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国文学复习第三章.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0496123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1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外国文学复习第三章 第三章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1.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1)时代背景: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新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的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与现代经济相结合后,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联合体在新的经济结构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惶恐不安加剧在20世纪初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的稳定感,也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 (2)思想背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说和学说,实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①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②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世界由盲目的意志统治着,人生永远受意志的驱使,追逐无法满足的欲望,因而人生注定充满了痛苦挣扎,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类历史也是人与人之间一场无止境的互相残杀。

      ③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或称“意识绵延”,它是宇宙的主宰和动力,客观存在的万物是其表象 ④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关于潜意识的理论,改变了“人是以理性为主的动物”的传统观念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都出自本能冲动;人是充满矛盾冲动的生物,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本能欲望受社会习俗、道德法律和良知理性的束缚 2.现代主义文学的自身规律: (1)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受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影响较大,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模仿自然,而且所模仿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模仿自然理论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挤了他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2)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又是传统文学演变的结果浪漫主义文学强调表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反抗现代文明和理性主义原则,以及它所具有的那种悲观、神秘的色彩,都已露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端倪 (3)福楼拜小说客观冷峻的叙述方法,也为现代主义小说提供了借鉴在文化观念上,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具有两重性他们既无法完全摆脱现代基督教—人道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同时又对它产生了怀疑,他们的创作中已蕴含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存在的现代文化基因 (4)自然主义小说家左拉对“生物的人”的描写,已露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非理性、非道德化倾向世纪末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进一步酝酿并发展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中的现代文化与美学的基因,并直接向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过渡 3.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其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①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