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我.doc
7页1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2、知道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及分布特点;理解内、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3、了解黄河、长江的基本概况和学习河流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读课本 P44 图 2.28,描画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2、对比我国东部四条代表性河流的流量变化,掌握外流河的水文特点3、阅读塔里木河的介绍,归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4、列表对比学习长江与黄河的特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接纳的主要支流、主要水电站、防洪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黄河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认识以及对长江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教学重点1、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2、黄河的环境问题和治理3、长江流域的基本概况及其开发利用教学难点1、中国河流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运用资料分析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3、黄河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长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读图、探讨、讲练结合为主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众多的河湖【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录像——我国众多河流湖泊的景观(朗诵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海不复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提问)上面的诗句分别描写了我国哪些地理事物?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千百年来,我国河流和湖泊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对其挥毫泼墨,赞赏有加,前来参观的中外旅游者也络绎不绝今天我们就走进我国的河流和湖泊,了解它们的基本概况推入新课】一、认识河湖(教师组织竞赛)多媒体出示图 2.28“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请大家在图上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看谁找的最多2(学生)推荐代表上台指图说出刚才自己所找到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其他同学补充师生总结)我国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我国主要的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青海湖……二、了解河湖(教师讲述)通过刚才的填图,我们认识了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河流和湖泊,讨论回答以下几组问题:(一)我国的河流观察一:1、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主要流向是怎样的?为什么?自西向东(受地势西高东低影响)2、我国的大部分河流注入什么大洋?(太平洋)3、还有哪些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请说出河流名称及注入的海洋。
(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教师总结)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外流河所在区域为外流区课堂练习)P47 教材活动题:阅读图 2.28,完成下表:河流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河长/千米河源地 流经省区 注入的海洋长江 1808500 6300 青海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太平洋黄河 752443 5464 青海青、川、陇、宁、内蒙古、陕、晋、豫、鲁太平洋松花江 557180 2308 黑龙江 黑龙江 太平洋观察二:1、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主要流向是怎样的?(西北地区大多数河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在沙漠中)2、什么叫内流河?什么叫内流区?(内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区——内流河所在区域)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哪条?(塔里木河)(教师总结)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大多数河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在沙漠中,这种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为内流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观察三: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 等降水量线)(二)我国的湖泊(图解分析)教师出示我国的主要湖泊与咸、淡水湖图,学生讨论明确外流湖、内流湖与淡水湖、咸水湖的成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小结: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内流湖基本是咸水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湖基本是淡水湖扩展延伸)教师出示我国的主要湖泊面积比较图,让学生了解中国主要湖泊的面积概况课堂小结)我国外流区约占陆地面积的 2/3,水量超过 95%,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内流区的面积小,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3,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 5%,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内流区内3三、河湖特征(提问)同学们说说要想认识一条河流的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认识一条河流的特征,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最为重要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表格:1、外流河与内流河特征对比河流类型 河水主要来源 水 量 河水注入外流河 季风气候降水 大 海洋内流河 高山冰雪融水 小 不注入海洋2、读教材图 2.29,思考回答:河流名称 流量大小 汛期长短 有无结冰期 含沙量大小松花江 小 短 有 小黄河 小 短 有 大长江 大 长 无 小西江 大 长 无 小分析:从四条河流的汛期长短,说明中国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南的河流汛期长,以北的河流汛期短其原因: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季长,补给充足。
教师小结)以塔里木河为例,结合教材图 2.30,探讨一下内流河的水文特点及影响因素:我国西北地处远离海洋的非季风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较少,多内流河、内流湖,一些地方为无流区河流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河流水量就大冬季,气温下降,高山冰雪融水消失,河流水量大大减少,河流结冰,甚至断流这既有自然原因(河流水源不丰,沿途多沙漠、戈壁,蒸发和渗漏严重,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又有人为原因(近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浪费水资源严重) ,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西北内陆河道缺水的程度,甚至出现河道断流补充拓展)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流经六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外流河(湖) 、外流区、内流河 (湖)、内流区的概念,认识了我国主要的内(外)流河,了解了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分析了季风气候对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影响同时也懂得了由于我国季风气候面积广大,各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布置作业】填充图册 P21-25:一、二、三、七【板书设计】第二节 河流和湖泊小结第一课时 众多的河湖一、我国的河流 二、我国的湖泊1.内流河和内流区 内流湖和外流湖2.外流河和外流区 湖泊的分类3.内、外流区界线 咸水湖和淡水湖三、京杭运河【教学反思】 图片与诗词的导入,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创造了有利的心理情境。
4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了竞赛、小组讨论、分析对比、学生自学等多种形式,使整堂课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意识,让学生去发现、认识和感悟,将所获取的感性认识,通过反思和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第二课时 黄河的治理【新课导入】播放录像,展示黄河沿岸的景观图片,配以《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黄河景观的同时,了解黄河概况,走进黄河的治理讲授新课】(提出问题)结合黄河所在的地理位置图,提问: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母亲河?(教师提供资料)黄河上游龙羊峡、李家峡等水电站、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壶口瀑布等景观照片(也可使用教材 48 页图 2.32 的景观照片)(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发言,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感性地认识黄河在水能、灌溉、塑造地形等方面为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教师小结)黄河的奉献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2、奉献了丰富的水能资源(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中游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3、奉献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4、奉献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壶口瀑布)(承转)黄河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哺育了中华儿女,孕育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被誉为“母亲河” 。
现在“母亲河病了” ,那么母亲得了什么病?怎么病的?如何治疗呢?一、望闻问切——黄河概况(教师讲述)我们现在作为黄河的医生,想要了解黄河的“病况”和“病因” ,首先要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教师提供资料)教材 P48 图 2.32“黄河流域水系图” 、 “中国政区图” 、 “中国地形图”等提出问题 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全长多少千米?学生活动: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全长 5464 千米,为中国第二长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形问题 2:黄河上、中、下游如何划分?主要支流有哪些?学生活动: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孟津为界;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等问题 3:黄河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地形区?学生活动:读“黄河流域水系图” ,叠加与黄河治理密切相关的“中国政区图” 、 “中国地形图” ,做出回答黄河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二、专家会诊——黄河忧患(教师讲述)黄河母亲的“病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病因”是什么呢?让我们继续扮演黄河的医生,一起来探究。
病情分析 1:黄河的“化验报告”——“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问题 1:黄河各河段的泥沙含量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读图中年平均含沙量和年平均输沙量的数据,讨论分析数据变化,认识黄河各河段的泥沙有“上游较小、中游剧增、下游略减”的特点病情分析 2:黄河中游为什么泥沙剧增?5学生活动: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可根据学情给予适当提示 (自然原因: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原因:滥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黄土裸露 )病情分析 3:“地上河”——填充图册 P22学生活动:从黄河下游的地形特点入手,结合“地上河”形成动画,探究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问题 2: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有什么危害?学生活动:读教材 P50 阅读材料,认识黄河水灾危害之大,明确“地上河”和下游水患之间的关系会诊结果:黄河主要的“病症”是下游水患,其“病根”在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3:黄河母亲还有哪些“病症”?学生活动:读“黄河的忧患图” ,及教材 P50~52 活动中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黄河沿途的土地荒漠化、凌汛、断流等问题。
承转) “黄河难治,根在泥沙” ,请同学们再次扮演黄河的医生,从中西医角度为母亲河开出处方三、中西治疗——根治黄河问题 4:针对黄河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如何“开处方”?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针对不同河段提出相应的符合科学人地观的治理措施教师小结:上游病症——荒漠化严重;处方——还草还林中游病症——水土流失严重;处方——植树造林下游病症 1——地上河、洪水、改道;处方——加筑堤坝、疏通河道下游病症 2——断流;处方——节约用水、水量调度下游病症 3——凌汛(上下游) ;处方——科学监测、及时爆破【课堂小结】我国人民治理黄河已经 60 年了,胡锦涛主席强调,黄河的治理开发任重道远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黄河一定会既治了病又美了容,重新展现母亲河的风采布置作业】填充图册 P23-24:四、五【板书设计】源头、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体检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