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变态心理学的类别、诊断与测评.ppt

67页
  • 卖家[上传人]:ap****ve
  • 文档编号:118964084
  • 上传时间:2020-01-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4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973年,D.L. Rosenhan做了一个实验,让8名心理健康且没有精神障 碍病史的志愿者试图住进精神病院,其中3名心理学家、1名精神科医师、1 名心理系学生、1名儿科医师、1名画家和1名家庭主妇结果,他们都分别 住进了五家州立精神病院所有人都用假名、真实个人经历和资料,职业背 景中与心理专业有关的内容被修改,并附加一条虚假内容:听到声音,似乎 在说“空虚”、“无聊”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最担心被揭穿,但没有发生 ,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顺利住院治疗住院后,假病人便不再提声 音的事情,除忙于记录病房里发生的事情外,一切行为都正常虽然同室真 病人怀疑他们是假病人,猜测可能是派来调查医院的记者,但却丝毫没有引 起工作人员的怀疑住院7~52天(平均19天)后,他们都陆续出院出院 时,并未认为他们康复痊愈,只是免除精神病的名称而已因此,罗森汉得 出结论:诊断标准无法鉴别假病人与真病人,假病人一旦住院治疗,即便行 为正常,也会被认为是故意隐瞒症状 精神病院里的假病人 临床访谈和评估谁有效? 诊断标准能区分假病人与真病人吗? 如何才能减少误诊并防止“被精神病”? 分类诊断标准达到什么水平才算科学合理?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第三节 变态心理诊断 第四节 变态心理评估 第一节 概述 对变态心理或行为的分类、诊断与评估的重要意义: 1.它提供了一种共同语言(专业术语); 2.它提供了变态行为的客观描述和诊断标准,提高了 诊断的一致性; 3.它提供了某种理论假说,对变态心理行为的解释、 治疗和预后估计都有指导意义。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第一节 概述 1.疾病分类 特点 从属关系 病类 病种 病型 临床诊断和 鉴别诊断的 参照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 我国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卫生部 精神科分会 《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 诊断标准》(CCMD) 现 有 系 统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第一节 概述 2.疾病诊断 定义:根据病史、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资料判断个体是否存 在异常,并按分类系 统和诊断标准确定疾 病种类、病型和病期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第一节 概述 定义:采用访谈、观察、调查和测量等手段, 多方位、多层面地收集疾病相关信息,包括病因、 诱因、症状体征、发展过程和实验数据等,为疾病 诊断和治疗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 3.病理评估 1.单维原则 2.层次原则 3.独立原则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按维度或变量分类 按层次或等级 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1.病因学分类 按病因在疾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区分为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器质性或症状性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发育性障碍 心理因素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原因不明性障碍 其他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定义:是综合病因、临床症状、病程和预后 等信息进行分类,这是目前国内外精神障碍分类 和诊断系统的主流分类方法 2.临床特征分类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定义:根据心理过程障碍和心理功能或个性特 征改变进行分类,这是传统的心理学分类 符合习惯和使用方便; 理论上比较牵强 3.心理特征分类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1.试分析不同分类方法的优劣 2.还有更好的分类方法吗? 1.重症状轻病因 2.重现状轻过程 3.重数量轻性质 4.重标签轻探索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不同原因或机制所致的 临床综合征的堆积,把 主要因素、次要因素、 促发因素混为一谈 易产生“共病现象” 忽视全局系统;易误诊 忽视心理、家庭及社会 因素的作用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方法 四、存在问题 如何处理心理障碍分类、评估与诊 断的关系?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分类系统 二、DSM-VI分类系统 三、CCMD-3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1.ICD发展简史 2.ICD-10主要内容 3.ICD-10精神障碍类别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ICD分类系统已有100多年历史,至1992年出版 了ICD-10。

      我国接受ICD较晚至199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 断要点》手册中译本 1.ICD发展简史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包括类别目录、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及附录 ICD-10中与精神及行为障碍相关的其他状况 2.ICD-10主要内容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3.ICD-10精神障碍类别 F00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F20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及妄想性障碍 F30 心境(情感)障碍 F40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F50 伴有生理功能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 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 F70 精神发育迟滞 F80 心理发育障碍 F90 通常发生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1.DSM-VI发展简史 2.DSM-VI主要内容 3.DSM-VI多轴诊断系统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1.DSM-VI发展简史 美国精神病学会于1952年首次制定和出版自己 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与ICD-6相对应,共罗 列了60种精神疾病。

      1994年发表DSM-Ⅳ和2000年出版DSM-VI-TR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手册主要包含手册 使用说明、DSM-IV分类清单、各种类型精神障碍的 诊断标准及附录B供进一步研究的诊断标准轴 同时,DSM-IV或DSM-VI-TR都有配套的定式临 床访谈(SCID) 2.DSM-VI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DSM-VI-TR包含17大类297种精神障碍采用多 轴诊断系统(multiax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有五个涉及范围较广的维度,或称诊断轴( diagnostic axes) 3.DSM-VI多轴诊断系统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1 通常在儿童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 2 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 3 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 4 与物质有关的障碍 5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6 心境障碍 7 焦虑障碍 8 躯体形式障碍 9 人为障碍 10 分离障碍 DSM-Ⅳ(轴Ⅰ)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11 性及性身份障碍 12 适应障碍 13 睡眠障碍 14 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 15 适应障碍 16 人格障碍 17 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DSM-Ⅳ(轴Ⅰ) 内 容表 现现 轴Ⅰ 临床障碍(包括其分类中的1~15类,但精神发育迟缓除外) 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即上述分类中的第17类) 轴Ⅱ 人格障碍(其分类中的第16类) 精神发育迟滞(其分类第Ⅰ类中的一项) 轴Ⅲ一般医学情况(指精神科以外的各科疾病)。

      轴Ⅳ 心理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 9点,即:①基本 支持集体(家庭)问题;②与社会环境有关的问题;③教育问题 ;④职业问题 ;⑤住房问题;⑥经济问题 ;⑦求医问题;⑧与 司法单位有关的问题;⑨其他问题) 轴V 功能的全面评定(GAF),有一个GAF量表,以百分制评分,最好 为100分评定目前适应状况(职业功能、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功 能)及过去几年的适应情况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DSM-VI多轴诊断系统 1.CCMD-3发展简史 2.CCMD-3主要内容 3.CCMD-3精神障碍类别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1958年南京会议提出第一个分类方案; 1981年正式公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CCMD -1); 1989年公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第二版)》(CCMD-2); 陈彦方组织全国协作组着手CCMD-3编制工作,2002 年正式出版CCMD-3。

      1.CCMD-3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主要内容包含CCMD-3编写原则、CCMD-3分类清 单、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及配套诊断量表和计算机软 件等 2.CCMD-3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将精神障碍分为10大类,45种,190型(不包 括第四位和第五位编码) 3.CCMD-3精神障碍类别 第二节 主要分类系统 一、ICD-10 二、DSM-VI 三、CCMD-3 0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3.CCMD-3精神障碍类别 第三节 变态心理诊断 一、诊断原则 二、诊断思维 三、诊断标准 四、焦点问题 一、诊断原则 二、诊断思维 三、诊断标准 四、焦点问题 1.一元诊断 2.等级诊断 3.循证诊断 4.多轴诊断 第三节 变态心理诊断 指在临床诊断中对患者所有 症状和体征尽可能用一种疾 病来解释 指临床诊断中按疾病严重性 和治疗迫切性对可能存在的 多种疾病按主次或先后进行 诊断排序。

      指在临床诊断中注重客观 依据、不断验证诊断的正 确性循证诊断应遵循实 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的原则 依据精神障碍、人格特征、 人格障碍或人格改变、躯体 疾病、疾病或障碍的相关因 素、严重功能损害、目前功 能损害与病前2年最佳功能 水平、现状总评为诊断轴, 并评价诊断轴间的关系 1.发病基础 2.起病及病程 3.临床表现 4.病因与诱因 第三节 变态心理诊断 一、诊断原则 二、诊断思维 三、诊断标准 四、焦点问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