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章方剂学基础知识2讲课文档.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那****丑
  • 文档编号:281710040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4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章方剂学基础知识第一页,共二十四页优选第十章方剂学基础知识第二页,共二十四页一、组方原则一、组方原则“君、臣、佐、使君、臣、佐、使”“主病之为君,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应臣之为使第三页,共二十四页1)君药主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君药主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主要治疗作用疗作用的药物的药物2)臣药辅药,臣药辅药,辅助君药加强疗效辅助君药加强疗效,对兼,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第四页,共二十四页3)佐药)佐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辅佐)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辅佐)消除或缓解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消除或缓解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佐制)(佐制)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群药性味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群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相反相成相反相成”第五页,共二十四页4)使药)使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病在肝引药入肝病在肝引药入肝病在上轻清上扬,引药上行病在上轻清上扬,引药上行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麻黄汤麻黄汤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麻黄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臣药,辅助麻黄解表,增强发汗力量桂枝臣药,辅助麻黄解表,增强发汗力量杏仁佐药,降利肺气杏仁佐药,降利肺气 (与麻黄配伍,一宣一降,增强宣肺平喘功效)(与麻黄配伍,一宣一降,增强宣肺平喘功效)甘草佐使药甘草佐使药制约麻黄、桂枝发汗太过制约麻黄、桂枝发汗太过 调和药性调和药性第七页,共二十四页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功用:补气健脾功用:补气健脾脾胃气虚脾胃气虚人参君药人参君药白术臣药(健脾效果不如人参且补气白术臣药(健脾效果不如人参且补气力弱)力弱)茯苓佐药,渗湿利尿,健脾安神(脾茯苓佐药,渗湿利尿,健脾安神(脾喜燥而恶湿)喜燥而恶湿)甘草使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甘草使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第八页,共二十四页二、组成变化二、组成变化(一)药味增减臣药、佐使药的变化(一)药味增减臣药、佐使药的变化1)佐使药的加减主证不变,治疗次要兼证佐使药的加减主证不变,治疗次要兼证2)臣药的增减改变方剂的的功效臣药的增减改变方剂的的功效三拗汤三拗汤(麻黄汤桂枝)风寒犯肺咳喘(恶寒鼻麻黄汤桂枝)风寒犯肺咳喘(恶寒鼻塞声重,头痛目眩,四肢疲倦,咳嗽痰多,胸闷气塞声重,头痛目眩,四肢疲倦,咳嗽痰多,胸闷气短。

      短麻黄加术汤(麻黄汤白术)痹证初起麻黄加术汤(麻黄汤白术)痹证初起第九页,共二十四页二)药量增减(二)药量增减组组 成成功功 效效主主 治治小乘小乘气汤气汤大黄大黄四两四两枳实枳实三枚三枚厚朴厚朴二两二两泻火泻火通便通便热结热结便秘便秘厚朴厚朴三物汤三物汤大黄大黄四两四两枳实枳实五枚五枚厚朴厚朴八两八两行气行气除满除满气滞气滞腹胀腹胀第十页,共二十四页三)剂型变化(三)剂型变化药力大小与峻缓、病情轻重与缓急药力大小与峻缓、病情轻重与缓急人参汤脾胃虚寒较重,病势较急人参汤脾胃虚寒较重,病势较急理中丸脾胃虚寒较轻,病势较缓理中丸脾胃虚寒较轻,病势较缓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第二节、方剂的分类与剂型第二节、方剂的分类与剂型一、方剂的分类一、方剂的分类二、方剂的常用剂型二、方剂的常用剂型(一)汤剂(煎剂)(一)汤剂(煎剂)内服用内服用特点:吸收快,迅速发挥疗效,便于加减特点:吸收快,迅速发挥疗效,便于加减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二)二).散剂散剂内服:细末、粗末内服:细末、粗末外用:外敷疮面、吹喉(冰硼散、锡类外用:外敷疮面、吹喉(冰硼散、锡类散)散)特点:吸收快、制作简单、便于携带、特点:吸收快、制作简单、便于携带、节省药材节省药材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三)丸剂三)丸剂特点: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节省药材,特点: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节省药材,服用、携带、贮存方便服用、携带、贮存方便慢性、虚弱性疾病;急救慢性、虚弱性疾病;急救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微丸、滴丸蜡丸、微丸、滴丸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四)膏剂四)膏剂内服:流浸膏、浸膏、煎膏内服:流浸膏、浸膏、煎膏外用:软膏剂、硬膏剂外用:软膏剂、硬膏剂特点:使用方便、药效较快特点:使用方便、药效较快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五)酒剂五)酒剂特点:便于保存,内服或外用特点:便于保存,内服或外用多用于补益剂、祛风通络剂多用于补益剂、祛风通络剂六)丹剂六)丹剂内服:丸剂或散剂(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内服:丸剂或散剂(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外用:矿物药,常用于外科外用:矿物药,常用于外科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茶剂茶剂露剂露剂冲剂冲剂片剂(泡腾片、口含片)片剂(泡腾片、口含片)针剂(注射剂)针剂(注射剂)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气雾剂、胶囊剂、条剂(药捻)、线剂气雾剂、胶囊剂、条剂(药捻)、线剂(药线)、搽剂、栓剂(坐药或塞药)、(药线)、搽剂、栓剂(坐药或塞药)、糖浆剂、口服液、灌肠剂糖浆剂、口服液、灌肠剂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第三节 方剂的应用一、中成药的用法与用量(一)用法1、给药途径(口服、皮下、肌肉、穴位) 天花粉 枳实 百部2、用药方法 内服、外用、用药时间、多少、途径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二)用量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 妇妇女月女月经经期、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期、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轻,男,男子、体壮、年子、体壮、年轻轻用量宜重用量宜重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毒性中药:马钱子、附子、黄药子、广防己、马兜铃忌口: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等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三、汤剂制备与服药法一)汤剂制备1.煎药工具:以砂锅、砂罐为好,也可用搪瓷罐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2.煎药用水:以水质纯净、新鲜的自来水、井水,符合饮用水标准为好用水量: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水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3.煎药用火:先武(大火)后文(小火),先武(大火)后文(小火),用武火煎沸,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4.4.煎药方法:煎药方法: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沸后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而矿物药、贝壳类及补益药等,一般宜文火久煎30分钟以上。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特殊的煎服法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