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多组分化学平衡习题.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48243446
  • 上传时间:2018-07-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50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偏摩尔量的定义及性质 2.化学势与化学势判据及其应用 3.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及计算 4.理想系统(纯理想气体、混合理想气体、 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中,组分 的化学势表达式及其标准态的规定 5.真实系统(真实气体、真实气体混合物、 真实液态混合物、真实溶液)中,组分的 化学势表达式及其标准态的规定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6.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混合性质 7.理想稀溶液的定义 8.稀溶液依数性(含理想混合物)及计算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简答题1. 为什么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冰点下降、渗透压以及溶剂蒸气压下降称为依数性引起依数性的最基本原因是 什么?能否把它们的计算公式用同一个式子联系起来?△Tf=Kf·bB,△Tb=Kb·bB, π=ρART·bB.因此可用同一形式的公式表示:△Z=K·bB答:上述四种性质的数值只与溶于溶剂中溶质的粒子数多少有关,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故称为依数性依数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溶质溶入后引起溶剂化学势降低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2. 溶剂中加入溶质后,就会使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只有溶质是不挥发性的,并且与溶剂不生成固溶体才能满足上述说法若溶质是挥发性的,则溶质加入后,有时可使溶液的蒸气压升高,其结果必使沸点降低若溶质与溶剂形成固溶体时,溶液的凝固点有可能升高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3. 如果在水中加入少量的乙醇,则四个依数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如果加 NaCl、CaCl2 则又怎样?答:水中加入乙醇后,溶液蒸气压上升,沸点下降冰点仍是下降,渗透压仍存在这是由于乙醇是挥发性的,并且挥发性又很大但乙醇水溶液凝固时,析出的 固态仍是纯冰如果溶入 NaCl,由于每个分子完全电离成二个粒子,则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所呈依述性数 值加倍,如溶入 CaCl2,则近似增加三倍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4. A、B二组分形成下列各系统,B物质的亨利常数Kx,B与其饱和蒸气压相比,大小如何?(1) A、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2) A、B形成一般正偏差系统;(3) A、B形成一般负偏差系统;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5. 液体B比液体A易于挥发在一定温度下向纯A液体中加入少量纯B液体形成稀溶液。

      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答:只有说法(3)是正确的 (1) 该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必高于同温度下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2) 该溶液的沸点必低于同样压力下纯液体A的沸点;(3) 该溶液的凝固点必低于同样压力下纯液体A的凝固点(溶液凝固时析出纯固态A)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当A、B形成理想溶液,或—般正偏差、一般负偏差的系统,甚至形成最大正偏差系统,说法 (1)和(2)才是正确的但若形成最大负偏差系统.在纯A中加入少量纯B后,溶液的饱和蒸气压要低于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故此说法(1)不正确,因而说法(2)也不正确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6.是否一切纯物质的凝固点都随外压的增大而上升?试举例说明解: 由克拉贝龙方程当物质凝固时,△H为凝固热,物质的凝固热总是负值,因而dT/dp的符号由△v的符号确定△v=v0—vl,因而△V的正负取决于液、固两态物质的密度一般而言,固态物质的密度大于液态物质的密度,因而vl>v0,△v<0,故dT/dp>0,即增加压力,物质的凝固点上升有少数物质如水、铅等,固态物质的密度反而小于液态物质的密度,有△V>o,因此这些物质在疑团时dT/dp<o,即增高压力时物质的凝固点下降。

      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7.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葡萄糖和食盐水溶液的渗透压是否相同?为什么?解:不相同因为在水溶液中,Nacl会电离为Na+和C1-,而葡萄糖不能电离,故相同摩尔浓度的食盐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粒子数较多,它的渗透压也较大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8.海中的水生生物有的可能有数百公尺长,而陆地上植物的生长高度有一定限度,试解释其原因解:陆地上生长的植物靠渗透压将水分运送至植物的顶部,因细胞中的溶度浓度有一定限度,因而限制了植物的生长高度海中的植物可从其周围的海水中吸收水分和营养,所以能长得很长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选择题1. 在373.15K和101325Pa下水的化学势与水蒸气化学势的关系为 (A) μ(水)=μ(汽) (B) μ(水)<μ(汽) (C) μ(水)>μ(汽) (D) 无法确定 答案:A两相平衡,化学势相等答案:A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蒸气压下降和渗透压 2.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引起 (A) 沸点升高 (B) 熔点升高 (C) 蒸气压升高 (D) 都不对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A) 溶剂本性 (B) 温度和压力3. 影响沸点升高常数和凝固点降低常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C)溶质本性 (D) 温度和溶剂本性 答案:A。

      由沸点升高常数 可以看出 4. 在等质量的水、苯、氯仿和四氯化碳中分别溶入100g非挥发性物质B,已知它们的沸点升高常数依次是0.52, 2.6, 3.85, 5.02,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是 (A) 氯仿 (B) 苯 (C) 水 (D)四氯化碳答案:D由沸点升高公式 可以看出 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A) 等温等压 (B) 等熵等压5. 定义偏摩尔量时规定的条件是 (C) 等温, 溶液浓度不变 (D) 等温等压, 溶液浓度不变 答案:D 6. 在298K、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dm3 (溶有0.5mol萘),第二瓶为1dm3 (溶有0.25mol萘),若以μ1和μ2 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A)μ1 = 10μ2 (B)μ1 = 2μ2 (C)μ1 = 1/2μ2 (D)μ1 = μ2 答案:D 化学势仅与浓度有关,而与物质量的多少无关。

      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7. 今有298K, 的N2[状态I]和323K, 的N2[状态II]各一瓶,问哪瓶N2的化学势大? (A) μ(I)>μ(II) (B) μ(I) Kc (D) Kp 1 (D) 0 p2填>、<或=)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4. 反应C(s)+H2O(g)=CO(g)+H2(g),在 673K、p下达到平衡,已知∆Hm=133.5kJ/mol,问下 列条件改变时,对平衡有何影响? (A)增加温度; (B)增加水蒸气的分压; (C)增加总压; (D)通入N2; (E)增加碳的数量答(A)右; (B)右; (C)左; (D)右; (E)不变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5.6解:设平衡时SO2Cl2(g)的分压为P(SO2Cl2)SO2Cl2(g)====SO2(g) + Cl2(g)起始: 0 P0(SO2) P0 (Cl2) 平衡时:P(SO2Cl2) P(SO2) P (Cl2) = P0(SO2) - P(SO2Cl2) = P0 (Cl2) - P(SO2Cl2) 所以平衡总压:P= P(SO2Cl2) + P(SO2) + P (Cl2) = P0(SO2) + P0 (Cl2) - P(SO2Cl2) 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所以平衡分压: P(SO2Cl2)= P0(SO2) + P0 (Cl2) – P=44.786+47.836-86.096=6.526KPaP(SO2)= P0(SO2) - P(SO2Cl2)=44.786-6.526=38.26KPaP (Cl2)= P0 (Cl2) - P(SO2Cl2)=47.836-6.526=41.31KPa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5.14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5.20Dateƒ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² 回主目录O返回Date。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