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基础》第1单元.pptx
71页第一单元各个时期的钢琴音乐CONTENTS目 录 巴洛克时期Part 1古典主义时期Part 2印象主义风格Part 420世纪的钢琴音乐Part 5浪漫主义时期Part 3巴洛克时期Part 1钢琴基础一、时代背景与作曲家一、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洛克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人们当时普遍认为巴洛克艺术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是极不值得赞美的,因此用巴洛克来形容这一时期的艺术,充分显示出当时人们对这种艺术风格的排斥,具有极大的贬义性但如今,巴洛克已经成为欧洲音乐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风格,它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音乐历程在巴洛克时期,钢琴刚刚发明,还没有得到大的发展,主要的键盘乐器仍然是管风琴和羽管键琴,因此,大部分的键盘音乐作品,都是为管风琴或羽管键琴所作的钢琴基础巴赫巴赫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音乐发展史上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人物,被人们称为“音乐之父”巴赫一生写了大量的键盘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已经开始摆脱宗教束缚,超出了宗教音乐范围,尤其重要的是他赋予乐曲深刻的思想内容,开始对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所表现。
巴赫的键盘音乐代表作有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哥德堡变奏曲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等钢琴基础斯卡拉蒂斯卡拉蒂意大利作曲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巴洛克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古奏鸣曲式之父”他创作了500余首键盘奏鸣曲,为古奏鸣曲式的定型起了很大作用与巴赫的键盘音乐相比,斯卡拉蒂的作品同样具有声部明晰、交响和谐的特点,结构上虽不如巴赫的音乐那么紧密、精巧,但旋律性强、富于歌唱性,且在抒情上略胜一筹,听觉上更接近现代人的欣赏习惯钢琴基础 巴赫 斯卡拉蒂钢琴基础二、演奏要点二、演奏要点复调性复调性复调性是巴洛克音乐的重要特点总体来说,复调音乐是多层面、多线条、多重性的复杂思维,在声音上重视每个音的触键和内部结构的平衡,每个音符都要有良好的音质,每个线条都要具有歌唱性,即同时要求横向和纵向的和声关系钢琴基础装饰音弹奏装饰音弹奏对旋律进行装饰,存在于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装饰音非常多,除了使旋律更美,同时也是为了弥补当时古钢琴和羽管键琴的局限性而大量出现的一种记法在作品中经常使用的装饰音有波音、倚音、顺滑音、颤音、回音,以及带各种不同前缀和后缀的颤音等。
这一时期弹奏装饰音的基本原则是:第一,装饰音必须在音符所占的节奏位上开始,并且在主要音的时值之内完成演奏;第二,颤音、波音和回音通常从主音的上辅助音开始;第三,倚音的记谱若长于主要音,则一概以主要音的一半时值弹奏钢琴基础断连性弹奏断连性弹奏由于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乐器是古钢琴和羽管键琴,声音的连续性不如现代钢琴,所以在弹奏时要充分注意并严格训练对“断连性”的理解与掌握一般来说,弹奏时需要注意:快速度的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或三连音都可以用非连音演奏;四分音符可以奏连音,也可以奏顿音,但时值不能短于八分音符;弱起拍与强拍之间必须断开弹;连线可以用,但不过小节在练习中,演奏者必须从初学阶段起,就逐步积累处理断奏和连奏的经验,从而更准确地演奏巴洛克的钢琴作品钢琴基础三、乐曲弹奏三、乐曲弹奏钢琴基础古典主义时期Part 2钢琴基础一、时代背景与作曲家一、时代背景与作曲家钢琴发展史的古典主义时期指的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间的一段时期,是钢琴艺术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复调音乐在创作中慢慢地失去了主要位置,主调音乐开始发展,很多作曲家逐渐走向社会,开始面向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进行创作这些主调音乐作品的特点是结构严谨,有明显的主旋律声部,其他声部作为伴奏声部衬托着主旋律,表演手法和音乐内容比巴洛克时期更加丰富多样。
钢琴基础海顿海顿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他一生创作有104部交响曲、83首弦乐四重奏和62首钢琴奏鸣曲等海顿作品的音乐风格自然幽默、朴实明朗,体现了他的思想和古典风格特点他的钢琴音乐创作充满了整个音乐生涯,其中62首钢琴奏鸣曲发展了奏鸣曲式并进行加工,形成了成熟的曲式结构,对后来的莫扎特和贝多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钢琴基础莫扎特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二位大师他一生的作品多达700余部,音乐风格优美流畅、明朗乐观,以典雅、精致、细腻为主要特点钢琴音乐是莫扎特创作中的重要领域,他的主要钢琴作品包括20多部钢琴协奏曲、20首钢琴奏鸣曲,还有变奏曲、回旋曲和幻想曲等钢琴基础贝多芬贝多芬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也是钢琴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大师他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前人,因此被欧洲音乐史誉为“新约全书”,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均被钢琴界作为必弹曲目流传至今钢琴基础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钢琴基础二、演奏要点二、演奏要点 在整体上要有统一的速度,稳定、匀称,不要做太多自由的处理 由于现代钢琴的出现,演奏者可以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来做渐强、渐弱的变化和力度的对比,使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演奏作品时,要注意音色、气息、歌唱性和手指的颗粒性,演奏必须有控制、有节制,每一乐句的开端、进行、收尾必须恰到好处,要表现出古典主义特有的典雅与高贵气质钢琴基础 很多作曲家(如贝多芬)已经开始大量地在作品中使用力度、速度、跳音和连线等标记来表达情绪,要特别注意正确运用技法表达作曲家意图 在如何使用踏板方面,需要根据不同作曲家来决定比如在海顿和莫扎特的作品中,踏板只是作为润色使用,演奏时要少踩;而贝多芬的作品由于内容需要用了大量的踏板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因此踏板的使用会非常多钢琴基础三、乐曲弹奏三、乐曲弹奏钢琴基础 浪漫主义时期Part 3钢琴基础一、时代背景与作曲家一、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古典主义时期之后,19世纪的欧洲音乐发展越来越繁荣,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音乐大师和经典音乐作品,人们通常把古典主义之后的这一时期,称作“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与“古典”是相对而言的:古典乐派的音乐着重于表现“美”的理想,较少宣泄人们的自身感情;“浪漫”的特征是个人主义,提倡情感表达,重视主观性和民族性在这种观念下,浪漫乐派的音乐在形式和技巧上虽承袭古典乐派,但音乐自由奔放,形式上无拘无束,标题性也很强,多用抒情和描写表现强烈的个性与民族性总的来说,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具有民族性、个性化、情感化、新精神和标题性等五个特征钢琴基础舒伯特舒伯特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主义学派的最后一人和浪漫主义学派第一人他一生创作了1 000多部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他的钢琴小曲如音乐瞬间即兴曲等,具有与大型作品同等重要的价值,这种单乐章的中小型曲体成为浪漫主义时期十分普遍的音乐曲式结构钢琴基础肖邦肖邦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 F. Chopin,18101849),是波兰爱国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品多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旋律优美、感情朴实,创作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是音乐会上经典不衰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在诸多著名的音乐家中,肖邦是唯一一位把创作集中在钢琴这一乐器上的大师,被誉为“钢琴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约两百部作品钢琴基础舒曼舒曼罗伯特 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纪德国音乐文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舒曼的钢琴作品大多是奏鸣曲、变奏曲和套曲套曲是将一些短小钢琴曲按一定顺序进行曲式的组合,并为之取一个名字,其中每首小曲都有独立的描绘性小标题,如童年情景蝴蝶等,这种性格化的套曲是其对钢琴音乐最杰出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品还有钢琴套曲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此外,还有四部交响曲及a 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音乐作品钢琴基础舒伯特 肖邦 舒曼 钢琴基础李斯特李斯特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是浪漫主义中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李斯特一生创作了700多首音乐作品,最重要的作品是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4首钢琴协奏曲,b 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钢琴基础格里格格里格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晚期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包括百余首抒情独唱曲),如歌曲来自祖国,钢琴曲祖国之歌,合唱水手之歌乡土在望等这些作品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了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组曲培尔金特钢琴基础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浪漫主义晚期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继承了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汲取了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并向民间音乐学习,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是一位涉猎广泛的作曲大师,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其代表作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钢琴基础李斯特 格里格 柴可夫斯基钢琴基础相比以往的音乐风格,浪漫主义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内容上更加注重抒情性、文学性、诗意性。
浪漫主义音乐作品中充分表现了作曲家的个性,所以在演奏时,演奏者要将内心情感与生动优美的旋律融合在一起,使意识上与作曲家当时的情感相契合,从而在演奏过程中准确表达出作曲家当时的内心情感而在演奏一些交响性极强的钢琴作品,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时,则需要一种内在的爆发力,只有激情四溢才能达到气势恢宏的效果但是这样一种力量的运用不能盲目,而是要在手指触键考究的基础之上,进行力度“清醒”的宣泄,而非生硬的敲打二、演奏要点二、演奏要点钢琴基础三、乐曲弹奏三、乐曲弹奏钢琴基础钢琴基础钢琴基础印象主义风格Part 4钢琴基础一、时代背景与作曲家一、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印象主义是介于浪漫主义和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阶段,在题材、和声、调式、织体、音响、曲式等音乐基本构成方面,创造性地进行了变革,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为20世纪钢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方向可以说,印象主义是浪漫主义与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桥梁,虽然它很快就被更加激进与富于变化的现代音乐所代替,但是它在音乐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钢琴基础德彪西德彪西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颇具影响力的法国作曲家。
德彪西吸收了绘画、文学、诗歌等艺术的精华,在作品中进行了许多自由曲式结构和弱化旋律歌唱性的尝试,他运用色彩和声、不规则的演奏、扩展调式等创作手法,赋予音乐独特的美感,开创了印象主义的音乐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