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5篇.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工****文
  • 文档编号:593706916
  • 上传时间:2024-09-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5篇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忧愁的国王》,初步感受作品中色块的分布及组合所传递的快乐和忧伤的情感 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3、利用色纸,尝试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剪纸作品,体验合作动手的力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欣赏儿童画充分感受色彩的经验 材料准备:《忧愁的国王》图片、马蒂斯正在剪纸的照片 重点:感受作品绚丽的色彩,简洁流畅的线条以及不同色块构成的整体美 难点:体会色彩传递的情感、尝试小组合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初步欣赏作品描述阶段:整体感受,自由的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1、出示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忧愁的国王》 师:“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这幅画有很多漂亮的颜色 师:“在画面上有哪些颜色?他们在画面什么位置?” 2、师:在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二、引导幼儿想象、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内容 (一)引导幼儿感受画面中三大色块构成的三个主体形象特点。

      由对作品的分析得来的切入点) 提问:画面前面有什么?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左下脚的主体形象特点 师:“这块绿色你感觉是什么?” 师:“他是个怎样的人?”(从头、手、腿、身体等状态感受人的活动和情感) 如:“这是他身体的什么地方?”“他是怎样待着的?”“他在干什么?”“请你学着做一做 “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中黑色倾斜部分主体形象的特点 师:“这块大大的黑色在画面的什么位置?”“你感觉它是什么?” “在这块黑色上有什么?”“你感觉这块绿色是什么?” 师:“这个人在做什么?” 师:“这个姿势怎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种姿势?”(可引导幼儿模仿做一做) 3、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右面的人物形象特点 (1)师:“画面中还藏着一个人,看看在哪里?” (2)用遮挡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这两块黑色象什么?”“它是怎样的?” 师:“在做什么时候脚会这样待着?你试一试?” 师:“跳舞的时候除了脚在动,身体会做哪些动作?”“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跳舞的人,他的身体在做什么动作?” 师:“你感觉这个跳舞的人是个男人还是女人?”“你从哪看出来的?” 师:这个跳舞的人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小朋友的眼睛真是厉害,从画面里找出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庆祝,表演)(梳理概括画面主题) (二)引导幼儿对背景进行观察想象:除了这三个人,我们看看画面上还有什么?他们是在什么地方表演和庆祝呢?(进一步梳理对主题的认识) 画面下面和后面色块外形想象:这个地方像什么?背景有哪些颜色?你感觉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结合讨论进一步联想和想象:他们在这个地方会为什么事情庆祝呢?“他们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画面色彩所传递的情感。

      形势分析) 师:“画家爷爷在这幅画中用的哪个颜色最多呢,把哪个颜色放在了画面的主要位置呢?” “这样画你看了后有什么感觉?” 四、请幼儿为作品取名字解释阶段:较深入的讨论作品给人的感觉) “请你为这幅画取一个名字,你会取什么样的名字?为什么?” (起名字的过程,教师能够了解幼儿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是检验自己教学实效的重要一环) 五、教师介绍作品资料:“画家爷爷为这幅画起了一个名字叫《忧愁的国王》”这个画家的名字叫“马蒂斯”,是法国一个非常有名的画家,这幅画他是怎么完成的?简单介绍剪纸(利用一些彩色的纸进行剪贴,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他除了剪纸非常出色以外,他的绘画、雕塑等同样很棒! 六、尝试小组合作完成剪纸作品 1、师:你们想学马蒂斯爷爷来做一幅剪纸作品吗?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白色的背景纸,还有一些色纸和剪刀、胶棒等,等会儿每组小朋友商量一下,想要做一件什么主题的作品,集体通过以后就可以动手来剪贴了 2、教师可以适当帮助能力稍弱的小组,帮助他们确定主题,明确分工等 3、帮助部分幼儿把握他们想要塑造的造型。

      4、给组上的作品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5、向同伴介绍自己组上的作品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用彩绘、粘帖等方法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 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方法 教学重点: 色彩的对比和应用 教学难点: 选材的使用及色彩的调配 教学准备: 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等材料,准备彩泥、颜料、画笔、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东西你们见过吗?(师出示两个经过加工装饰的瓶子与盒子) 生:答(略) 师:其实这两个东西很普通,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只是因为它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花衣裳现在,老师就把它的花衣裳脱下来,让你们看看它的真面目师动手去掉其衣裳) 生:答(略) 师:对了,我们今天就来学做“花花衣”(电脑出示课题) 2、 赏析教材 引导学生赏析教材,并讨论、交流: 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摆放在什么地方?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吗?课本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方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并就手中收集到的容器及材料,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种方法来装饰? 生汇报 3、 学生动手练习,师巡视指导 4、 作品展示(评出最佳装饰奖) 5、 收拾与整理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

      然后将这些适合组合的作品用绳子等连接起来,稍加修饰后,将桌子上多余的材料收拾干净 6、 课后拓展 将穿上花花衣的容器摆放在班级里 做成漂流瓶,让江河大海将我们的祝福带向远方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串成风铃,挂在教室里,挂在校园的树上 在征得学校同意之后,我们甚至可以将校园里用来种盆景、养睡莲的大缸进行包装,让它“美丽一星期”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鹅的颈项、翅膀线条所表现出的活力和动态美 2、体验作品中恰倒好处的构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优雅意境 3、能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或肢体动作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鹅鹅鹅》 2、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作品《鹅鹅鹅》 教师: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欣赏作品的色彩 教师:这幅画里有许多的鹅,画家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示?这些白色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画面中除了用了大量的白色还有什么颜色?深深的墨绿和少量的红色、土黄有什么作用? (画家除了用大量的白色表现鹅的洁白,还通过画面下的墨绿、上部的土黄和鹅头的朱红来衬托鹅的洁白,这样用色使画面的色彩单纯而又不失活泼。

      重点感受作品中鹅的形态美 教师: 这幅画中的鹅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们美在哪里?它们的翅膀美在哪里? 它们张开大大的、美丽的翅膀想要干什么?它们的颈项美在哪里?你觉得象什么?画家是怎么画出美丽的翅膀和颈项的?我们用手来模仿一下?画家在画中画了很多的鹅,它们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画家笔下的鹅都扇动着自己美丽的翅膀,但同时又各具形态它们在不同的动态下又共同孕育出和谐的韵律美 欣赏作品中鹅的布局 教师:画家画了这么多美丽的鹅,他在画面上又是怎样安排这些鹅的呢?如果我们把鹅都挤在一起好不好?画家是怎么做的?哪里的鹅安排的密一点?哪里又疏一点?谁来指一指?这么多鹅像排着队一样,如果我们把它们排成一条直线会 有什么样的感觉?画家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用手来指一指 他这样处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画家在布局上不仅把鹅群放在了画面的中央,醒目突出,与此同时还将鹅群排列成s型曲线,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在鹅群的安排上做到了疏密有度,使画面活泼不呆板 2、结合故事《咏鹅》欣赏作品 教师朗诵古诗《咏鹅》 教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教师:这首诗说了什么?和这幅画有相似的地方吗?画面的什么地方表现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请幼儿再次用动作表现对古诗和画面的理解 教师:谁愿意用动作表现 “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是真么样子呢? 教师注意用语言营造意境,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的兴趣: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呀! 洁白的鹅群游在碧绿的水面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配乐进行诗朗诵,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促使学生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有利于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能力培养 2、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通过舞蹈表演过程中近一步体会到了《咏鹅》着首歌的意境 3、让学生在声情并茂地歌唱古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以诗配画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学生的学习领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课堂气氛良好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节课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有知识教育的要求,又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科学探究的实践。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在规定范围内大胆涂色,做到涂色均匀 2、了解涂色时需要换色并保持画面整洁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乌龟示范画一幅 2、画好乌龟(没有涂壳)的图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明天我们干嘛去呀 幼:秋游 师:秋游是不是都要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呀? 幼:是 师:侯老师这里有一只小动物也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去秋游,你们猜猜看它是谁?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呀? 二、引导幼儿说出小乌龟的特征 师:乌龟长得什么样子呀?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有壳、腿、头、尾巴,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壳上边的花纹) 师:请小朋友告诉我小乌龟的壳是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