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德国统一后高等教育及改革(上).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9641138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德国统一后高等教育及改革(上)   东、西德统一后的德国地处欧洲大陆中部共16个州,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200万,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第二贸易大国1990年10月东、西德实现统一,原东德地区被划分为5个州(东、西柏林也相应合并)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原西德),其高等教育也已按原西德模式进行了改造  1.德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传统特点  德国现有高等学校345所,其中大学机构(包括大学、工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以及药学院、神学院等同等地位的教育机构)94所、艺术和音乐学院47所、高等专业学院182所(包括公共管理学院30所)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2000—2001年统计资料:1999年,在校生共177.4万人(其中大学130.1万人、艺术和音乐学院3.0万人、高等专业学院44.3万人),占19—26岁人口比例的28.2%;其中,德国籍学生159.8万人  德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于中世纪晚期,比意大利、法国的大学约晚两个世纪其产生方式不同于欧洲早期的大学,虽然采取了巴黎大学自治团体的模式,但它不是作为学者联合体自发产生的而是由代表封建邦国的诸侯建立的因此,从一开始德国的大学就既有着学术自治的传统,又有着受政府控制的特点。

        经历过若干世纪的风雨和多次教育的改革后,当今德国高等学校双重身份的角色依然存在,并成为德国大学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特征从管理的角度看,双重身份意味着对大学进行管理的权限也一分为二;作为国家机构的高等学校要服从国家的管理,而作为社团法人的高等学校又享有一定的自我管理的权利(主要在教学、学术研究活动领域)这种权限的分割及国家政权联邦制的特点,就使得以教授为中心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分散行使国家权力的州政府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管理结构中的两个关键层次  2.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一:政府职能部分  联邦制原则是德国高教管理体制的一项基本原则,主管教育的职权主要属于各州;但是,为了保持那些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事项在全国能较为平衡的发展,有关法律又规定联邦和各州可以合作、共同处理高等教育毫无疑问就属于这样的事项例如,为使各州高等教育文凭的通用性,联邦政府于1976年颁布、1998年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总纲法》,对高等学校的基本框架作出原则规定,各州需在此框架内制订、修改本州的高等学校法此外,还有一些全国性、独立性的教育协商和咨询机构,它们在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与各州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那些独立性的教育机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伙伴。

      现将它们各自的职责扼要介绍如下:  (1)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实质性管理  首先,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是由各州自己创立的,州政府实际规划着本州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次,高等学校依照法律是国家机构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当然要受联邦政府的控制与管理;第三,高等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州政府的拨款,州政府负有维持高等学校发展的责任因此,州政府对本州高等教育的发展负有全面的责任对上的底线是:符合联邦《高等学校总纲法》对高等学校的框架规定;对下的底线是:不干涉教授的具体学术事务除此之外,几乎管到了高等学校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事、财务、招生规模等,行政色彩很浓例如,在高校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州文化部负责向州议会制订、提交正式的预算申请,批准后学校一般不得在项目之间相互挪用;又比如,教授属于公务员,其聘任的最终决定权在州政府  为使各州之间的文化、科学、教育政策相互协调,德国通过州文化部长会议来协商处理有关的跨地区的政策问题  (2)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主要教育职责  虽然在德国的宏观管理体制中,权力重心在州一级,但联邦政府可以通过“共同任务”与州进行合作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就是代表联邦政行使教育权力的机构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前身是联邦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部,系1994年根据联邦总理的决定将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和联邦研究与技术部合并而成,1998年更名为联邦教育与研究部。

        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有如下三项重要任务:第一,学生资助首先是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资助,目前约有25%的大学生可根据《联邦教育促进法》领取到100—1144马克/月的助学金,资助额度与学生父母或配偶的收入有关;其次是促进和支持有天赋的学生和受训者,支持青年科学家;第二,建设和扩建大学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与16个州的州长每年开一次会,确定建设方案,由联邦和州各出50%的经费;第三,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包括教育规划、高等教育政策、校外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立法、培训援助立法及其资助、促进国际交流等  2001年,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预算经费159亿马克,约占联邦总预算的3.3%;其中20%用于基础研究项目,13.3%为面向未来的研究与开发,37.8%用于技术的提升与革新,14.2%用于大学建设及主要专项,9.4%用于《联邦培训援助法》的财政支持,4.5%用于教育方面的非研究与开发消耗,0.8%为行政开支  3.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二:独立性机构的作用  除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之外,一些独立性、全国性教育协商和咨询机构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现择重点介绍如下:  (1)大学校长协会  大学校长协会(Hochschul Rektoren Konferenz,HRK)是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一个自愿性组织(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西德大学校长会议),代表高等学校的利益。

      目前共有成员单位258个,其中大学82所(在校生占大学生总数的74%)、高等专业学院121所(占22%)、艺术高校39所、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6所,HRK成员学校的在校生共占全德大学生总数的98%公务员培养学校和私立学校不属于HRK成员  大学校长协会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第一,在高等教育政策问题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第二,协调高校间的利益,确保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存在着区域性和结构性差异的情况下,实现最低限度的统一,以便于自由交流和相互渗透第三,对联邦和州政府的高等教育决策、管理和立法工作提供政策咨询第四,向社会进行高等教育宣传工作第五,向成员学校及有关部门提供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关信息第六,协调德国高等学校与国外大学校长协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系大学校长协会的决策过程也是全体成员不断反馈的过程,其决议既代表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对各高等学校也有一定的约束力  大学校长协会的决策机构分全体会议、评议会、主席团和主席四个层次全体会议为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讨论和通过重要教育问题的决议、确定规章和预算、选举主席和副主席;表决时82个大学代表各有一票、121个高等专业学院的代表只有35票、39个艺术高校的代表只有两票、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代表拥有4票、共计122票。

      评议会讨论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及紧急问题决策、准备全体会议,其构成根据在全体会议中所代表的区域和学校类型分组,其中大学拥有表决票数33张、高等专业学院拥有13张、艺术高校拥有1张、其他高等教育机构2张,共计49张选票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以及一些分别由大学和高等专业学院成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的负责人构成;1名主席和7名副主席由全体大会选举产生,主席3年选举一次并可连任一次,副主席两年选举一次并可连任两次  大学校长协会常设秘书处,由秘书长负责协会现有工作人员50名,分国内部和国际部国内部由各州资助,按主题或项目作进一步的划分;国际部由联邦资助,按区域进一步划分  (2)科学委员会  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一个咨询机构,成立于1957年它既是科学家与决策者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组织,又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组织其主要功能是:从内容和结构上,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发展提出建议,包括新大学的建设建议的提出必须考虑社会、文化和经济的需求,对其产生的数量和财政性效果要有所考虑,对建议实现的途径要提出设想建议主要涉及如下两个领域的科学政策:一是科学机构建设,包括大学、高等专业学院和非高校研究机构,特别关注其结构、绩效、发展及财政状况;二是与高等教育体制、教学科研结构的选择、学科专业的管理相关的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科学委员会的规划评估工作是很有权威的例如,在前文所提至的大学建设和扩建项目中,科学委员会做了很多工作,其对学校申请的评估、推荐意见会直接影响政府的投资;又如,科学委员会对科研机构的审核、评价,也会直接影响到对这类机构的拨款,乃至生死存亡  科学委员会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资助,地位上是独立的,分设科学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科学委员会有成员32名,由总统任命其中24名为科学家,由大学校长协会、研究理事会(German Research Council)、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axPlanck Society,世界性研究机构)等主要科学机构联合提名;8名为有较高社会地位人士,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提名管理委员会有成员22名,其中16个州各有代表1名联邦政府代表6名  全体大会共有成员54名(有选票64张)每年召开4次会议,通过年度工作计划设主席1名,产生于24名科学家,每年重新选举,可以连任全体大会决议必须得到2/3多数成员的通过方为有效为使各方利益均衡地得到体现,科学委员会的32名成员每人一票,共32票;管理委员会的22名成员拥有32张选票,其中16个州代表各有选票1张,联邦政府的6个代表拥有选票16张。

      常设机构为秘书处,现有工作人员55名,秘书长由总统任命  (3)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对外文化交流协会(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 Dienst,DAAD)与我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为对口合作单位,是促进德国国际学术交流的机构,始建于1925年,重建于1950年该机构为非政府组织,所有大学都是其成员,目前共有231个高校成员和127个学生团体成员各高等学校承认其所做的工作,但其经费主要由国家提供例如,在其2000—2001年度的4.28亿马克的经费中,联邦外交部资助了50%,教育和研究部资助了24.9%,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资助了8.7%,欧盟资助了8.4%,各州政府资助了0.4%,其他来源7.6%  DAAD的资助领域包括大学生、研究生和学术项目,同时提供各种教育和学术信息每年资助约6.5万人,其中德国人到国外与外国人到德国的人数各占50%,资助项目数超过200种  4.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特色  德国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也是很有特色的,其中教授的学术权力很大,学校管理很注重成本核算  (1)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基本框架  校长是学校的代表,并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

      在副校长中有一名财务主管Kanzler(也有人称其为常务副校长),他同时还是州政府委托的校内财务督察、在许多州直接对主管高校工作的文化部部长负责评议会是学校最主要的管理和协调机构,除进行学术决策外,还负责确定校长候选人和批准教授候选人名单全校代表大会由教授组、学生组、教研人员组及行政人员组组成,各成员组均有席位和表决权,主要任务是选举校长在学校的各重要联席组织内,有关学术事务如教学、科研和教师聘任,教授的席位和表决权要占绝对优势  学部或系的负责人由选举产生,为行政领导,实行任期制学部部务会和系务会一般由全体教授组成,负责学术事务;基层教学和科研组织是具体的学术机构,教授在其中具有绝对支配地位  (2)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特点  根据法律,德国高等学校实行自我管理,同时各州主管部门对其又有监督权,即实现着学术事务与非学术事务相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