等长稍短;子房有毛荚果有 2—4 个荚节,宽椭圆形或近宽卵形,膨胀,具明显网纹,密生白色柔毛来源与分布16.3 牧草特性抗寒、抗旱、抗风沙、耐热、耐瘠薄能力很强,喜生于沙区荒漠生境细枝岩黄芪幼茎具锥状顶端,发芽时子叶不出土,而根部很快向地下生长,当根部扎入稳定湿沙层时,幼茎生长才变快花期 6~9 月,开花期持续长达 4~5个月果期 9~10 月,成熟荚果容易脱落成年树每株可采种 1 千克左右16.4 产地分布细枝岩黄芪在我国西北部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新疆等荒漠半荒漠地带都有分布60 年代初开始人工种植;做为重点固沙灌木种,它的人工种植面积正逐步扩大,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16.5 利用价值细枝岩黄芪嫩枝稠密,花序长而繁茂,牲畜适口性好,饲用价值大,是喜食的饲用灌木牛、羊、马喜食幼嫩枝叶和花,骆驼一年四季喜食可以放牧,也可以采收嫩枝鲜叶花序青饲或调制干草后补饲适应在荒漠、半荒漠丘间低地、低山残丘和流动、半流动沙丘上播种,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花期长达4~5 个月,异花授粉,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幼嫩枝叶肥分含量高,木质化程度低,沤制易腐烂,可作绿肥压青,肥田增产细枝岩黄芪是采麻用纤维植物7 月份则顶生长缓慢至停止,而侧生长加快,初生皮层胀裂呈条片状剥离,撕下皮层,稍加揉搓就是拉力大,韧度强的灰白色花棒麻细枝岩黄芪种实,可作家畜饲料,炒熟后可食用当豆子吃,也可炒熟后掺和粮食加工成炒面吃,带油香味还可以榨油食用花棒在饲用、食用、油用上有很大潜力17 鸡眼草(短穗铁苋菜)17.1 植物简介药 名:短穗铁苋菜 科:豆科 拉丁名:原植物短穗铁苋菜 Acalypha brachystachya Hornem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短穗铁苋菜的全草 17.2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 10~30 厘米,多分枝小枝上有向下倒挂的白色细毛3 出羽状复叶,互生;有短柄;小叶细长,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 2~8 厘米,宽 3~7 毫米,先端圆形,其中脉延伸呈小刺尖,基部楔形;沿中脉及边缘有白色鬃毛托叶较大,长卵形,急尖,初时淡绿色,于时为淡褐色花蝶形,1~2 朵,腋生;小苞片 4,卵状披针形;花萼深紫色,钟状,长2.5~3 毫米,5 裂,裂片阔卵形;花冠浅玫瑰色,较萼长 2~3 倍,旗瓣近圆形,顶端微凹,具爪,基部有小耳,翼瓣长圆形,基部有耳,龙骨瓣半卵形,有短爪和耳,旗瓣和翼瓣近等长,翼瓣和龙骨瓣的末端有深红色斑点;雄蕊 2 体。

      荚果卵状圆形,顶部稍急尖,有小喙,萼宿存种子 1 粒,黑色,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点 17.3 产地分布生长于向阳山坡的路旁、田中、林中及水边分布东北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17.4 利用价值药理作用:鸡眼草水浸剂在体外对四种痢疾杆菌(弗氏、宋氏、志贺氏、舒氏)和大肠杆菌无抗菌作用,仅醇浸液对弗氏痢疾杆菌显示微弱作用长萼鸡眼草水浸液在体外对弗氏、舒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平板法) 18 胡枝子18.1 植物简介中文学名:胡枝子拉丁学名:Lespedeza bicolor Turcz。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