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菲黄岩岛争端分析.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8296719
  • 上传时间:2023-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6.50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菲“黄岩岛”争端分析一、中沙群岛地理位置中沙群岛(拼音名称Zhōngshā Qúndǎo,又名Macclesfield Islands)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居中的群岛西距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约200公里古称红毛浅北纬 15°24′~16°15′,东经113°40′~114°57′主要部分由隐没在水中的3座暗沙、滩、礁、岛所组成长约 140公里(不包括黄岩岛),宽约60公里,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略呈椭圆形包括南海海盆西侧的中沙大环礁、北侧的神狐暗沙、一统暗沙及耸立在深海盆上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黄岩岛(民主礁)等几乎全部隐没于海面之下,距海面约10~26米,只有黄岩岛南面露出了水面中沙大环礁是南海诸岛中最大的环礁,全为海水淹没,水深一般9~26米大环礁东侧是深而大的地壳断裂带,陆壳和洋壳接触处以51°~58°陡坡下降到4000米海盆上大环礁南部与南沙群岛的双子群礁间海域,是南海最深处(-5559米),热流量、布格重力和磁力都异常偏高,可能与陆块漂移有关中沙群岛中的暗沙边缘突起、彼此间的断块又不相联,因此造成许多独立个体断缺部分成为出入□湖的天然水道□湖内亦散布有暗沙,其中以漫步暗沙最浅,仅9米。

      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环礁,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位于中沙东侧,距滩礁约300公里,状似三角形,长约19公里,边缘陡峭,□湖水色清绿,礁盘上分布有明显可见的石柱状珊瑚礁块,最高者称为“南岩”,高出海面约1.8米黄岩岛犹如一珊瑚岩柱,从4000米深的海盆直插耸立于海面中沙虽为隐伏在水中的暗沙群,但距海面较近,面积广大,因而对海面状况影响甚巨天气恶劣时,如漫步暗沙、比微暗沙波浪极大,滩岸附近海面为其所扰,海水显得高而乱暗沙所在的海区,海水为微绿色,而深海则呈碧蓝色,极易分辨故早在200余年前,中沙即被利用为航行走“外沟”的标志,由广州、香港、上海、台湾、日本等到新加坡的航线均经此而过中沙附近海域营养盐分丰富,是南海重要渔场,盛产金带梅鲷、旗鱼、箭鱼、金枪鱼等多种水产珊瑚礁的生物量也较高,形成五光十色的“海底花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民祖祖辈辈在中沙海域从事渔业活动中沙群岛的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84年将中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行政区管辖;1988年海南成立,中沙群岛划归海南中沙群岛的岛礁虽然很少露出海面,但是,隐在水下的暗沙、暗礁、暗滩丛多,浅水处的面积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小于20米水深的礁滩面积的350平方公里。

      海水清净,海温25—28℃之间,最是适合各类海产繁殖生长因此,中沙群岛渔场素以出产海参、龙虾、砗磲等珍贵海产品而著名,且产量极高,每逢1—4月,海面风浪不兴,海温趋暖,海水清澈之时,渔民们几艘、几十艘渔船成群结队前往中沙群岛生产,主要是垂钩名贵鱼类和捕捞海参、龙虾等往返一趟十天半个月,就可满载而归中沙群岛是由20多座暗沙和暗滩组成,位置也正当南海海盆的中心部分它和黄岩岛环礁隔南海深海盆相对中沙群岛的暗沙和暗服已定名的有26个此外,未命名还很多,有些是在环礁边缘上,有些在浅湖中如中北暗沙即是三块未定名的暗沙的合称中沙环礁纵长l40公里,宽55公里环礁边缘隆起较高,暗沙处水深多在10--20米之间,浅湖内水深一般为50--100米外缘水深突降,在东南直下3,000米深海盆,西侧为西沙、中沙海槽,深达2000—3000米中沙下沉亦深,故环礁还未长到海面中沙环礁的水下也有“门”的地形,使浅湖与外海有深水道相通如东北方的比微暗沙与隐矾服之间,即有喇叭形水道,外口宽18公里,内口宽12公里,水深100米以上;西南部也有3—5 公里宽的“门”存在这两个方向东北季风海流强大而稳定,而夏季西南季风流也不势弱,因此,门的地形在水下发育很好。

      在西北面和东南面的水槽则较乱碎,宽度不大(0.5—3.0公里),水深较浅(55—65米),呈多道和外海沟通中沙群岛虽然是一群隐伏在海面下的暗沙群,但是由于离海面很近,面积又大,因此,对海面海况仍有一定影响如漫步暗沙、比微暗沙等都能在大风浪时,使海面发生破浪(渔民称“白头浪”),整个礁区海面呈现高而乱的状态这里海水颜色也呈微绿色,表示水深不大,浅湖区水色和深海区碧蓝的水色显然不同由新加坡往日本、我国台湾、华北的航线有两条:一条是沿岸航行,经越南、广州过台湾海峡,另一条是远洋航行,由新加坡到中沙群岛再过台湾海峡沿岸航行是古代航线,沿途有天然导航标志,如山、岸、洲、岛等远海航路则经过西沙、中沙群岛之间要据天文导航在明末清初,两条航路分别称为“内沟” 和“外沟”,内沟指沿岸航行航路,外沟即指中沙、西沙群岛航线外沟优点是水道直而好走,是南北交通捷径缺点是要天文导航,因此,只有大船和西洋海船才能走外沟中沙群岛大部分海区位于热带中部是我国南海台风的发源地细长环礁有:鲁班暗滩立父暗沙本固暗沙西门暗沙华夏暗沙排洪滩波洑暗沙比微暗沙隐矶滩武勇暗沙乐西暗沙济猛暗沙海鸠暗沙美溪暗沙向东在菲律宾附近有:特鲁暗沙管事暗滩黄岩岛黄岩海山石星海山宪北海山宪南海山涨中海山珍贝海山向南在南沙群岛附近有:中南暗沙中南海山龙南海山长龙海山二、黄岩岛曾名民主礁,是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国际上称之为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00海里。

      它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屹立在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山,一直伸长到海面附近,形成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的水下大环礁,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包括礁湖)环礁四周有星罗棋布的礁块露出,高于海面0.3—0.5米,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以北、南两端的礁块最为密集,北端者称为北岩,南端者称为南岩南岩是在礁盘上露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之一,形似大石柱,上部面积约3平方米,海拔1.8米 环礁内平均水深不足10米浅湖入口在东南面,南面北侧附近通路上有礁头发育这条入湖水道水深9一11米,宽360-400 米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泻湖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黄岩岛泻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信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站在岛上环顾四周,礁盘许多地方水深仅一、两米,好象是个浅滩。

      但是如果从海里看,黄岩岛却是一座陡峭的高山只要离开礁盘十公里,就是3000米的深海怎么会在海底突然拔地而起冒出一座高山,只有请教地质学家了,我们外行只能想象它或许曾经是一座火山,经过珊瑚世世代代的沉积和海水的侵蚀,才成了今天的样子当然不要忘了提一提还要加上人类的杰作听说二次大站后,美国空军飞机为了在苏比克基地安全着落,经常在归航前把携带的炸弹泻在这里芬兰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曾雇了一架飞机作侦察,看到搁浅在礁盘东口的沉船的甲板上几乎每隔一两米就有一个洞,据说就是美军实弹演习的纪念每年四、五月和十、十一月,风平浪静的海水清澈、浅兰、透明,水底彩色珊瑚在明朗的阳光下清晰可见,突起的礁盘四周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环型水下屏障,海水冲击向上翻腾,拍出一线延绵十公里的白浪,十分美丽然而在六到九月的台风季节这里将会怎样就难讲了1994年的远征是六月中进行的,当时弱台风刚刚过去,海水一片黑色,两米来高的浊浪横向扑过来,就象铁墙倒塌一般如果强台风中心掠过,还不得闹个天翻地覆?以外行之见,从黄岩岛的地质环境猜想,这个地方开采石油恐怕不大有希望不过这儿渔船不少,过往的商船也常在这里避风据说这里还是走私船的出没之地黄岩岛最早被中国人发现,其附近海域也是中国海南渔民的传统渔场。

      早在1279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1935年1月,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将黄岩岛列入中国版图1947年底,中华民国内政部正式编制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时称“民主礁”)划在“断续国界线”内该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中国对线内的岛、礁、滩、沙洲拥有主权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将黄岩岛定为标准名称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东经118°以西,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黄岩岛是在涨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不是终年隐藏于水底的沙洲或暗礁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游离的海岛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据考证,郭守敬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黄岩岛海域是中国海南渔民的传统渔场,他们经常驾渔船进入湖及周围海域进行渔业活动1935年1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将黄岩岛(当时称“斯卡巴洛礁”,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中国版图1947年底,中国内政部正式编制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当时称“民主礁”)划在“断续国界线”内。

      该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中国对线内的岛、礁、滩、沙洲拥有主权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将黄岩岛定为标准名称黄岩岛主权属于中国 2006年12月18日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地位早已确定早在13和14世纪中国元朝时,历史文献已显示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35年以来,中国公开出版的地图、教科书均标明黄岩岛为中国领土另外,中国历届政府分别于1935、1947和1983年三次正式公布对此岛的命名或名称更改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主权早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即使从菲律宾方面看,黄岩岛也从未被划入或宣布为其领土1898年的《巴黎协议》、1900年的《华盛顿协议》及1930年的《英美条约》均明确划定菲律宾领土的西部边界为东经118°,黄岩岛并不在其中1935年菲律宾《宪法》及1961年菲律宾《领海基线法》以及菲律宾政府公开的文件中,菲方均重申了这一界线菲政府出版的地图也明确标明黄岩岛在其疆域之外 黄岩岛是中国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北距广州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我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西沙是扼守南中国海的闸门的化,那么中沙和黄岩岛就是这个闸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是菲海军武器试验场如果中国稳稳的占据这个支点的话,菲海军只能在港口内转悠了三、主权问题的激化 菲律宾当局染指黄岩岛留心的人会发现,黄岩岛这一原本无人知晓的小岛近来见诸报端的频率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原因很简单:菲律宾当局大肆宣染黄岩岛为其领土,接二连三地在该海域威胁、骚扰、拘捕,甚至开枪追击我国正常作业的渔民渔船,频频制造事端侵犯我国领土主权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已多次就此事发表谈话,并对菲方的无理行径提出了抗议黄岩岛已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热点之一1980年后,菲律宾政府将黄岩岛划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但由于当时黄岩岛由驻菲美军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