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音乐史自己总结1.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78835988
  • 上传时间:2023-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9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中国音乐史 为 古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金辽—明清(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学堂乐歌时期— 20 年代( 1919 年到 1929年)— 30 年代— 40 年代原始社会音乐原始乐舞:《葛天氏之乐》 :传说中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 8 支歌,内容为《载民》 《玄鸟》 《逐草木》《奋五谷》 《敬天常》 《达帝功》 《依地德》 《总禽兽之极》1. 《载民》是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2. 《玄鸟》是一首鸟图腾崇拜的歌谣3. 《逐草木》祝愿草木茂盛4. 《奋五谷》祈求五谷丰登5. 《敬天常》遵循大自然的规律6. 《达帝功》歌颂天地的功能7. 《依地德》感谢大地的赐予地神的恩惠8. 《总禽兽之极》盼鸟兽繁殖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肉食皮毛葛天氏之乐勾画人类的远古生活图景, 反映了原始人的敬神意识, 宗教信仰和生活愿望以及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的信仰,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作品《朱襄氏之乐》 :炎帝部落的乐舞 《吕氏春秋古乐篇》载: “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是说朱襄氏部族的生活环境,风沙很大,天气干旱,植物萎枯,有个叫“士达”的人造了一张五根弦的瑟, 用来求雨, 咦安定百姓生活 反映了原始人在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前以音乐娱神,祈求降雨的愿望《箫韶》 :1. 舜时之舞,又名《韶虞》 ,以排箫为主奏乐器,乐舞有九个段落,所以又叫《九韶》 ,有九次歌唱,又称为《九歌》 ,有九次变化,又称为《九辩》由此可见, 《箫韶》内容丰富多变,为多段体乐舞2. 有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即演奏到第九段时,连神鸟凤凰也从天而降,可见乐舞的高潮为第九段, 并以鸟图腾为主要内容, 将具体的鸟类崇拜抽象化为“神鸟” 凤凰3. 《箫韶》的风格是“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具有高度抒情化的特色4. 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曾经亲眼观赏过 《箫韶》的表演 因此,这是一部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了很长时间的乐舞作品至汉高祖六年更名为《文始》图腾: totem是原始社会中最早出现的宗教信仰, 原始人相信人类群体和某种物种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的超自然的关系, 将某种的动植物作为自己部族的祖先加以崇拜, 这种万物有灵的思想, 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化与精神文明原始乐器:贾湖骨笛:原始社会乐器,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前两次共出土 25支,出土后完整者为11支,分为早 中晚三个时期1 .早期距今9000多~8600年骨笛上升有五孔,大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2 .中区距今8600~8200年开有七孔,能奏出完整的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3 .晚期距今8200~7800年能够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以外的若干变化音贾湖骨笛是目前我国出土年代最早, 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现在仍在使用的乐器, 也是我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乐器, 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音高观念和音阶规律的认识原始乐舞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形态?内容与形式有何特征?举例说明1 .原始乐舞是一种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这是我国音乐的早期形态,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 艺术上较为粗拙简单,歌,舞, 乐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依赖性的缘故,因此,歌唱,舞蹈,奏乐源于同一母体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乐霜'夕中2 .原始乐舞在内容上都反映了远古人类时期人类的宗教,祭祀,战争,图腾等种种内容,有的也反映了同自然界斗争的劳动生活。

      敬神意识和“万物有灵”观念在原始人思想中占有极大比重但是所有原始乐舞作品都是原始社会那种没有阶级, 没有剥削,生产力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生活的生动写照3 .形式主要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4 .举例:《葛天氏之乐》 《朱襄氏之乐》夏商音乐:夏商音乐和原始音乐都属于奴隶制社会大夏:夏代歌颂大禹治水的著名乐舞是一部以编管乐器 It (yue)为主奏乐器的多段体乐舞作品,《礼记》记载:“八僧(yi)以舞大夏”说明是由64人表演,富于浓郁劳动气息的 规模宏大的群舞这是一部对夏禹治水功绩进行历史性歌颂的乐舞作品, 另外,这部作品中音乐开始成为帝王领袖替自己歌功颂德的工具, 反映了私有制确立后乐舞内容产生的质的变化太返hu:商朝初期创作的乐舞,是一部歌颂商汤伐 桀(jie)的乐舞作品,《大 潼》乐舞的名称可能包含歌颂正义战争获得胜利,豆桀的到应有惩罚的含义妻舞:商民族盛行的祈雨乐舞,甲骨文中的“妻”字,是“雨”的形符下加一个“呼 号”的乎,象征人们在雨中呼号歌唱的激动神态这种舞是要执着牛尾巴跳的,而 且牛尾要在若干舞者之间轮流传递,所以又叫“代舞”或者“隶舞”,跳这种舞的 时候,武者要跳出周围盘旋的舞步或者舞姿。

      因此又叫“槃隶”由此可见,商代 跳舞降神祈雨是十分普遍的形式,也是祭祀仪典的主要内容桑林 :商代的乐舞,商民族有在“桑林之社”举行祭祀祖先和男女相会的习俗,后来这样的乐舞被认为是“商之遗声”,公元前 563 年,宋公在楚丘设宴招待晋侯,请求表演《桑林》之舞,让晋侯欣赏,被晋国大夫辞谢了,因为表演这样轻浮的乐舞是不合礼仪的,后来,人们还将“桑间濮上之音”比喻为“郑卫之音”和“亡国之音”都是对商民族怀有偏见和怀有贬义成分的称谓 虎纹特磬 : 1950 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大墓出土,为商代晚期遗物,也是商代乐器中的精品,通体用大理石做成,饰以虎纹造型精美,磬体上册右方钻有一个“悬孔”,耳部有显著的磨损痕迹,说明是一件久被使用的乐器,音色浑厚,颇类似于青铜之声,虎纹特磬应是奴隶主贵族生前死后享乐生活的历史见证,目前发现的商代特磬有虎形,鱼形,三角形,长条形等近 30 件之多 夏商音乐的文化属性在进入阶级社会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例说明1. 自夏禹开始,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相继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王朝夏王朝和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王朝2. 夏商音乐形态和原始音乐一脉相承,形式上未见很大变化;内容上则鲜明的反映了进入阶级社会后乐舞作品文化性质的重大演变,夏代的《大夏》和商代的《大濩》都是以“人”为歌颂对象,体现着统治者的意志,这是原始乐舞中见所未见的,由“颂神”转向“颂人”是夏商乐舞的时代特色。

      同时,夏商乐舞依然没有摆脱敬神意识的制约,尤其商人是十分崇尚迷信的民族,他们事无巨细,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请命于鬼神,因此,商民族的乐舞既娱神又娱人,这是进入阶级社会后中国音乐史上一个十分瑰丽的岁月西周春秋战国音乐周代的礼乐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音乐的等级化,体现在佾和乐悬制度两个方面佾 :乐舞行列,一般指 8 人为一列,不同等级的贵族享用不同等级规格的乐舞,周朝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阶级统治,以周天子为中心,实行分封,形成一种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的宗法制,并根据君臣,上下,亲属,高低的区别,又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一种阶梯式的等级制度,天子可以想用 64 人,诸侯 48,卿大夫32,士 16乐悬 :是指悬挂钟士为 16 人,县通悬,即规定天子可以四面悬挂钟磬,诸侯则想用三面悬挂的规格,卿和大夫享用两面排列,士只允许排列一面郑卫之音 :又叫新乐和女乐,郑卫之音是我国歌舞伎乐之滥觞,这是一种娱乐性,观赏性极强的歌舞与艺术形式,也有滑稽,的成分,这样的新月,已经将娱乐作用#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上升到首要位置,甚至谈不上有什么教育意义,只是为了适应新兴地主阶级享乐需要而产生的心得音乐内容与形式,它具有四个特点1. 表演者为女性,倡优,侏儒2. 唔到前进后退都作出俯身扭腰的夸张动作3. 音乐放纵而没有节制4. 说不出有什么具体内容,更没有什么深刻的历史内涵古乐:即雅乐 ,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表演的乐舞和演奏的音乐,其名称的由来当取其歌辞“典雅纯正”之意,它用于郊社,宗庙,宫廷仪礼,乡射和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这是周代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的第一个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原因在于周人汲取了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周人认为,商人之所以亡国,和商统治者十九,好色,淫乐有关,所以把商朝音乐称为亡国之音,周朝建立后,统治者提倡一种有节制的,适度的音乐,这就是雅乐,1. 它是一种有队形变化的群舞形式(表演者多为男性)2. 音乐的演奏有滴定的程式规范3. 有特定的内容和历史内涵4. 具有修身养性,和睦家庭,安定社会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九歌》 :最早能体现除此特色的作品,实质是一部多神崇拜的大型祭祀歌舞,共有 11 首,分别是《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其中湘夫人,少司命,山鬼等有着歌舞形式的性质特征 《 成相篇 》荀子一书中有成相篇的唱词,他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形式,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他们推开开明政治,这个相当唱的说唱本子分为三个大段落,包含着同一节奏的五十六次重复,以相位伴奏乐器,也说明这种说唱音乐形式是从劳动中间发展而来的三分损益法 :我国最早的生律法,也是确实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是按振动体长度来进行计算的,是一种弦上求律的方法,是一种用增加或者减少弦长三分之一,往返交替,不断求律的方法,三分损益法生出了徵羽宫商角五音 师旷 :晋国著名的宫廷乐师,他自称暝臣,盲臣,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政治见解,听觉特别灵敏,敢于直谏,师旷具有相当精湛的演奏技艺,还能在琴声中表现大自然的电闪雷鸣和风雨声等震撼人心的声响,实况探亲的记载说明春秋时期的音乐还没有摆脱鬼神意识的束缚秦青 :战国时期以教唱为职业的歌手 韩娥 :韩国的民间歌手,是我国古代以唱情见长的典范,也是历代音乐家十分推崇的民间歌手,她的歌唱特色对后市的声乐艺术有着深远影响,歌唱时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伯牙 :战国时期一位具有出色即兴创作才能的琴手乐记 :1. 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原有 23 篇,现存其前 11 篇2. 核心内容是系统的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全书由五篇将礼,乐并列加以论述,对礼和乐的社会功能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总结,这是论述周代社会礼乐文化体系最具价值的灿烂篇章3. 对音乐本质的解释具有相当的深度,它肯定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又是声音的艺术,有着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4. 强调音乐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状况与社会风气,强调了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符合于当时巩固新兴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时代要求5. 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把音乐的谐和看作是宇宙万物谐和和规律的体现6. 还非常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对音乐美感的认识也有一定的深度乐记这部理论著作两千多年来对于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有着深刻影响, 是我国音乐文化宝库的一份珍贵遗产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 :编钟 65 个,编磬 32 个,十弦琴 1 件,五弦琴(均钟) 1 件二十五弦瑟12件,第2件,排箫2件,笙六件,鼓4件,曾侯乙墓的七月组合形态 已经具有使用于新乐而非雅乐的面貌特征,黄翔鹏说它是春秋之交的今乐,新乐,也是 i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歌舞伎乐之祖。

      秦汉魏晋南北朝乐府 :乐府是秦汉时期, 宫廷设立的音乐机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