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莫扎特歌剧与意大利唱法的实践对比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527061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莫扎特歌剧与意大利唱法的实践对比研究    秦伟(韶关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Reference:莫扎特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歌剧是他音乐创作的主要领域本文从莫扎特生平简介切入,通过分析其各个时期的歌剧特点、咏叹调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来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莫扎特歌剧的音乐风格、创作特征以及对美声唱法的影响及其贡献Keys: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美声唱法;影响;贡献J651:A:1673-2596(2015)03-0201-02莫扎特(1756-1791)是世界上罕见的天才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作为古典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的歌剧作品作为世界文化瑰宝,在声乐训练中具有极高的价值他的作品以其能够较好地体现欧洲科学发声体系所要求的演唱者连贯通畅的声音、良好的气息支持、音质的纯正等诸多特点,对提高演唱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莫扎特歌剧的特点(一)题材丰富、风格迥异 莫扎特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不断地探索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莫扎特在歌剧选材和处理题材上,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他已经不再像前人巴赫、海顿等人那样采用古代神话或者《圣经》故事,而是选取现实的题材,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主义精神如《费加罗的婚礼》的剧本是根据博玛舍的脚本改变而成的,他揭露了封建贵族的堕落、荒淫,热情地赞颂了第三等级的机智、勇敢和正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莫扎特己经注意到了平民的力量《唐·璜》虽然取材于一个民间传说,但是莫扎特并没有让它脱离现实,而是让其成为一部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歌剧主人公唐璜不再是原著里的寻花问柳、只图享乐的花花公子,而是赋予他更高贵的头衔——敢于拼死挣脱封建枷锁的勇士二)旋律精致典雅、优美抒情莫扎特在创作上非常重视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人物心理描写和刻画的作用在歌剧中,他常常用音乐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个性,使作品散发出瑰丽的艺术风采在演唱和分析莫扎特的歌剧时,我们在曲子中常常会看见莫扎特注有这样的速度术语:Allegretto(小快板)、Vivace(很快、活泼的快板)、Presto(急速的快板)等等在旋律上莫扎特追求自然轻松、精巧、典雅纯净的音乐线条,音色上表现出晶亮透明、圆润优美,节奏上强调均匀、生动活泼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莫扎特歌剧音乐的典雅轻快、优美灿烂的特征。

      如歌剧《唐·璜》第二幕第一场唐璜的咏叹调《请你来到我窗前》,全曲是轻快的6/8拍,小快板速度,歌曲的节奏活泼欢快,旋律优美动听,活生生地把唐璜盼望采列娜快快来到他身边的急切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三)发挥重唱作用,强调声部均衡重唱在莫扎特以前的意大利歌剧中处于无关紧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当时歌唱家喜欢炫耀个人的演唱技能以及作曲家在创作重唱方面缺乏技巧和热情但是莫扎特却充分利用重唱这一形式作为音乐戏剧结构的基础来展开戏剧情节两人在开始时相敬如宾,用热情文雅的语言进行交谈,不久,就露出了本性,互相破口大骂,音乐把二人对话的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刻画出了她们在对话时各自不同的心理莫扎特用切分节奏表现她们表面相敬如宾、内心却互相敌视的心理后来互相谩骂时,音乐通过速度的加快,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两个女人互相谩骂时的心理莫扎特运用三重唱刻画人物更是匠心独具,如歌剧《唐·璜》中第一幕第一场结尾时唐璜刺倒司令官后,莫扎特为舞台上的三角色安排了一段简短的三重唱,这短短的8小节的三重唱巧妙地使舞台气氛突然发生了变化,形象地刻画出了在同一瞬间,司令官对自己被害的内心悲愤,唐璜对意外犯罪的懊悔心理,以及莱奥波雷的惊慌不安和对死者的同情。

      这里,莫扎特似乎是反常地让杀人凶手在这危急的情况下有意停留了一段时间,但正是这一巧妙的音乐刻画,生动地把瞬间突变而引起的剧中人物细致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示给了观众,形成歌剧中人物矛盾对立和尖锐冲突的高潮二、莫扎特歌剧对美声唱法的贡献(一)运用音乐刻画人物形象,发展了演唱技巧莫扎特歌剧的咏叹调旋律优美、线条连贯,体现了莫扎特在歌剧中音乐是第一位的原则因此,我们在演唱莫扎特歌剧咏叹调时,不要把旋律块状分割,应特别注意旋律线条的连贯性和歌唱性,注重音乐的流动感莫扎特的歌剧看起来简单,其实演唱莫扎特歌剧的高尚及平稳风格很难对于莫扎特的作品,所有歌唱家,从最高的花腔女高音至最低的男低音,都要能够唱得完全柔和、灵巧所以要唱出莫扎特咏叹调高贵、典雅的风格,我们必须让声音柔和、灵巧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运用连音的唱法,也就是要有良好的气息支持二)强调各声部的音色运用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具有典型的古典时期音乐的一切特征,它们属于古典时期的主调音乐,与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又有质的不同巴洛克音乐开拓了对位法,使音乐向横向发展古典音乐则发展了和声技术,注意到音乐的纵向发展,这个基本的不同之处——和声,影响到了演唱风格的很多方面,如旋律线的行进,就与终止式的使用有关;在属和弦在重拍、主和弦在弱拍的阴性终止式的情况下,旋律和演唱往往需要有一点渐弱的柔和的收势。

      在属和弦在弱拍、主和弦在重拍的阳性终止式情况下,旋律往往采取明朗、干脆的强收等……因此,演唱中的情绪变化,音量的渐强、渐弱变化,音色变化,语气变化,吐字的虚实轻重和收尾、换气,都与和声有着极大的关系,也突出表现了古典时期主调音乐的音乐风格因此,演唱莫扎特的歌剧,起音要求准确,绝对不允许出现油滑的上滑音或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演唱中的华丽的下滑音莫扎特的歌剧,与近代歌剧不同,它们的音程距离较近,声带受冲击与震荡的机会较少这是演唱莫扎特等古典时期作品以及德、奥艺术歌曲中必须切忌的事情和必须具备的首要基本功西方音乐史学家们在谈到美声唱法或歌唱的“黄金时代”时,指的就是17至18世纪在严肃歌剧中兴起的具有鲜明装饰性的声乐演唱风格在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这种装饰音和颤音的运用就很多,而且运用得相当灵巧、轻快,提高了作品的装饰性风格例如《伊多美涅奥》《狄托的仁慈》,以及《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等这种轻灵的装饰音、颤音和装饰性的歌唱形式,还以更具启发式的方式体现在以后的严肃歌剧向大歌剧时代过渡的新篇章三)低声部的运用丰富了色彩效果那波里乐派的歌剧总是以高声部作为主角,而莫扎特则很出色地运用了男中音和男低音来担任主角。

      在《唐·璜》和《费加罗的婚礼》中有四个重要角色是男中音、男低音,而且男主角就是由男中音扮演,《魔笛》中的男主角也是男中音莫扎特用男中音和男低音担任歌剧主角,在英国人看起来是具有勇敢的创新精神《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他在这部歌剧中大胆地抛弃了原来意大利喜歌剧体裁中偏重于表面夸张的手法,而赋予其更深刻的抒情性,使抒情性与喜剧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生活气息浓郁,人物个性突出,形成了独特鲜明的音乐特色从题材上讲,它已经不全是逗乐和喜剧一体的了,而是融合了严肃、诙谐与感伤《费加罗的婚礼》采用18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讽刺贵族和庶民的人性弱点剧中借用16世纪意大利即兴喜歌剧中常见的角色:善于计谋和讥讽的仆人费加罗、灵巧的女仆苏珊娜、笨手笨脚的园丁安东尼、好色的老头巴托罗医生、说话结巴的法官此外,尔虞我诈的伯爵和感伤的伯爵夫人是属于严肃的角色,剧情的主轴围绕着严肃角色展开,借着严肃角色和喜歌剧角色之间的互动,来推动和发展剧情赋予每个人物以不同的特性,是莫扎特歌剧的显著特征莫扎特将传统喜歌剧、正歌剧融合为一体,同一部歌剧中见到两种传统素材的融合,也可以说是他对歌剧史的一个重大贡献三、序曲的运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从莫扎特的歌剧序曲上就没有统一的格式了,从《伊多美涅奥》开始,他就舍弃了三段式的序曲。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采用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省略的展开部由情绪一致并逐步推进的,由呈示部和再现部紧密联系起来的连接部而代之,烘托出歌剧自始至终充满胜利欢乐的情绪和气氛,生动地表现了费加罗的机警、幽默和苏珊娜的聪慧、美丽的音乐形象在剧种上,莫扎特也不拘泥于一种类型,善于采用幽默、轻快的喜剧手法来表达他反封建的平民意识,也善于吸收正歌剧的长处,在艺术上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原来还比较简单的意大利喜歌剧和德国歌唱剧四、歌剧改革推动了德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在莫扎特以前,意大利歌剧风靡整个欧洲,欧洲各国自己创作的歌剧的音乐风格、体裁形式等都是意大利化的,演唱也是用意大利文莫扎特对此深感鄙夷,极为愤慨,他曾在1785年3月21写给曼海姆一个诗歌教授的信中怒斥那些崇洋媚外的导演指挥“无知无能”,大声疾呼要“认真地开始像德国人一样思想,像德国人一样行动,说德国话,并用德国唱歌!”有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时,莫扎特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写一部德国歌剧,这是我多年来最为炽热的愿望!这可以从德国舞台上把意大利人的统治赶下去!一个内在的声音有时在告诉我,亲爱的上帝就是为此而特地把我送到这个世界来的!”确实如此,莫扎特为德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德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

      莫扎特歌剧成就之高位居于维也纳古典音乐榜首,这应归功于他有异常早熟的天才,童年即涉足歌剧领域的艺术经历和无所不能的创作技巧他出生于宫廷乐师家庭,幼年时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才华,被誉为“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歌剧取材则比较新,甚至于是合乎时代的,他是音乐苍弯中最灿烂的明星之一,他的特长在于能够成熟地运用所有样式的音乐形式莫扎特深谙歌唱艺术奥秘,同时又具有超凡的戏剧感,他用声乐塑造的舞台人物和用管弦乐表现的戏剧情节细腻、复杂、深刻,主题感极强如今他被推崇为歌剧舞台上最富人情味的作曲家,他在歌剧舞台上塑造的任务经得起多层次、多角度的推敲,能叫后世永远不忘Reference:〔1〕多罗堤娅·雷昂哈特.莫扎特[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2〕胡赫.莫扎特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3〕克列姆涅夫.莫扎特传[M].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4〕钱小兵.莫扎特对于德奥古典音乐的贡献[J].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3).〔5〕钱仁康.莫扎特“借题发挥”的创作实践[J].音乐艺术,2002(2).( 张海鹏)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