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影精讲.ppt
8页古代山水画鉴赏古代山水画鉴赏李影李影•中国画的分类很复杂: 从画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卉画、禽鸟走兽虫鱼画、界画等•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中国古代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后经历代画师的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画风山水画在描绘物象上,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着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艺术相结合,以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历史上,山水画名家层出不穷,作品更是灿若繁星、汗牛充栋 潇湘图潇湘图•五代董源作,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描绘的是湘湖地区的风景•画面上山峦平缓圆润,林间雾气弥漫,仿佛正笼罩于夏夜的气氛中,薄暮的微光在湖面上闪烁,一边是一条就要靠岸的渡船,船上人和岸上的人正遥向呼应,一边是拉网的渔夫正在欢快的劳动,宁静中,似乎能听见那隔岸相呼的声音,和嘹亮欢快的渔歌画中那份江南秀美圆润的神韵中,传达着清幽朦胧,平淡天真的意境,令人从中体味出画家那种静观、深思和内省的精神境界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北宋画家,20余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的“千古绝唱”。
•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该图该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极富于变化,是元代元代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展现的其展现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这幅山水,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这幅山水画长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画长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
林和靖诗意图林和靖诗意图•董其昌是明代万历后期(17世纪中叶)中国书法史和绘画史上最重要的一员他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又是一位杰出的山水画家其书平淡生秀;其画文静肃穆,温文尔雅,影响了此后三百年山水画的发展方向•他在笔、形、境三方面建立了独特的图象符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画风格特征表现在笔的图象符号上体现出书法性、趣味性、节奏感的强调,而在形的图象符号上则表现出明显的平面形式语言“符号化”的特征董其昌的山水画在境的图象符号上表现出平淡天真的意境•此幅是董其昌根据北宋诗人林和靖的诗意而创作的诗为:“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此图又名《三竺溪流图》作品构图以深远兼平远法,画面设色以浅绛青绿为主调,温润淡冶,表现出画家在设色山水画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仙山楼阁图仙山楼阁图•王时敏,明末清初书画家善长画山水,以黄公望、倪瓒为宗其作品受当时复古画风景影响较深,偏重摹古,亦工诗文,善书后人把他与王鉴、王翠、王原祁合称“四王”,加吴历、恽寿平,亦称“清六家”存世作品有《仙山楼阁图》《层峦叠嶂图》等•此图为《仙山楼阁图》,山水气势雄伟,主峰高踞画幅正中,众峰拱拥,密树浓荫,云气升浮,构图繁复,行笔缜密,一丝不苟,水墨淋漓酣畅,山问林野一派清润自然之气。
此图为画家暮年为人祝寿之作,画含“寿比甫山”之意,恭谨而情深,为其佳作谢谢观赏谢谢观赏李影李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