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汉宰相张安世墓的发掘.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16318083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汉宰相张安世墓的发掘西汉将军墓K6号坑中满是小陶俑打开覆盖在K6号坑上的保护薄膜,众多小陶俑赫然眼前 “千军战俑”守护西汉将军墓西安南郊发掘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家族墓,是目前 唯一完整发掘的汉代“列侯”级家族墓当一排排赤身裸体的陶俑被发掘出时,考古人员惊呆了, 这些在汉阳陵常见的大批裸体陶俑,竟在南郊一大墓的陪葬 坑出现,且数量众多这里,埋藏着哪位王侯将相?随着一年多考古发掘,谜团解开,该墓葬群就是西汉大 司马卫将军张安世的家族墓地遗憾的是,无论是张安世的墓葬,还是其夫人的墓葬, 均发现有诸多盗洞,而墓室还有焚烧的痕迹大型“甲”字墓为王侯级别“驷马 一车”疑为皇帝所赐2008 年 7月,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航天产业项目基地 考古勘探时,大型“甲”字墓的出现引起专家的 特别关注1 月 27 日,在对外公布正在发掘的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 考古情况时,负责该墓葬群发掘的领队、省考古研究院副院 长张仲立说,这一西汉墓地东距杜陵陵园约6公里,规模大、 规格高,最引人注目的是墓园中部的大型“甲” 字大墓,编号M8。

      M8大墓总长60多米,而其中的墓室部 分长 35米,宽24.5米,距离地面有 15米考古专家说, 只有王侯级别的人员才可能有如此大型的甲字墓在墓室东、南、西三个壁面上,均有“之” 字状的台阶,推测可能为修复时往上运土的道路在M8的 周围则分布着6座大小不一的陪葬坑,最长的有38米,最 短的有6米而在距离M8不远处,又现一座“甲 ”字大墓,但与M8相比,小了很多,专家推测为墓 主夫人墓在墓园东部,则保留着祠堂的建筑基址,在墓园 之外的东、西、北各侧分布有一些规模不等、形制有别的祔 葬墓两千年过去了,墓道中部的前箱中的黑色木炭依然保存 完好,底部铺设着整齐的方砖 “这里出土了实用的 驷马一车两驾,极其珍贵此外,还有很多明器车马8221; 史全平说,驷马一车是当时真的车马陪葬,两千年后,马匹 只剩下白骨,车早已腐朽,幸运的是车马遗迹十分完整,依 然可以看出当年的华丽考古专家推测,该“驷马一 车”应该为皇帝御赐,在前箱内保护前箱的南面则 是主墓室,埋葬着一代大将而在墓道两侧的三个耳室内, 出土了不少珍贵的器物陪葬坑“千军战俑”很难找到同样的脸在 M8 的周围,考古专家先后发现了 6 座大小不一的陪 葬坑。

      发掘一座座陪葬坑,惊现“千军战俑”, 有陶俑、木俑正在发掘的k6号坑内,数以百计的陶俑虽倒在坑内, 却个个精神抖擞,面部清晰,红红的嘴唇,浓黑的眉毛,神 情各异8220;虽然陶俑这么多,却很难找到同样的脸 ”史全平说8220;这些陶俑与汉阳陵的陶俑相似,约 60厘米高 ”张仲立说,现在虽然陶俑都是赤身裸体,没有胳膊, 但在胳膊处都留有孔,而在坑内,专家们还发现了盔甲的残 片,可见陶俑原先都穿有各种各样的衣服而在坑内,出土 了大量的铜镞、刀、箭等兵器,还有十分少见的鎏金银的青 铜钟以及做饭用的陶釜 “这些陶俑最初都是一排排站立,身着甲衣甲帽,手持各种武器,陪伴在墓主人身 边,可想当时之威武8221;史全平说如此重要的考古发现,人们都想亲眼目睹有消息称, 这里有望建博物馆,向人们展示墓主张安世是谁汉宣帝 11 功臣中 排名仅次于霍光据史书记载,张安世是西汉重臣,字子儒杜陵(今陕西 西安东南)人,张汤之子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汉武帝时, 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拜 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 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

      甘露三年(公元前 51 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 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 和表扬在这十一人中,霍光为第一,其次为张安世、韩增、 赵充国等人可见张安世之地位张安世还是个为官廉洁之人他曾举荐一人为官,后该 人来向其道谢,张安世说自己举贤达能乃是公事,岂能私谢, 于是与之绝交验证没有墓志铭如何认定是张安世考古专家说,那个时期并没有墓志铭,但通过多方资料 均证实该墓葬为张安世之墓史书记载验证张仲立说,史书对张安世墓葬记载得十分详细:安世赐 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此次发掘地刚好与此验证多枚印章验证在陪葬坑内发现了多枚军队的印章,上面刻有“卫将长史”、“军侯之印”等,而更为重 要的一枚特殊的大型铜印上面仅刻着一个字“张 ”,该印章为 4厘米乘以7厘米,如此大的印章十分 少见墓葬级别验证从墓葬的形制、规模及出土的文物分析,该墓葬应该属 于“列侯”级别谜团“千军战俑”有望揭开古代军事秘密张仲立说,张安世家族墓是目前唯一经过完整发掘的汉 代“列侯”级别的家族墓。

      目前,6 座陪葬坑只 发掘了 3 座,张安世的主墓室还没有发掘,诸多谜团将随着 发掘而解开为何山东也有张安世家族墓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在山东也有张安世家族墓,缘何会 出现两座张安世家族墓呢?专家说,张安世后代的一支到了 山东,山东的张安世家族墓属于张安世的后人墓葬,但不是 张安世的墓葬张安世夫人安葬时是否穿玉衣在夫人墓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些玉器,专家推测与玉 衣相似,张安世的夫人极有可能在安葬时身着玉衣,但是否 如此,目前还是个谜团 “ 千军战俑” 隐藏着哪些军事秘密 此次发掘出的完整的军旅用品,极为罕见这6 个陪葬 坑大小不一,故专家推断其代表着不同的等级,如现在军、 师、营等级别,专家对陶俑的修复和墓葬的进一步发掘,是 否能揭开古代军事秘密,目前还不得而知发掘现场发掘现场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位于长安凤栖原上的西 汉宰相张安世家族墓园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在张安世墓东南 侧 30 米处,发现一座规模相对较小的墓葬,经过进一步发 掘,该墓葬被确认为张安世夫人墓葬5 月 20 日,考古人员从该墓耳室内清理出近百件陶器、 铁器、车马明器,并从墓室中清理出级别十分高的珍贵玉器。

      这些发现,为该墓园内墓葬时代的推定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实 物材料,尤其对下一步修建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园博物馆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彩绘陶甲士俑折射墓主军旅生涯 记 者在编号为K6的从葬坑内看到,考古人员正在这个长约13 米、宽 5 米、深 5 米的坑内一件一件发掘、提取着衣式彩绘 陶甲士俑,俑的排列和武器配备非常清晰,这些陶甲士俑全 部裸体,头、躯体、腿足等主体部分模制并加以修饰,发髻、 生殖器、足趾等部位则以手工捏制,烧成后再装胳膊,施彩 绘,着衣戴饰,制作相当细腻现在这些甲士俑的胳膊、衣、 甲装等都已腐朽成灰,不过俑体依然姿容生动,彩绘鲜亮考古人员说,这个坑没有被盗贼光顾过,坑内共有随葬 彩绘陶甲士俑、木俑400余件,目前已经提取了 240件另 外还从编号为K5的从葬坑内发掘、提取着衣式陶甲士俑255 件,用于陪葬的彩绘陶俑在西汉时期只能是皇家所有,从一 朝宰相墓地发现这些文物,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皇帝所赐,足 以显示岀张安世当时地位的显赫K5从葬坑内还岀土了 “卫将长史”、“当百将印”等铜 印,弥足珍贵所有的从葬坑内共有彩绘陶甲士俑、木甲士俑近千件, 还有大量鎏金银器、错金银器、铁撠、铁刀、弩机、箭镞、 青铜印章、青铜钟、青铜钺等金属兵器以及小型车马等其它 用器。

      这些属于军旅内容的文物,种类多,内涵丰富,足以 折射岀“甲”字大墓墓主人张安世的军旅生涯张安世夫人墓葬玉器堪称珍品 考古人员丁岩从库 房拿岀刚刚从该墓室中发掘岀来一件直径约12厘米的玉璧, 一件玉衣残片、两件玉塞、两件玉石眼罩说,虽然这个墓室 被盗严重,但是这几件玉器的品质和规格非常高,算得上对 西汉时期墓葬发掘过程中见到的玉器文物珍品在耳室内,共有陶器、铁器、车马明器近百件这些随 葬陶器的形式与墓园的主人墓葬出土的相类似,可见其埋葬 时间也比较接近依据该墓葬形制、时代特征和处于墓园中 的位置,可以确认其应该为大型“甲”字形墓葬 主人张安世夫人的墓葬据文献记载,“安世尊为公 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 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 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这说明张安世夫人生前为人低调,对人随和,虽然 家里非常富有,仍然坚持自己纺织12 座小墓葬包围“甲”字形大墓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凤栖原西端的航天科技产业园北侧一个工地 上时,这里分布着 10 余座已经开挖发掘的古墓葬。

      这里地 势高亢,南对潏水秦岭,西临韦曲古镇,东距杜陵大约6公 里墓群中央有一座呈“甲”字形的大型古墓, 正在对一处墓葬进行发掘的考古人员丁岩说,这座呈“ 甲”字形的是西汉宰相张安世的墓,墓园东、西、北 三面以外分布着祔葬及其后世墓葬共 12座,形成了一个非 常少见、保存相对完整的家族墓园丁岩说,这个墓园主从分明,脉络清晰,且延续长久, 现已发掘祔葬墓 10座,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钱币器物,确认该墓地从西汉中期一直延续到王莽新朝他们对墓园和大 多祔葬墓都作了发掘,各座墓室都严重被盗,所幸墓葬形制 还都完整,耳室内幸存有重要器物截至目前,共出土各种 鎏金银、错金银、玉、铜、铁、原始瓷、陶、骨、封泥等质 地的精美文物 2000多件,另有许多宝贵的彩绘漆饰、皮革 竹木残留等在历次发掘的西汉诸侯、将相墓中,这次收获 丰硕8220;甲”字形主墓正东约 80 米处有一个祠 堂建筑基址,其主体部分是一个边长为 19米的方形堂室, 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清理出较为完整的台基、柱础、门道、回 廊、踏步、散水等建筑遗迹,出土有完整的方砖、条砖、板 瓦、瓦当等。

      丁岩说,祠堂建筑后期还经扩建,扩建部分遗 迹虽然零星破碎,但地层关系仍清晰可寻 墓园主人张 安世身份敲定 丁岩告诉记者,他们在对“甲”字形的大型古墓发掘过程中,从 4号葬坑中发现大 型篆书“张”字铜印一枚,印面长 7 厘米,宽 4 厘米,有印捉这表明该从葬坑为“张”氏所属, 该大型“甲”字形墓葬的主人应为“张 ”姓,该墓园即为张氏墓园耳室内出土 20 多枚 “卫将长史”封泥,表明墓主可能职掌“ 卫将军”通过这些“硬件”证据,他们 查阅史料发现,西汉时期曾经担任过卫将军的张姓人物只有 张安世一人,而文献记载张安世的葬地也正好在这一带发掘现场如此高规格的墓园、大型高等级漆绘车辆、 高等级从葬甲士俑、高规格祠堂建筑和许多高规格的随葬重 器等实物证据,都与“软件”的文献记载张安世 死后御赐茔地,御送“轻车甲士”,“ 将作”营建,“起冢祠堂”相合,文献与 发掘资料双重印证了该墓园即属汉宣帝赐予的墓园,墓主应 即张安世。

      考古发掘揭示的墓园及祔葬墓所反映的家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