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ppt

4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670371
  • 上传时间:2018-07-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63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v教学目的:了解庾信与南北文风的交融v教学重点:庾信后期诗歌创作特点第一节北朝文化与文学北魏文学概况v自西晋灭亡,晋室南渡,文化中心南移少数民 族入主中原北朝文坛复兴,始于北魏孝文帝的 改革和推行汉化政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斗 争日渐融合文坛前期冷落,后来各民族的融合 ,南北文学的融合,是文坛后期有了生机v最有成就的是诗文北魏孝武帝设立乐府采诗 文人诗既有北方民族尚质朴,重实用的特点,有 效仿晋及南朝之绮丽但模仿风气较重,王褒, 庾信的由南到北,初步实现了诗风的融合v北朝诗文对唐代文学影响很大北魏孝文帝拓跋宏v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 499)是一位卓越的少数 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改革家,北魏的第6位国 君 他崇尚中国文化, 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 ,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 ,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 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 ,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 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 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 作用v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刘邦重孙) 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 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 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 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 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吕后v吕氏名雉,字娥姁, 是汉王朝创始人汉高 祖刘邦的正配夫人 v为剪除异己,毒杀赵 王如意、砍断戚夫人 手足,挖眼烧耳,给 她吃哑药使她变哑 v,并置之厕中,任其 哀号,名为“人彘”孝武皇帝v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 534年),532年被高欢 立为帝534年与高欢决 裂,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 ,孝武帝率众入关中投奔 宇文泰,十二月被泰毒杀 同年十月高欢另立元善 见为帝,迁都邺,北魏从 此正式分裂成东西魏他 死后,其谥号为孝武皇帝 或出帝 v v温子昇:能诗能文, 北魏文人之首v邢绍:由魏入齐,诗 仿效齐梁,也不失北 音文上骈俪,温邢 后与邢魏v魏收:工于赋诗,效 仿南朝之风格,北间 第一才士v南到北的王褒,庾信v王褒前期在南朝,多 奉和应制,后期,由 浮华纤巧变为刚健质 朴对边塞诗有影响 北朝文学概况v北魏分裂为东魏后为北齐替代,西魏后为北周替代v1、十六国与北魏前期:文学极度衰微《魏书 文苑传序 》:永嘉之后,天下分崩,夷狄交驰,文章tiǎn殄灭v2、北魏后期,文学复苏,崇尚汉魏或 西晋文学v3、西魏,北周崇尚质朴的周代文学北齐文学领先于西 魏和北周,占据北魏时代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 自觉效仿南朝名家。

      v永嘉之乱,发生于311年永嘉五年,刘聪派兵攻破洛阳, 俘获西晋皇帝晋怀帝的事件v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v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 族以外的各族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v4、江左文士留北,齐梁文风北传,南北 文学开始交融v5、作家作品v温子昇,邢绍(北间第一才士),魏收, 史称北地三才v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v庾信“穷南北之胜”《隋书文学传序》v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塑词义贞刚 ,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 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 歌 此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北齐文坛中来自南方的著名文士颜之推(531-591?),字介,琅琊临沂(今 属山东)人初仕梁为湘东王常侍,后奔齐历任 黄门侍郎、平原太守齐亡入周为御史上士隋 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一生著述甚多,有《颜 氏家训》、《集灵记》、《冤魂志》今存诗5 首,文3篇(包括家训序)其文学观见其《颜氏家训》,在南北审美旨 趣交流碰撞过程中持折衷的态度此书本着告诫 子孙安守素业的目的,对当时的人心世态提出中 肯的批评,都是朴素的散文,平实晓畅,不尚骈 偶,叙事简洁生动,颇见笔力《颜氏家训》v一部告诫子弟的书,其中以论说散文为主,也包 含一些记叙的成份。

      它的作者颜之推(531——591),字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省),历仕梁武帝、元帝两朝,后被西魏掳至关中,掌书翰,逃至北齐,又仕齐、北周、隋三朝他的思想属于儒家《家训》v《家训》内容相当广博,除了告诫子弟为人、持家、立世之道,还广泛论及学术、文章、世态等,对南朝士族及北朝士人的社会风气都有所批评,表现了作者为人正直的一面例如《涉务》揭露南朝士族的腐朽书中也包含着一些可贵的文学见解《颜氏家训》的文章特点v1、风格平易、恳切、质朴、自然,侃侃道来,语重心长,毫不造作,符合对后辈讲话的口吻v2、在叙事中重白描,不加夸饰,但笔墨间常带感情,寥寥数语,便极具讽刺性有些段落如同小品文例如《治家》中有一段记载:v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生产方式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麞肉婿恨其单率,一鼗尽之主人愕然, 俛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北方本土文士---------邢绍魏收v“收每议陋邢绍文邵又云:江南任昉,文 体本疏,魏收非直模拟,亦大偷窃收闻 乃曰:伊常于沈约集中作贼,何意道我偷 任昉 ----------- 《北齐书 魏收传》v江南江北,意制本应相诡。

      v -------------邢绍《萧仁祖集序》v文学的进化,地域的差异王褒v北朝另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是由南入北的王 褒王褒字子渊,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 东省),梁元帝时官至吏部尚书,后随梁 元帝降西魏,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北周时官至内史中大夫王褒的诗风接近 谢朓和何逊,较为浅显清新,用典不多 他入北朝后安于当地的生活,“忘其羁诱焉 ”(《周书·王褒传》)其诗虽有乡关之 思,但缺少庾信的沉痛与遒劲v王褒较受后人称道的诗是《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征马,失道北 山阿诗中写北方的景色和旅途中的哀愁,开头化用《楚辞·湘夫人》成句,但又浑成无迹全诗境界开阔,风格苍劲,在极富特色的北方景物中融入浓郁的乡愁,堪称抒情写景的佳作第二节南北文风的交融v1、永嘉之乱,人口流动到南方的最多v2、政权对峙,文化竞争,北齐高欢“江东 有一吴儿老翁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 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感到忧虑,南北文化构 成激励和影响v3、北魏迁都洛阳后崇尚汉魏西晋北周 周朝礼制v4、南北使臣交往v5、迁入北方的文士庾信——个人生平简介v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 在今河南)人。

      其父庾肩吾是梁代著名宫 廷诗人庾信早年很受梁朝皇室信任,与 徐陵俱为东宫官属,并称“徐庾”,是当时 盛行的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侯景之乱时, 他任建康令,兵败逃往江陵梁元帝江陵 即位后,派他出使西魏出使期间,梁元 帝为西魏所灭,庾信被迫羁留长安,历仕 西魏、北周尽管位居高官,心情非常痛 苦,最终老死北方v以42岁出使西魏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 期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后期“乡关之思 ”风格苍劲,悲凉v乡关之思:感伤时变,魂牵故国,叹恨几 率,忧嗟身世庾信人生概括v前期(即513-555):在南朝度过,正逢 梁代立国最为安定的阶段,角色是宫廷文 学侍臣v 后期(即555-581):出使西魏却不得返 ,历仕西魏和北周,先后官嫖妓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等职v以出使西魏并从此留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 前后两期:庾信之诗文特点及其形成原因v1.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单薄v 形成原因:在其19-36岁时在东宫任职,在其位则谋 其政,作为宫廷文学侍臣,其作主要是要以附和君王的 心情,适应宫廷趣味,题材基本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 人、歌声舞影、闺房器物的范围v 2.打破陈规,争奇斗巧,开启唐诗、律赋的发展的道路 。

      v 形成原因:由于萧纲等人力主新变,而庾信作为其 手下官员自然要附和v 3.除了在形式上有美感,在内容上也得到美感认可v 形成原因:作为宫殿内的官员,生活自然富裕,也 见多识广且接触到的基本是较好的方面作品v《春赋》、《七夕赋》、《灯赋》、《对 烛赋》、《镜赋》、《鸳鸯赋》、《荡子 赋》 、《燕歌行》、《乌夜啼》、《和咏 舞》、《奉和初秋》、《舞媚娘》、《杨 柳歌 》、 《奉和山池》…《奉和山池》v乐宫多遐豫,望苑暂回舆v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v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v荷风惊浴鸟, 桥影聚行鱼v日落含山气, 云归带雨馀 简析v 此诗为庾信在南朝梁担任文德省学士、 作为皇太子萧纲侍从时,和萧纲的《山池 》诗之作,主要写游赏皇家池苑的场面和 所见之景色v前六句写游幸场面,对句工稳而力避富丽 ;后六句写山池景色,笔致精巧而清新入 微虽是和作,却并未落入一般宫廷应制 诗华贵刻板的俗套v押韵:舆、渠、疏、鱼、馀,押“v”的韵庾信之诗文特点及其形成原因v1.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切的情感v 形成原因:遭逢亡国之变,经历沧桑,对故 国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v 2.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更成熟v 形成原因:经历过南北文学的熏陶,既有齐 梁文学的声律对偶,又接受了北朝文学的劲健之 风v 3.内容大多是伤感时变,忧嗟身世和对韶华已 逝的失志之恸v 形成原因:独特悲惨的人生经历作品v《望渭水》、《拟咏怀》二十七首、 《同 卢记室从军》、《伏闻游猎》 、《寄王琳 》 、《重别周尚书》 、《山斋》 、《三 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小园赋》、《 竹杖赋》、《邛竹杖赋》、《枯树赋》、 《伤心赋》、《象戏赋》、《哀江南赋》《拟咏怀》(十八)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简析v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v 一、二句写“愁”之产生,起笔不凡,耐人 寻味:自己一生之中都在追求着、梦想着获得食 邑万户的显赫爵位,夜半时分,却忽然愁从中来 外在功业(“侯”)与内心情感(“愁”)并置, 表面看来,似乎令他忧愁的原因是诗歌中通常慨 叹的怀才不遇、功业无成事实并非如此,诗人 的慨叹也远非如此简单庾信在西魏和北周先后 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望通显”( 《周书•庾信传》),他的忧愁,不是仕宦不达 的失意之悲,而是不能为故国建功立业的失志之 恸。

      v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v 三、四句描写诗人“愁”中的所为所止 :抚琴消忧,琴声弥漫室内;举目观望, 书卷堆满案头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琴不 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人格象征,君子 常御,不离其身在生命价值虚无的境遇 之中,孤高的琴与寂寞的书,成为诗人生 命的依据 v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v 三、四句描写诗人“愁”中的所为所止 :抚琴消忧,琴声弥漫室内;举目观望, 书卷堆满案头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琴不 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人格象征,君子 常御,不离其身在生命价值虚无的境遇 之中,孤高的琴与寂寞的书,成为诗人生 命的依据 v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v 五、六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重点 却在“虽言”、“定自”两个虚词:虽然梦为蝴 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 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 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中自适其志的庄 周这是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 v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v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v七至十句写景,景物无不含“愁”:“残月”细瘦孤独,形如“ 初月”;“新秋”清冷忧伤,情似“旧秋”不同时间维度中的 具象的“月”与抽象的“秋”,在诗人的感觉之中没有什么不 同;朴拙的回环句式所强调的时间凝定之感,突现出“愁” 的深远弥漫。

      夜露浓重,晶莹如珠,仿佛天在哭泣;流 萤飘飞,无依无傍,宛如点点细碎的火光这两句兼用 比喻与拟人写法,刻画冷露与流萤两种初秋特有的典型 景物,同时形象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繁乱的内心 状态,用词精切,句式工巧,与前两句恰成鲜明对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