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Baige****0346
  • 文档编号:275438456
  • 上传时间:2022-04-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5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341001课程英文名称: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人因工程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应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是一门很有应用价值的学科,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主要研究人—机—环境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恰当的设计和改进这些关系,使工作系统获得满意的效果,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工作场所环境评价的方法以及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等一些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通过在相关实验中亲自动手,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做准备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系统掌握人因工程学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人因工程学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旨在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从多学科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种系统的观点和综合的能力,并通过实验环节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增强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施说明1.本课程宜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便更好地展示学科的研究成果、使用设备及应用案例2.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工作环境衡量指标的测定、评价和改善,体力工作负荷与脑力工作负荷的测定、疲劳的消除,并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进行作业空间设计、人机系统与人机界面的设计与评价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学时,课时分配表可供参考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具备一定的数学、机械、管理、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已修完相关课程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结合所学内容安排1-2次习题,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内容本课程共有8学时实验,实验环节的安排如下所示:生理因素实验2学时测定人在不同色彩及光强的闪光融合频率值;测定响度绝对阈限值反应时测试实验2学时对声音和光信号左右手简单反应时测定;对不同光信号的选择反应时测定环境照明与生产效率关系测定实验2学时描述等照度曲线;测定并计算平均照度;简单方法测定和估算反射率;描述照明—工作效率曲线环境噪声测定实验2学时用HS5633B型通用声级计测量工业企业或周围环境的噪声值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考核目标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了衡量及改善环境要素的方法;是否具备了衡量作业负荷及安排适宜劳动强度的能力;是否掌握了作业空间、人机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是否掌握了对人机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3.成绩构成学生总成绩由平日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依次约为20%、10%、70%,其中平日成绩取决于上课出勤率、上交作业情况及回答问题情况等七)参考书目《人因工程学》,郭伏、钱省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工效学原理与应用》,张广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人因工程》,孙林岩、崔凯、孙林辉编,科学出版社,2011.8《人因工程》,蒋祖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二、中文摘要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卫生学、人体测量学、劳动科学、系统工程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成果,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标准和规范,研究和应用范围广泛并具有综合性该学科的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部分人因工程学概述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人因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重点:人因工程学的定义、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第2部分人的工作环境总学时(单位:学时):14 讲课:10 实验:4 上机:0第2.1部分微气候环境(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微气候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人体的热交换与平衡;微气候对人的影响;改善微气候环境的措施第2.2部分照明环境(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光的物理性质及度量;视觉特性;照明对作业的影响;工作场所照明;照明标准;照明环境的设计、改善和评价第2.3部分色彩环境(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色彩的含义和构成;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色彩对人的影响;色彩调节与应用第2.4部分噪声及振动环境(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声音及其度量;噪声及其对人的影响;噪声测量及评价标准;噪声控制;振动环境;特殊工作环境第2.5部分空气环境(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几种现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相关标准;粉尘;空气中二氧化碳;工作场所通风与空气调节重点:微气候环境的综合评价;光的度量;照明环境的综合评价;色彩的构成;色彩混合与色彩表示方法;声音的物理度量;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觉;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难点:微气候环境的综合评价;色彩表示方法;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实验:环境照明与生产效率关系测定实验(实验2学时);环境噪声测定实验(实验2学时)习题: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第3部分人的工作效能总学时(单位:学时):13 讲课:9 实验:4 上机:0第3.1部分体力工作负荷(讲课3学时)具体内容:人体活动力量与耐力;体力工作负荷及其测定;体力工作时的能量消耗;作业时的氧耗动态;劳动强度;体力疲劳及其消除第3.2部分人的信息处理系统(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中枢(认知)系统的信息加工;人的信息输出第3.3部分脑力工作负荷(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脑力负荷定义及影响因素;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脑力负荷预测方法;应激;脑力疲劳及其消除重点:体力工作负荷及其测定;体力工作时的能量消耗;注意的认知理论;中枢系统的信息加工;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脑力负荷预测方法难点:注意的认知理论;中枢系统的信息加工;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脑力负荷预测方法实验:生理因素实验(实验2学时)、反应时测试实验(实验2学时)第4部分人体测量与作业空间总学时(单位:学时):5 讲课:5 实验:0 上机:0第4.1部分人体测量(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人体测量概述;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第4.2部分作业空间设计(讲课3学时)具体内容:作业空间设计概述;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座椅设计重点: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座椅设计难点: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第5部分人机系统与人机界面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第5.1部分人机系统(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人机系统概述;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程序;人机系统评价概述;人机系统分析评价方法第5.2部分人机界面设计(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人机界面概述;显示器设计;控制器设计;控制-显示组合设计;累积损伤疾病与工具的设计重点:人机系统分析评价方法;仪表显示设计;听觉显示设计;主要控制器的设计;与手有关的累积损伤疾病;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难点:人机系统分析评价方法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