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升本政治第二部1-11章练习选择题.doc
18页第二部分:第一章:一、选择题1.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毛泽东思想经过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3.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5.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2004 年第 15 题)------ 群众路线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7,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8.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9.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达到新的实事求是10.建国以来,表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在我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一次重大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是-----和平和发展12.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廊的时间是-----1982-1987 年13.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宪法的会议是-----1999 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14.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牡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三大15.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6.到中国共产觉的十六大为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沃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有-----三次17.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觉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18.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觉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19.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20.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的重要会议是-----十六大21.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成为中国国家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形成的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国情和党情的变化2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6.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健在坚持-----与时俱进27. 中国共产觉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2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精髓是----实事求是29.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人是------毛泽东30.第一个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王稼样31 明确把毛泽东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的会议是----中共七大第二章:1.引起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戊戌变法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保护3.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4.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1919 年到 1949 年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的标志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6. 在近代中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戊戌变法7.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8.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10. 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林则徐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三三制”政权12.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13 毛泽东在论述三大法宝相互关系时指出,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15.党的生命是-----政策和策略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是-----共产党1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18.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工农武装问题19.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2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间区间是------1949 年 10 月到t956 年 12 月22.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途径是-----国家资本主义23.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手段和最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24.新中国第一部杜会主义类型的宪祛是-----1954 年宪法25. 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 ,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6.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南昌起义27.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28. 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土地革命29. 毛泽东提出,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0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31. .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八七会议32.毛泽东提出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33.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第三章:1.杜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3.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是----生产力标准4.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是没有认识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 我国杜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10.我国杜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杜会主义现代化11.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13.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4,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于------党的十三大15.我国在 21 世纪头 20 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6.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人是-----邓小平17:他在六十年代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这一论断的人是-----毛泽东18.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19.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会议是------十三大20.我国牡会主义发展战路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利益21.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2. 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顶,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 ”这是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23.觉在牡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具体规定了-----经济、教育、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24.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章:1.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但主要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3. 20 世纪 50 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三个主体、一个补充”思想的中央领导人是----陈云4.在人民内部,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6.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7.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就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在社会生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9.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0.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改革1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12.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13,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14.“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标准1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 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17.对并开放的开端是-----设立经济特区18.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20“走出去” 战略的直接含义是-----到境外去投资办厂21.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特点是------改革开放22.经济特区的性质是-----国家资本主义第五章: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2.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4.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公有制经济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7.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8. 股份制性质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谁掌握控股权9. i'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是-----企业10. 现阶段我国实施社会保障水平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11. 觉的十五大在分配方式上第一次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12. 杜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13.在市场机制中,起核心作用的机制是----价格机制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是------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1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6.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主要依靠-----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1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指的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1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