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全技术管理与对策措施资料课件.ppt

20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605498646
  • 上传时间:2025-05-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8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安全技术管理与对策措施,安全技术管理与对策措施,第六章,内容提要,一、安全对策措施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原则,(,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4,)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2,)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采用无害工艺和作业,自动化、遥控作业2,)预防如使用安全阀、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等3,)减弱主要起降低作用,如加设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采取降温措施,设置避雷、消除静电、减振、消声等装置4,)隔离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防护服、防毒面具)等5,)联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联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报警装置3,)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4,)对策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设计规范的规定。

      2.,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危害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使之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3.,安全对策措施的内容,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防火防爆、电气、机械伤害、职业危害、安全管理安全对策措施等1.,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1,)项目选择,除考虑经济和技术合理性,并满足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要求外,在安全方面应重点考虑这几方面:,1,)自然条件的影响,2,)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2,)厂区平面布置,1,)功能分区,2,)厂内运输和装卸,3,)危险设施,/,处理有害物质设施的布置,二、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2.,防火防爆的对策措施,(,1,)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的原则,1,)防止形成可燃系统:取代或控制用量、加强密闭、通风排气、惰性化,2,)消除、控制引火源:明火和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防止电气火花和雷击3,)有效监控,及时处理,(,2,)工艺防火防爆,(,3,)物料的防火防爆,1,)列出物料主要的化学性能及物理性能,2,)综合分析研究危险物料的危险性,在设计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4,)工艺流程防火防爆,(,5,)工艺布置防火防爆,(,6,)自动控制,(,7,)设备防火防爆,(,8,)工艺管线防火防爆,(,9,)其他安全防护:,通风、非活泼性气体保护、保险装置、安全监测,(,10,)建(构)筑物防火防爆,1,)生产及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3,)厂房的耐火等级,4,)厂房建筑的防爆设计:从,9,个方面考虑,如下合理布置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单层建筑、不设在地下室、设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建筑的厂房、厂房内爆炸危险区域布置在靠近一侧外墙门窗的地方采用耐火、耐爆结构,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轻质屋盖、泄压门窗,泄压方向一般向上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比,应采用,0.050.22,,最低不小于,0.03,(,1000m,3,),设置防爆墙、防爆门、防爆窗:墙要耐爆耐火,门窗为钢制,玻璃为夹层的防爆玻璃不发火地面:金属(铜和铝)和非金属,露天生产场所内建筑物的防爆,排水管网的防爆,防火间距,安全疏散设施及安全疏散距离:甲乙丙类厂房应采用封闭疏散楼梯,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在,10,人以上的,宜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11,)消防设施,1,)消防用水用水量为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与一次灭火用水量的乘积。

      2,)消防给水设施:高层厂房、高架仓库和甲乙类厂房室内消火栓的距离不大于,30m,,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1.1m,3,)露天装置区消防给水:消防供水竖管、冷却喷淋设备、消防水幕、带架水枪,4,)灭火器,5,)消防站:油田、石化企业及其他大型企业等应建立本单位的消防站,要求,5min,内到达,保护半径不大于,2.5km,,丁戊类为,5km,12,)其他防火防爆对策措施,3.,电气安全,以防止触电、防电气火灾、防静电和防雷击为重点,提出防止电气事故的对策措施1,)防触电,1,)接零、接地保护系统:按电源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分别采用保护接零(,TN-S,、,TN-C-S,、,TN-C,系统)和保护接地(,TT,、,IT,系统)2,)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和报警式漏电保护器3,)绝缘:,4,)电气隔离:采用一、二次电压相等的隔离变压器,实现工作回路与其他回路电气上的隔离应保证隔离回路(二次侧)电压,U500V,,线路长度,L 200m,,且二次侧电压与线路长度的乘积,100000V,m,5,)安全电压:直流电源低于,120V,的电源,交流电源用专门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提供安全电压(,42,、,36,、,24,、,12,、,6V,)电源。

      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V,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触电保护措施6,)屏护和安全距离:金属屏护必须接零或接地屏护上设警示标志7,)联锁保护:设置防止误操作、误入带电间隔等造成触电事故的安全联锁保护装置8,)其他对策措施防止间接触电的电气隔离、等电位环境和不接地系统,防止高压窜入低压的措施等2,)电气防火防爆对策措施,为正确选用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和各种防爆设施,必须正确划分所在环境危险区域的大小和等级1,)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可将危险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通风情况是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重要因素即应考虑释放源和通风条件,2,)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此类危险环境划分为,10,区和,11,区划分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的等级时,应考虑粉尘量的大小、爆炸极限的高低和通风条件3,)火灾危险环境分为,21,区、,22,区和,23,区,分别为可燃液体、可燃粉尘或纤维、可燃固体存在的危险环境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中,一般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25,爆炸危险环境中,应尽量少用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尽量少安装插销座3,)防爆电气线路,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装位置、敷设方式、导体材质、连接方式等的选择均应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

      1,)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线路电气线路位置的选择:,根据气体或蒸汽的比值确定电气线路高处或低处敷设,电缆采取电缆沟敷设或电缆沟充沙敷设10kV,及其以下的架空线路不得跨越爆炸危险环境当架空线路与爆炸危险环境邻近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主要有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两种,不得明敷电气线路固定敷设的电力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隔离密封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穿越处导线材料选择优先采用铜线允许载流量电气线路的连接2,)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线路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的技术要求与相应等级的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即,10,区、,11,区的电气线路可分别按,1,区、,2,区考虑3,)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线路,4,)电气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和间距消除引燃源4,)爆炸危险环境接地和接零,1,)整体性连接必须将所有设备的金属部分、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全部接地或接零,并连成连续整体,以保持电流途径不中断接地或接零干线宜在爆炸危险环境的不同方向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相连,连接要牢固。

      2,)保护导线单相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相线和工作零线均应装有短路保护元件,并装设双极开关,同时操作相线和工作零线3,)保护方式在不接地配电网中,必须装设一相接地时或严重漏电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装置或报警装置4.,防静电对策措施,(,1,)工艺控制,应从工艺流程、材料选择、设备结构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避免静电荷的积聚2,)泄漏、消散,(,3,)中和,(,4,)屏蔽,(,5,)综合措施,(,6,)其他措施,5.,防雷,防雷措施,1,)直击雷防护,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当单设,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10,欧姆露天装设的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储罐和工艺装置,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一般可不再装设接闪器,但必须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间距不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姆二次放电防护防雷装置承受雷击时,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呈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可能击穿与邻近导体之间的绝缘体,造成二次放电二次放电可引起爆炸或电击事故因此要求防止二次放电最小间距足够大:第一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不小于,3m,和,2m,2,)雷电感应防护,3,)雷电侵入波防护,4,)电子设备防雷,6.,机械伤害防护,(,1,)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2,)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3,)安全防护措施,(,4,)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5,)安全信息的使用,(,6,)特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7,)其他安全对策措施,7.,有害因素控制,8.,其他对策措施,1.,安全管理对策措施,2.,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3.,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4.,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5.,安全投入和安全设施,6.,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和管理,7.,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三、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