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历史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51784653
  • 上传时间:2022-08-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4年宜宾市中学历史 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 题 目: 《七年级历史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作 者: 徐 秀 其 刘 春 霞 单 位: 宜宾市筠连县 筠连县第三中学 联系: 13778921533 15283532018 内容提要:历史知识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经验和人类智慧在历史活动过程中的结晶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智慧历史教育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有独特功能,发挥这一功能必须将《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三维目标有机融合,落实在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促进学生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做出符合历史时代精神的行为选择和取舍,这是历史教育的归宿兴趣是高效阅读的前提,阅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历史学习三维目标的达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人文关怀,历史教师应带头付诸行动本文就七年级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谈体会七年级历史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内容提要]历史知识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经验和人类智慧在历史活动过程中的结晶。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智慧历史教育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有独特功能,发挥这一功能必须将《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三维目标有机融合,落实在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促进学生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做出符合历史时代精神的行为选择和取舍,这是历史教育的归宿兴趣是高效阅读的前提,阅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历史学习三维目标的达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人文关怀,历史教师应带头付诸行动本文就七年级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谈体会[关键词]阅读能力 兴趣 历史思维品质 人文关怀 问题意识 最近发展区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作用阅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一、 在阅读指导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之上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历史的兴趣就成了首要的任1、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下面就以学生学习七年级下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为例加以说明,阅读前教师设计三组问题,如下: 第一组,(要求全体学生在独立通读教材后,完成下列填空:)A 明朝的建立:①背景:元朝末年政治____,发生了大规模的______; ②建立时间:____,建立者_____,都城_____。

      B 明太祖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A 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①在地方上:废__,设_ ②在中央,废除___,权分六部;设置特务机构_____,职责是_______,特点是______; B 在____方面,实行“八股取士”;C 明太祖死后,继位的皇帝是___,与他争夺皇位的人是____,历史上把这场争夺皇位的斗争称作______,这与唐朝____(事件)性质相同 D 朱棣取胜称帝,他就是___(皇帝),他采取了三项措施加强统治,一是迁都___,时间__;二是继续削藩;三是增设特务机构___,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的权力进一步加强 第二组,(要求根据问题,再读教材,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解答问题:) A 行省制度在哪一朝代开始实行?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如何体现君权的强化? B 明太祖废丞相后实现了什么目的?带来了什么新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 C 特务机构的设置侵犯了臣民的哪些权力?对此你有何感想? D 科举制诞生、完善、废除分别在什么朝代?明朝“八股取士”的含义是什么?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何危害? 第三组,(分组讨论,确定发言人,交流探究问题:)A 明朝君臣信用指数大为下降,请列举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相关措施。

      这些措施说明了中国封建制度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B 请列举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创立、变化的史实,总结这一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阅读指导说明: 以问题为中心,为学生指明了阅读的任务和方向,逐步培养学生历史阅读的问题意识首先,问题的出示要采用多种形式,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视频材料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在阅读后的讨论交流发言中,教师要尽量给每一类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一次展示他们学习热情、兴趣、能力的机会;再次,教师要适时地运用鼓励的眼神、体态、或口头语言等方式积极评价学生的发言这样,学生的历史阅读兴趣才会更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学生思维的火花也就会随之亮起来2、 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该门功课的成绩较好学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习,必然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清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了解学生现有认知发展水平,从而确立学生历史阅读的目标任务和问题通过历史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即让学生跳起来能摸高,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历史阅读的兴趣。

      3 、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采用不同的学习导入方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历史阅读的兴趣仍以七年级下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为例:其一,运用讲故事法导入,简单介绍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曲折经历,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其二,播放电视剧片段或视频片段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其三,提出问题设置问题悬念导入,如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他会选用贤臣(能臣)还是忠臣(奴才)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呢?他需要采用什么方式才能选到满意的官员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选取哪些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对学习目标、对教学思想以及对自身优势的认知二、阅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积极主动地阅读是历史思维品质形成的有效途径在历史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分析与综合、概括与比较,强化历史阅读纵横联系,落实学生历史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从而认识历史发展的线索、时代特征 1 如何加强学生历史阅读的纵向联系?下面就以复习“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表一)时代发展阶段史实战国兴起秦朝开端汉朝初步发展隋唐完善宋元进一步完善明清走向衰落该制度的发展趋势借助上表复习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史实,能调动学生纵向联系的思维,从而弄清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发展线索,有助于学生把握其历史发展趋势。

      2 如何训练学生历史阅读横向联系的思维品质? 七年级下第二十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中最后有这样一个栏目:“闭关锁国”的政策该栏目从三个方面描述了清朝中期(18世纪乾隆时代)所推行的对外政策,即该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文中有近十个地方提到“西方或外国(英国)”学生在阅读该段历史内容时,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将18世纪的中国和当时的西方历史发展情况进行横向比较,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有显著提高阅读表格设计如下:18世纪的中国和当时的西方历史发展(表二) 中国西方 政治制度 A 君主专制B 君主立宪制经济经济形态 C 农业生产为主 工业生产为主生产方式 手工劳动 D 机器化大生产经济性质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对科技的态度E不重视科技,处罚科技发明F重视发展科技,奖励发明对外交往政策 G 闭关锁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勇于冒险历史启示 H ①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障;②从“闭关锁国”中汲取教训,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③资本主义必然战胜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说明:①该表依托教材,参照2013年春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的设问而设计,其难度远高于教材,有很大的挑战性和训练实用性其中在A、B、C、D、G、H六个栏目中设问,每问2分,在E、F栏目设问,各1分,该大题共14分,成为了全卷的压轴题②通过上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训练学生横向联系的思维品质学生从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多角度对东西方的历史发展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差异,从而形成较符合历史情景的想象有利于学生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做出正确价值判断,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有利于学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③2013年春的测试中,出示了丰富的材料,直观的图片和表格,有助于学生冲破难关,解决问题其中C、D、H三处的设问已经冲击到了学生历史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B处的设问在材料中也不能得到多少帮助即使在学习指导中,教师也只能直接给学生答案,其效果好比:“法国资本主义社会母体中的早产儿——巴黎公社”三、七年级学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感悟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是基于对学生的全面认识1、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意愿、知识和思想。

      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青春期的初始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奠基时期青少年希望被当作成人看待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独立性发展,给他们明确的指示,让其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课外多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鼓励青少年自我教育 尊重学生平等的人格,但更应看到学生历史思维水平的差异为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力求因材施教七年级学生学习任务从两科增加到七科,一身肩负家长和社会的重托,想成人之所想而又无成人之力,真的是压力山大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人文关怀! 历史教师应当带头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救救孩子!2、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有助于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老师的导,根本途径在于学生的读有教师认为:“不读不教,先读后教”笔者比较赞成这一观点这里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摆正了教是为读服务的,教侧重于指导读的目标和方法,解决读中存在的问题,检查读的质量和效果,通过教,促进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等这些传统教学原则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有效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痛苦并快乐着因此古人有言:“除了读书之外,都是百日之工人在学习生涯中可能会遇到两类不幸,其一:读了一生的书,都没有遇上一位你敬佩的老师;其二是,教了一生的书,都没有碰上一位你很欣赏的学生即使两者你都遇到了,只要你不贪功,不推责,你同样会心地坦然最后祝愿:七年级所有少年朋友们早日达到“读书一遍,其义自现”的水平参考文献:1、《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人教版) 2、《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笔试》(2014版)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