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欧洲创新创业的四大软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09633982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欧洲创新创业的四大软肋当今世界,俨然已经进入了一个创新与创业的崭新时 代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尤其与近乎“日有所新、夜 有所创”的中、美两国一一身为发达经济体“老大”的美国 和作为新兴经济体“领头羊”的中国相比,实际上,欧盟已 经进入了堪称无甚创新和创业的时代4 个:市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历史上原本是世界上创新 与创业发祥地的欧洲大陆,会“落魄”到了今天创新创业捉 襟见肘的窘迫境地呢?在笔者看来,欧洲大陆国家的创新和 创业之所以难以在世界上占据显著地位, 根本的原因有 经济模型、创新文化、融资渠道与福利社会经济模型已落后 欧陆原有的经济模型,早已不能再适应新时代的创新、 创业要求在宏观上,尽管欧洲大陆国家与北美国家同属西 方社会,但在经济运营的模式上两者却是相差甚远——盎格 鲁-萨克森文化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等国, 其经济模型以 “竞争”为导向,强调自由竞争的至关重要性,重在“无形之 手”,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欧洲大陆文化的 国家如法国、西班牙等国,其经济模式则以“国家干预”为 基础,重在“有形之手” ,强调政府干预的不可或缺性这般,欧美在宏观经济上存有的这个差异性,就直接导 致了两者在微观经济上的迥异之处,例如美英国家与欧陆国 家在企业构成上,就表现得极为不同。

      由于英美国家实行的 是市场竞争机制,因而最终做大了的自然是私人企业,无论 是苹果公司,还是谷歌公司抑或是微软公司而在欧洲大陆 的国家,仅以欧陆的国家代表法国为例,就见绝大多数名列 前茅的特大型和大型企业,毫无悬念地都是由法国国家参股 的“国有企业”,哪怕有的企业法国国家的股份占比并未达 到控股比例,但政府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面对迎面而来的“后工业革命”时代,抑或“再工业化” 的信息社会时代,显而易见,欧陆的经济模式已经过时因 为,后工业革命的信息时代,高精尖的想法、及时雨的资本 与快速反应的能力,成了创业与做大的秘诀所在,这时“市 场”替代“国家”成了主角儿创新创业文化正在流失欧陆国家现在已经普遍缺失 “创新文化”与“创业文化”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存在显著的“创新与创业文化”其实也不 难,只要看在这个国家大学毕业的人、已有不错“宝座”的 人、失业之后的人中,究竟有多大比例的人选择去创业;同 时看有了创新的构思与发明创造,能否很快会有上门来购买 该构思与发明的企业;要看如果创新者或创业者自己要创业 的话,能否很快获得政府当局的政策扶持,尤其能否很快获 得投资机构或金融机构的融资;还要看创新和创业之后倘若 失败了,自创企业被国家清算的条款是否苛刻,尤其要看对 一个失败的创业者,其周边的人及整个社会对其的接纳与宽 容程度等。

      选择这些衡量指标,美国和欧陆正好分处在坐标 的两头:美国是创新与创业的“天堂” ,而欧陆则是创新与 创业的“老大难”之地诚然,欧洲大陆在历史上曾经是创新与创业的代名词,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扮演过世 界“领头羊”的角色现在说起欧洲品牌,也是随手拈来: 保时捷、菲亚特、法拉利、奔驰、欧莱雅、宜家、 ZARA 、 阿玛尼、费列罗等在欧陆历史上所诞生的著名品牌可谓数 不胜数,欧陆也堪称“现代企业文化”的发祥地然而,面对美国和中国,今天的欧陆国家早已难上台面 了要从文化层面来看, 还是要归咎于这些国家 “创新文化” 的丧失除了同属欧盟但未加入欧元区的英国,在创新与创 业上还颇有起色之外,欧盟的其它主要成员国都没了“创新 文化”就算经济复苏与增长业绩做得相当上乘的德国,在 创新和创业上也远远不能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和在欧亚大 陆东端的中国相提并论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 除了经济模式与创新文化,接着是欧陆国家的融资渠道 难题要从融资模式来划分, 英美文化国家是 “ Market-Based Economy ”(市场导向型经济体) ,而欧陆文化国家则是 “Bank-Based Economy ”(银行导向型经济体) 。

      英美国家的 “市场导向”除了有前文所述的市场竞争因素,更有其融资 渠道基于市场之意,即无论是既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展业 务,还是新入市场的“创业者”或“创新者” ,倘若他们需 要资金支持的话,都可以从“市场”上寻得资本因而,此 处的“市场”既有广义的市场之意, 也有狭义的 “资本市场” 、 “股票市场”等之意在美国一个创新与创业者倘若想获得资金支持,只要具 备有投资价值的方案或专利,从“市场”上融到资本并非登 天难事而与美国恰好相反的是,在以法国为代表的欧陆经 济体国家,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在有的欧盟成 员国,银行贷款占所有融资渠道的比例高达 90%以上,换言 之,如果创新者与创业者要想将其创新成果或创业构思付诸 实践,绝大部分的资金需要来自银行而欧盟成员国银行对 中、小企业,尤其对新型的创新者与创业者的放贷概率是微 乎其微的,原因是欧盟银行大多还是传统型机构,而创新者 和创业者除了有好的构思之外,通常一无所有,难以提供房 产抵押或其它质押形式,因而,能够从欧盟银行贷到款的可 能性落到某个创业者头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高福利社会失去保障基础 最后是欧陆的“高福利社会” ,这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其 经济能力所能支撑的范围。

      北欧国家的福利最高、西欧国家 福利次之,但也相当不错,接着是南欧国家和东欧国家,所 以,欧陆总体而言属于“高福利”的社会然而时代毕竟不 同了,欧陆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历史上 欧陆国家实行已久的“高福利”与“高工资”政策,其所赖 以生存的“高利润”与“竞争优势”早已不复存在,所以, 欧陆的“高福利社会”已经失去了其生存与续存的经济与利 润基础实际上,倘若要继续确保此类“高福利社会”机制的运 转,唯一的条件是要确保高福利社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在 世界上具备绝对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 确保高额的利润,进而由“高利润”来为“高福利”买单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法国乃至整个欧陆经济体,已经或正在 失去既往的技术优势,尤其是日益丧失其“工业核心竞争 力”欧盟面临的挑战竞争对手,除了之前的美国和日本,现 在又增加了中国之前欧洲的不少人除了认为美国产品的科 技含量对欧盟产品产生威胁之外,更多地是强调中国产品的 价格低廉欧洲人显然没有看到,中国产品在之前 20 来年 内完成的产业升级和科技飞跃在不少欧洲人眼里中国还是 主要出口衣服、鞋袜等简单加工型产品,实际上在中国的出 口产品结构中,中国已经超过了德国和日本,成了世界第一 大机械设备出口国。

      众所周知,机械设备的生产需要的是一 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但要求有大型的生产和加工能力,而 且要求有足够数量的高等级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不仅要有强 大的资本作为后盾,还要有足够大的市场份额作为后期支 撑综上所述,欧洲如果要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欧洲人务 必要做的事情自然是:欧陆的经济模型要转型,欧陆的创新 与创业文化要恢复,欧陆的融资机制要改革,以及欧陆的福 利社会要变革诚然,经济模型的转型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欧盟 28 国 作为一个政治与经济的联盟体,此类转型需要自上而下方能 完成,要从欧盟的层面着手创新与创业文化的恢复,更是 一个需要由欧盟成员国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过程;要解 决这个难题,要从家庭着手、要从大学着手、还要从社会着 手至于融资机制,作为现有银行制度的既得利益者,银行 估计绝不会轻易放弃其主导地位,还需政府的强力干预以及 整个社会的思想转变关于高福利社会的变革,由于触及的 是几乎所有人的既得利益,因而对高福利的丝毫改动,都将 引起欧盟成员国整个社会的“蝴蝶效应” 其实,从萨科奇 到奥朗德,法国决策者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为此做 出了巨大努力萨科奇第二届未能连任的一个重要因素,正 是他触动了太多法国人原有的福利利益。

      因此,若要真正解 决欧盟创新与创业的软肋,需要的是欧盟成员国上上下下脱 胎换骨的转型勇气和踏踏实实的革新行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