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文学史本学期知识整理.docx
3页外国文学史本学期知识整理 外国文学史本学期知识整理 十八世纪文学 启蒙运动:在重大社会变革的前夜,由欧洲知识界中杰出的文化人士发动和领导的为即将到来的政治革命制造理论依 据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家号召用科学和理性为武器去揭露宗教蒙昧主义,反对宗教狂热、迷信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特权和黑暗统治,提倡以近代科学文化的成就,用理性的指导去“启迪”“照亮”人们的头脑启蒙运动的基本特征: 1,启蒙运动的纲领是由“科学”“理性”“进步”“自由”等概念体现出来,推崇理性是启蒙运动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 2,大胆的怀疑精神,启蒙思想家以科学和理性的名义,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审视一切,从而开创了人类思想史上一个“怀疑的时代” 3,富于对人类未来的乐观主义信念,启蒙思想家企图建立一个基于“永恒真理”“永恒的正义”的普遍幸福的“理性王国” 4,思想探索的自由度、广泛性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启蒙运动的成就和局限 它把西方文明自近代以来的崇尚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传遍整个西方世界,从而使由文艺复兴奠定的人文主义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与升华。
它的开展导致了一系列有创造性、有价值的新思想和新观点的产生,既标志着西方文明达到的新高度,又标志着现代精神和现代思会的特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宗教自由思想最终使欧洲的教会与国家分离,它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准则但启蒙主义者没能超越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局限,他们的唯物论还是不彻底的机械唯物论;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论的;他们的革命是不彻底的他们往往把改革寄托在“开明君主”的身上,而且又不完全否定宗教和上帝;他们的自由、平等和“理性王国”也不过是资产阶级所理解和要求的自由、平等和社会理想 (18世纪英国文学) 18世纪英国启蒙文学的发展三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688年光荣革命开始到18世纪30年代末期这一时期,英国文坛上主要盛行古典主义诗歌,描写资产阶级的生活,肯定现实生活,满足现存秩序代表诗人亚历山大普柏;艾迪生和斯梯尔对期刊文学有首创之功,笛福和斯威夫特开创现实主义小说新的文学样式, 二,第二阶段,从18世纪40年代开始到50年代末期,代表作家理查生、菲尔丁、斯摩莱特,现实主义小说正式确立文学体裁的主导地位 三,第三阶段包括18世纪后半叶的几十年,感伤主义最为重要,感伤主义突破理性的束缚,强调感情的力量。
诗歌创作出现繁荣,感伤主义在小说方面的代表是斯泰恩和哥尔斯密,在诗歌方面的代表是格雷 ①《鲁滨孙漂流记》对鲁滨孙的评价:鲁滨孙表现出了一种不畏艰险,不怕失败,勇于进取的 精神,充分体现了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鲁滨孙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和勤劳勇敢品1,笛福质的资产者,另外,鲁滨孙的形象还带有殖民掠夺性的特点 ②《摩尔·弗兰德斯》 2,斯威夫特:主要作品有《书的战争》《木桶的故事》《布商的信》《格列佛游记》《一个小小的建议》《格列拂游记》是斯威夫特唯一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在艺术手法上,《格》明显受到拉伯雷《巨人传》的影响,就虚构世界本身而言,前后一致,内外相符,富有逻辑性,产生一种整体性的真实感 3,理查生(1689-1761)18世纪英国重要的书信体小说家,感伤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产生重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