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管理与区域规划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6页120121城镇管理与区域规划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 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求硕博连读研究生:1. 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服务2.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 的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3. 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1、 城镇规划与信息化管理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城镇的系统构成、城镇总体布局、城镇交通与道路系统、工程规划、 公共建筑与居住区等规划问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相关的信息技术进行城镇建设 与运行管理2、 区域发展与城镇生态木研究方向研究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即从城镇生态与 环境角度研究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发展与城镇体系建设的生态关系 研究;产业演变与城镇建设的关系研究;企业发展与城镇演变的关系研究;城镇发展与景观 生态研究。
3、 城镇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村庄、集市、镇、城市的演化,城市产生和演化的主要脉络、发展脉络与城乡荣衰、 产业升迁与城市化等;城镇的总体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城镇人口政策、土地政策、产 业政策、户籍管理制度及制度创新相关政策;城镇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与经济发展相关政策; 城镇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关政策三、培养年限硕聘连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一般不超过6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取全日制的培养方式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8学 分,其中I•専士课程学分总数不低于18学分,不包括专业外语、资格考试、文献综述与开题 报告、学术交流、实践教育等必修环节和第二外语课程学习应结合硕博连读研究生的特点,注意知识结构的连续性一般第一学年不得选 修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资格考试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的所 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硕聘连读研究生的外语水平耍求与普通博士生相同硕聘连读研究生入学前三年内通过 大学英语六级的学生可以免修免考硕士英语,可直接选修博士外语课程(成绩按照六级成绩 登录,取得相应学分),其他人员需先选修硕士生外语课程,通过后再选修博士外语课程。
硕士生英语不计入总学分第一外语非英语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做第二外语(不计入总学分)一)、学位课1.外语(硕士)3.0学分2.自然辨证法(硕士)2. 0学分3.第一外国语(博士)3.0学分4.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博士)3.0学分L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学分6.中级宏观经济学(硕士)2.0学分7.中级微观经济学(硕士)2. 0学分8.中级运筹学(硕士)2.0学分9.城镇与区域规划(硕士)2.0学分10.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2.0学分11.高级微观经济学(博士)2.0学分12.高级运筹学(博士)2. 5学分2. 0学分2.0学分13. 区域发展与城镇规划理论(博士)14. 城镇管理与区域规划专业Seminar (博士)(二)、选修课1. 土地资源经济学(硕士)2.0学分2.发展经济学(硕士)2. 0学分3.城市建设史 (硕士)1. 5学分4.环境经济(硕士)1・5学分5.地理信息系统(硕士)1・5学分6.城市经济学(硕士)2.0学分7.城市地理学 (硕士)2. 0学分8.城市社会学(硕士)1. 5学分9.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硕士)1・5学分10.区域规划 (硕士)1.5学分11.城镇管理信息技术(硕士)2. 0学分12.城镇生态学(博士)2. 0学分13.城镇发展战略与区域开发(博士)2.0学分14.区域经济与管理(购•士)2.0学分除上述课程外,经济管理学院其他专业所开设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课程均可作为本专业 的选修课程,可在导师指导下参考“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开设课程一览表”根据需要选课。
三) 跨专业补修课跨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可在以下课程中任选2-3门, 不少于6学分,60分及格本科阶段己学过相关课程者,可经导师批准,办理免修手续1. 初级宏观经济学2. 初级微观经济学3. 统计学4. 管理学(四) 必修环节(不计算在18学分之内)1. 专业外语 1・0学分2. 资格考试(详见培养环节) 2. 0学分3. 实践教育 2. 0学分4. 学术交流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 0学分2.0学分五、培养环节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 入学一个月内提交,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包括论文开题报 告的安排,进行方式,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完成期限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二 学期结朿之前提交2、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明确 研究方向,收集资料、调査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在第5学期结束之前,向本学科专业专家 组成的评审小组作开题报告,广泛听取意见,由专家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 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3、 资格考试: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考试包括博士综合考试和论文开题报告两部分资 格考试通过者(第五学期完成),即可转入博士阶段的论文工作,未通过者延期一年,按硕 士培养要求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综合考试采取水平考试的形式,每年进行二次水平考试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独立进行,70分及格综合考试未通过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4、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为使博士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系教师的集体帮助,应阶段性 的向所在专业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山硕博连读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 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中期研究报告后,由硕博连读研究生填写《农业人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工作 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5、 实践教育: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依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暂 行规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暂行规定》执行硕博连读研究生应按博士研究生的要求完成实践教育所要求的工作量6、 专业外语:硕士生可以通过下面的任何一种方式获得学分• 在校期间参加外教开设的专业外语课程• 公开发表专业译文• 在国内外期刊或学术际会议上用外文发表论文或宣读论文• 由导师指定翻译不少于6000汉字的专业文章(导师签字并给出成绩)。
• 在学校和学院举行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中担任外国专家学术报告的翻译7、学术交流: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10次(其中至少一次为学生本人所作的 学术报告)以上课程学习以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填写“硕聘连读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表”, 经导师签字后交所在学院核定,登录成绩,记2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 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 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1、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对科技进步或国家经济建设具有较大 的理论意义或使用价值2、 硕博连读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年3、 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研究工作必须坚 持实验性的原则,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应是博士生独立完成,体现完成者具有独立从事和组 织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4、 硕聘连读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至少3篇学术论文(不含译 文)其中有一篇必须符合下列三项要求中的一项:1) 在SCI/EI/ISTP/SSCI/A&HCI等检索系统上收录的论文;2) 在国外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非中文);3) 在学院指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发表文章应与学位论文有关且本人是第一作者,署名单位是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5、按照《中国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严格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