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逻辑学1(程树铭主编)ppt课件.ppt

370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277283395
  • 上传时间:2022-04-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7MB
  • / 3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逻辑学树人工作室0.结束目录目目 录录引言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概念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第四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第五章模态逻辑第六章归纳逻辑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第八章论证第九章逻辑谬误1结束目录引引 言言自然科学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社会科学2结束目录智力测验题智力测验题 (一)(一)有一天,某一珠宝店被盗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经过侦查,可以肯定作案人是赵、钱、孙、李中的某一个于是,这四个人被作为重大犯罪嫌疑人拘捕起来在审讯中,这四个人的口供如下:3结束目录赵说:我不是作案的钱说:李是罪犯孙说:罪犯是钱李说:作案的不是我我们假定这四个人只有一个说了真话,这个案子里的罪犯是谁?(赵)如果假定这四个人只有一个说了假话,这个案子里的罪犯又是谁?(钱)4结束目录课外阅读资料课外阅读资料一、著作一、著作1.宋文坚主编.逻辑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2.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3.郭芙蓉等编著.逻辑学导论.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4.王洪主编.逻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5结束目录5.孙仁生等主编.普通逻辑原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6.彭漪涟主编.逻辑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7.姜全吉编著.逻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8.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著.逻辑学基础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6结束目录二、论文二、论文1关于负假言判断的等值式的探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2也谈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3对集合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再认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7结束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第二节逻辑发展简史及逻辑的类型第三节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8结束目录第一节第一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逻辑的含义1、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2、专指思维的规律、规则3、某种特别的理论、观点(含贬义)4、研究思维形式、规律、方法的科学9结束目录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的科学。

      思维及其基本特征认识一般要经过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有三种形态:概念、命题、推理10结束目录思维形式思维形式思维即有内容又有形式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形式是指思维内容赖以存在和表达的方式,或者说是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结构形式每一种思维形式都是从具体的思维形态中抽象出来的,是对思维内容不同而结构形式相同的具体思维形态的概括11结束目录只有命题和推理可以抽象出思维形式思维形式都是由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常项是指在一个思维形式中有确定的逻辑涵义并始终保持不变的部分逻辑变项是在一个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可以代入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12结束目录思维规律思维规律所谓思维规律,是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律有基本规律与非基本规律之分思维的基本规律概括地反映了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逻辑形式它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13结束目录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明确概念的四种方法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假说;论证等。

      14结束目录逻辑学的性质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基础科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被列为七大基础学科的第二位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在其他科学里被当作是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正如列宁所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15结束目录全人类性逻辑学所研究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是全人类共同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都运用着相同的思维形式、遵守着相同的思维规律、使用着相同的思维方法逻辑学是没有民族性、地域性和阶级性的,它具有全人类性16结束目录思考题思考题1.逻辑的涵义有哪几种?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什么是常项和变项?常项有什么作用?4.逻辑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17结束目录第二节第二节 逻辑发展简史及逻辑的类型逻辑发展简史及逻辑的类型 逻辑发展简史逻辑发展简史1、逻辑学的产生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产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逻辑学的发源地有三个,即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发源地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其主要著作是工具论由于他的逻辑是以概念研究为基础的,所以人们称之为概念逻辑18结束目录逻辑学的发展逻辑学的发展古希腊斯多葛派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一些逻辑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在某些方面做了改进和细致的扩充于是古典形式逻辑逐步建立起来了由于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对命题(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人们把它称作“命题逻辑”19结束目录17世纪,随着经验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的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著作新工具约翰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在他所著的逻辑体系:归纳和演绎(即严复所译的穆勒名学)中,系统地阐述了寻求现象间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史称“穆勒五法”)20结束目录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首次把数学方法运用到逻辑研究上,提出了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的光辉思想,他也因此而成为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的奠基人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把莱布尼茨的思想变为现实,成为数理逻辑的早期形式21结束目录逻辑的类型逻辑的类型 根据逻辑学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可分为古代逻辑、近代逻辑和现代逻辑古代逻辑分为中国古代逻辑(名辩学)、印度古代逻辑(因明,又称佛家逻辑)和西方古代逻辑近代逻辑主要有培根的归纳逻辑、穆勒的归纳逻辑以及康德关于逻辑的学说康德首次提出“形式逻辑”一词,用以指称研究思维形式结构的逻辑。

      22结束目录现代逻辑是指19世纪中叶以后在欧洲建立起来的数理逻辑和一切在数理逻辑基础之上或采用数理逻辑的思想方法而发展起来的逻辑现代逻辑往往是符号化的,因而,人们又称现代逻辑为符号逻辑作为现代逻辑主体的数理逻辑是以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为基础的逻辑系统,它包括模型论、集合论、递归论和证明论四个重要分支23结束目录根据研究的推理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当前流行的观点是:演绎逻辑是研究必然性推理的,归纳逻辑是研究或然性推理的必然性推理的特征是由前提能够必然得出结论,或然性推理的特征是由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24结束目录思考题思考题 1逻辑学的发源地有哪几个?2逻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著作有哪些?3逻辑的类型有哪些?25结束目录第三节第三节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概括地讲,学好逻辑学,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方法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26结束目录智力测验题(二)智力测验题(二)囚室中有一个囚犯和两个看守,囚犯了解到两个看守一个总说真话,一个总说假话,但不知谁说真话,谁说假话;他还了解到囚室的两个门,一个通往自由,一个通往死亡,但不知哪个通往自由,哪个通往死亡。

      现在这个囚犯有个获得自由的机会:他可以选择一个门走出去,并可以向看守问话,但他只能向一个看守发问,而且只能问一个问题他怎样问怎样走才能保证获得自由呢?27结束目录第二章第二章 概念概念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概念的种类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第四节明确概念的方法29结束目录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学习逻辑学往往从思维形态入手思维形态包括概念、命题、推理推理是由命题组成的,命题是由概念组成的,概念是最小的思维单位30结束目录一、什么是概念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它是构成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事物自身的性质和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叫做属性事物由于属性相同或相异而分为不同的类属性相同的事物构成同类,属性相异的事物构成异类组成类的个别事物叫做类的分子如果一个大类由若干个小类组成,大类就叫做母类,小类叫做子类31结束目录事物的属性又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指决定一事物是该类事物而不是其它事物的属性本质属性是共有本质属性和特有本质属性的统一一个子类与它的母类下的其它子类相同的本质属性叫做共有本质属性,一个子类区别与它的母类下的其它子类的本质属性叫做特有本质属性。

      32结束目录二、概念和语词二、概念和语词 概念和语词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于语词来表达,语词是概念赖以产生、存在、交流、发展的基础33结束目录概念和语词之间的区别二者的所属研究领域不同:概念属于逻辑学的研究范畴;语词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二者和人类的关系不同:概念具有全人类性,它的使用不受民族、地域的影响;语词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语词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别二者的语义含量不同:一个语词,除了基本语义外,往往还会带有一些语气、感情等色彩;而概念则不包含这些附带的语义,只有逻辑涵义二者之间具有不对应性34结束目录概念和语词之间的不对应性1.二者的相互依赖程度不同2.一个语词可能表达多个概念深:这个坑很深(距离大);那本书太深(深奥);他们的感情深(厚);颜色深(浓)3.一个概念也可能用多个语词来表达如:父亲、爸爸、Father35结束目录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特征所谓内涵,是指概念所指称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又叫作概念的涵义它是概念的质所谓外延,是指概念所指称的事物的数量,又叫作概念的所指它是概念的量36结束目录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内涵论多少,外延论大小。

      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反之亦然这种关系叫作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37结束目录思考题1什么是概念的本质?2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什么是词项的外延?3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如何?38结束目录第二节概念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概念划分为不同的种类辩明概念的种类,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39结束目录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指称对象的数量,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指外延只有一个分子的概念如:北京普遍概念,是指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的概念如:国家40结束目录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指对象的组合性质,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就是其所指称的对象为集合体的概念所谓集合体,是由同类的若干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事物组成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人类、森林非集合概念,就是其所指称的对象不是集合体的概念如:人、树41结束目录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分第一,区分的最简单方法是:找出某个概念所能表达的最简单情况,看它是不是一个集合体例如:学生、学生会分析:一个学生是学生的最简单情况,它显然不是集合体,所以说,“学生”是非集合概念;而学生会是个群众性组织,无论多么小的学生会,都必须由若干个学生代表组成,所以说“学生会”是集合概念。

      换言之,集合概念的分子还是集合概念,而非集合概念的分子还是非集合概念42结束目录第二,不要认为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有什么必然联系,更不要把普遍概念等同于集合概念例如:“城市”是普遍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人类”是集合概念,是单独概念当然也有既是集合概念又是普遍概念的,例如:“学生会”、“森林”43结束目录集合概念反映的是集合体,普遍概念反映的是类普遍概念所反映的类与类中的某个分子之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例如:森林和大兴安岭森林集合概念念所反映的集合体与集合体中的某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例如:森林和树44结束目录从内涵上看,种概念必然具有属概念的属性,而反映部分的概念不必具有反映整体的概念的属性从外延上看,种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在属概念的外延之中,而反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三)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十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2课时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二)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数量关系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3)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九)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2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2)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数与运算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3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的故事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常见的量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1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3第2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