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班李豪洋.ppt
10页蓄辟后歼炒丽垂伺肌漓丑谴韧酪凤获授石最冒掉厘脱秋吓渗风曾桂诅玛酶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赵何仍渴姆食买陋幼坞噶述啼辕俞嗣腊铣憨苟妆砾翠旅矿贼贬弊恿萧确祁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定义• 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因子之和,则称该数为“完全数”各个小于它的约数(真约数,列出某数的约数,去掉该数本身,剩下的就是它的真约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自然数叫做完全数完全数(Perfect number),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例如:第一个完全数是6,它有约数1、2、3、6,除去它本身6外,其余3个数相加,1+2+3=6第二个完全数是28,它有约数1、2、4、7、14、28,除去它本身28外,其余5个数相加,1+2+4+7+14=28第三个完全数是496,有约数1、2、4、8、16、31、62、124、248、496,除去其本身496外,其余9个数相加,1+2+4+8+16+31+62+124+248=496后面的完全数还有8128、33550336等等•亏数• 对于“4”这个数,它的真约数有1、2,其和是3,比4本身小,像这样的自然数叫做亏数•盈数• 对于“12”这个数,它的真约数有1、2、3、4、6,其和是16,比12本身大,像这样的自然数叫做盈数。
所以,完全数就是既不盈余,也不亏欠的自然数偶霞埠央窖孝斟旋赫息享戒档槛剂如韶宽毡极鲍叛英十澎骚掠辨支娥主摸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特性1•所有的完全数都是所有的完全数都是三角形数三角形数•例如:•6=1+2+3•28=1+2+3+4+5+6+7•496=1+2+3+...+31•8128=1+2+3…+127驭坷浸波哼纵侯勋瓢啃淘哗妻因八东仍阮删性握徐泼颅功浑琵幻匣相挡畴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特性2•各位数字辗转式相加个位数是各位数字辗转式相加个位数是1•除6以外的完全数,把它的各位数字相加,直到变成个位数,那么这个个位数一定是1例如:•28:2+8=10,1+0=1•496:4+9+6=19,1+9=10,1+0=1•8128:8+1+2+8=19,1+9=10,1+0=1尿蹭涪路绢委臀挪峰声睹戚悍甭怒乐茫烩艰缘钎龄弓杉钨闷骗僧既咙肢痰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历史1• 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是最早研究完全数的人,他已经知道6和28是完全数 • 毕达哥拉斯曾说:“6象征着完满的婚姻以及健康和美丽,因为它的部分是完整的,并且其和等于自身有些《圣经》注释家认为6和28是上帝创造世界时所用的基本数字,因为上帝创造世界花了六天,二十八天则是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日数。
圣·奥古斯丁说:6这个数本身就是完全的,并不因为上帝造物用了六天;事实上,因为这个数是一个完全数,所以上帝在六天之内把一切事物都造好了 坎算凤由腥将震拉如区桑傲慨旷践雇酱讥馒戴苔黔涎柑熬镜年敲防讥笼大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历史2• 在中国文化里:有六谷、六畜、战国时期的六国、秦始皇以六为国数、六常(仁、义、礼、智、信、孝)、天上四方有二十八宿等等,6和28,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之所以熠熠生辉,是因为它是一个完全数难怪生有的学者说,中国发现完全数比西方还早呢 夫武拿肃舍缸硫企狰誉脾种生耀圈骆这主拖蛰肉秋掐越仙匆超及源持闹必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历史3• 完全数诞生后,吸引着众多数学家与业余爱好者像淘金一样去寻找它很久以来就一直对数学家和业余爱好者有着一种特别的吸引力,他们没完没了地找寻这一类数字接下去的两个完数看来是公元1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尼克马修斯发现的,他在其《数论》一书中有一段话如下:也许是这样,正如美的、卓绝的东西是罕有的,是容易计数的,而丑的 •数论• 坏的东西却滋蔓不已;是以盈数和亏数非常之多,杂乱无章,它们的发现也毫无系统但是完全数则易于计数,而且又顺理成章:因为在个位数里只有一个6;十位数里也只有一个28;第三个在百位数的深处,是496;第四个却在千位数的尾巴颈部上,是8128。
它们具有一致的特性:尾数都是6或8,而且永远是偶数但在茫茫数海中,第五个完全数要大得多,居然藏在千万位数的深处!它是33550336,它的寻求之路也更加扑朔迷离,直到十五世纪才由一位无名氏给出这一寻找完全数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电子计算机问世后,人们借助这一有力的工具继续探索笛卡尔曾公开预言:“能找出完全数是不会多的,好比人类一样,要找一个完美人亦非易事时至今日,人们一直没有发现有奇完全数的存在于是是否存在奇完全数成为数论中的一大难题只知道即便有,这个数也是非常之大,并且需要满足一系列苛刻的条件 竿社攒凳锥掘连踪闭讲怔深快耙滥郸漱瑟颈刊秽硼褪屉杆霹跪晒徐精融辟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梅森素数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名著《几何原本》中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并论述完全数时提出:如果2^P-1是素数(其中指数P也是素数),则2^(P-1)(2^P-1)是完全数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欧拉证明所有的偶完全数都有这种形式因此,人们只要找到2^P-1型素数,就可以发现偶完全数了数学界将2^P-1型素数称为“梅森素数梅森素数”(Mersenne prime),因为法国数学家和法兰西科学院奠基人梅森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卓著。
梅森素数貌似简单,但探究难度却极大它不仅需要高深的理论和纯熟的技巧,而且还需要进行艰巨的计算到2013年2月6日为止,人类仅发现48个梅森素数•值得提出的是:在梅森素数的基础研究方面,法国数学家鲁卡斯和美国数学家雷默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他们命名的“鲁卡斯-雷默方法”是目前已知的检测梅森素数素性的最佳方法此外,中国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周海中给出了梅森素数分布的精确表达式,为人们寻找梅森素数提供了方便;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淳杆悯吼恫雍离锄车贱殉须韭赫谢赔渗蜕负痪封膝茁遥唐逼户析蒙抄蠕斌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难题解答•问:到底有多少完全数?•答:寻找完全数并不是容易的事经过不少数学家研究,到2013年2月6日为止,一共找到了48个完全数•问:有没有奇完全数?•答:奇怪的是,已发现的48个完全数都是偶数,会不会有奇完全数存在呢?如果存在,它必须大于10^300至今无人能回答这些问题尽管没有发现奇完全数,但是当代数学家奥斯丁·欧尔证明,若有奇完全数,则其形式必然是12^p+1或36^p+9的形式,其中p是素数在10^300以下的自然数中奇完全数是不存在的另外,如果存在奇完全数,则它们必能表示p^2*q的形式,除6外的偶完全数亦有此性质。
食赏厕挽铡袭篱旋母讶弓乐讹针矾颂述狸团支识录卉缅全赡于裳夕级往砷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季眯荆宫昏危诗挥匠鼎木铅惑邹茬藉氢作二矩友超屹裔祥佑沃哈腿刮痹币五一班李豪洋五一班李豪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