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格教案1《童谣说唱会》.doc
8页《童谣说唱会》教学设计课题童谣说唱会课型活动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闯关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和检查童谣单元教学内容,并加以扩展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闯关游戏,体验童谣带来的乐趣,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2、以闯关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学生感受、了解童谣,体验童谣带来的乐趣难点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童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创编童谣,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表演童谣的活动教具教学课件学具手绢、皮筋、打击乐件儿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营造音乐氛围 二、巧设导语,抓住学生心灵 三、营造活动氛围,参与主题游戏 四、丰富人文内涵,欣赏外国童谣五、弘扬民族文化,渗透思想教育 大屏幕显示“童谣说唱会”的主题,师生共同演唱着一首童谣走进教室今天有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参加我们的音乐课,你们看他是谁?(播放课件)孙悟空不去西天取经跑到我们音乐课堂上来干吗呀?原来啊,他被眼前的这座童谣山挡住了去路。
出示课件)老孙比武擒妖是能手,可他对童谣却一翘不通,想请我们二年四班的小朋友帮助他,大家有信心吗? 过度语:我们大家来,童谣山,帮助老孙过五关 第一关:要求:演唱童谣《打花巴掌》第二关:要求:说一说唐僧师徒的童谣第三关:要求:做童谣游戏第四关:要求:看图,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现这幅画?师:小老鼠打算去偷油时,“啊!灯油是多么的好喝!”这时它的心情会怎样? 师:那偷了油之后下不来时,它的心情又会怎样? 师:那应该怎么演唱呢? 第五关:我的童谣要求:说一首家乡童谣,或者是在课下搜集到的童谣 过度语:老孙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闯过了童谣山老孙特别特别感谢同学们,但他还想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什么是童谣,那么以后他就不会再遇到这方面的难题了 师:谁来告诉他什么是童谣? 师小结: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与儿歌合称童谣,童谣大多与游戏及传播知识有关,有嬉戏童谣,有可以增长生活知识的童谣等等它朗朗上口,很押韵,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 师:你们熟悉的童谣是从哪里得到的啊?师:我们还可以从图书馆,墙上装饰等处得到刚才我们说唱的都是中国童谣,外国也有童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谣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千百年来,它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历史的尘埃也不能掩盖它的光芒希望同学们说童谣,唱童谣,创童谣,爱童谣,把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拍着手同时唱着《两只老虎》走进教室 观看视频(孙悟空) 有 师生一起表演拍手游戏《打花巴掌》1、一起朗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2、选择角色进行童谣表演3、用声音的强弱表现由远到近的效果1、《丢手绢》2、《老鹰捉小鸡》3、《跳皮筋》学生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这幅画?1、唱歌《小老鼠上灯台》(美滋滋的、高兴)2、表演唱(害怕,发抖,脸色发白)3、念童谣:(声音从大到小,有些发颤)a、用XX X 的节奏型朗读b、用X X X的节奏型进行朗读c、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伴奏方式进行朗读1、《拔萝卜》 2、指名说童谣3、《小兔乖乖》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网上,和小朋友玩时得到的……1、日本童谣《红蜻蜓》2、英国童谣《两只老虎》唱着童谣走出教室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兴趣 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心尽快从课间回到课堂上来 针对孩子们乐于助人,爱表现的特点,我巧设任务,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 复习北京童谣《打花巴掌》,唱准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并能用不同方式表现歌曲通过朗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懂得运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音乐作品。
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孩子们课间常玩的童谣游戏,让学生体验童谣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表演唱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了解强弱变化产生不同的音乐表现效果通过让学生改变节奏型读《小老鼠上灯台》,并用不同的方式为童谣伴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节奏感此关,让孩子说唱童谣,就是要将散落于民间的童谣搜集整理,并利用已有资源不断补充,并鼓励学生创编童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鉴赏力和审美能力这一设计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童谣,它来源于生活!了解童谣的广泛性,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厚音乐底蕴弘扬民族文化,渗透思想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