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当代西方生态文学中的异质空间.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6946201
  • 上传时间:2018-06-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0.2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理论与争鸣论当代西方生态文学中的异质空间纪秀明内容提要: 本文从空间批评的视角出发, 指出西方生态文学具有乌托邦与恶托邦两种鲜明的空间异质形态本文认为, 生态作家将异质空间作为重要释意手段, 通过这两种有别于社会常规空间的异质空间的建构, 一方面可以展开对生态危机以及既有规约社会/文明的深层批判; 另一方面异质空间以其隐喻功能, 为精神生态的诗意栖息提供了乌托邦想象, 为生态作家突破现代精神危机提供救赎本文最后指出, 生态文本中异质空间的构建也存在局限性, 容易产生模式化、 返智与自然主义肉欲的偏颇关键词: 当代西方生态文学异质空间批判救赎局限作者简介: 纪秀明, 大连外国语学院《外语与外语教学》 编辑部副编审, 博士生,主要从事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研究Title:The Construction of“Heterotopia”in Contemporary Western Ecological Liter-atureABSTRACT: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criticism,this essay argues that con-temporary Western ecological literature is marked by images of utopia and dystopia. Thewriters of ecological literature advocate“Heterotopia”as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posi-ting an in- depth critique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e conventionalized society or civili-zation. Metaphorically ,“Heterotopia”opens up a utopian space for poetic dwelling and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spiritual salvation.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Heterotopia”has its limitations:it is prone to become stereotypical,anti- intellectual andnaturalistically carnal.Keywords:contemporary Western ecological literature,Heterotopia,critique,salva-tion,limitationsAuthor:Ji Xiuming < jxm7300429@ sina. com > is an associate editor for Foreign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Dalian,China ( 116002)and a Ph. D. candidate. Hermajor research interest is literary theories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05·“异质空间” ( Heterotopia) 或称“异托邦” , 是福柯 1966 年在《词与物》 中提出的概念。

      福柯于 1967 年的 《异质空间》 ( Other Space ) 演讲中, 进一步拓展了“异质空间” 的含义, 他超越了 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论的阐释, 在将空间看作是权力关系网络的同时, 关注社会中偏离常态的不同空间我们梳理当代西方生态文学创作时, 发现其中存在着大量相关异质空间的书写, 但目前明确地从异质空间角度对当代西方生态文本进行分析的研究仍有待开拓借助异质空间提供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我们重点关注生态文本中存在的带有差异性、 异质性、 颠覆性的空间, 归纳生态异质空间的主要形态, 参照异质空间权力/规约社会关系、 空间隐喻等理论, 考察作为叙事策略的生态异质空间书写对生态文学的独特表意功能, 并探讨异质空间叙事的局限等诸多问题一、 生态文学异质空间形态笔者认为, 生态文学异质空间通常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与不和谐、 不平衡现实相背驰的理想乌托邦异质空间另一种是与现实不同, 具有现实预警机制的 “恶托邦” 空间乌托邦异质空间往往是一个与当下世俗空间有鲜明地理差异的地方, 在时间上与当下形成共时性, 在空间上以 “不相容性” 形成阻隔性并置这种不相容地域空间设置往往是异域而荒凉的, 基本是未经开发, 没有被人类文明与工业侵蚀与污染的世外之域, 比如: 荒岛、 大海、 雨林、 荒原、 城市边缘的乡村、 现代世界边缘第三世界, 等等。

      这样的异质空间出现在很多文学作品中, 例如 《乌拉尼亚》 ( 法国勒克莱齐奥) 的坎波斯 、 《蝇王》 ( 英国戈尔丁) 中的荒岛 、 《礼拜五, 或太平洋上的虚无境》 ( 法国图尼埃) 中的异域荒岛 — — —“希望岛” 、 《花狗崖》 ( 苏联艾克玛托夫) 中的 “神秘的海岸” 、 《英格博格》 ( 德国凯勒曼) 中的林间小屋和原始部落 、 《蜥蜴的夜晚》 ( 美国威廉斯) 中的波希米亚式旅馆 、 《浮现》 ( 加拿大阿特伍德) 中的乡下异域 、 《沙漠》 中的北非沙漠 、 《诉讼笔记》 中的海滩 、 《走向一个隐形大陆》 ( 勒克莱齐奥) 中的印度洋岛屿 、 《告别马焦拉》 ( 俄罗斯拉斯普金) 中的马焦拉, 等等与乌托邦空间的空间地理性质相反, 恶托邦则基本是以时间为特征, 以未来的“坏地方”或者 “邪恶之地” 为 “异质” 的想象空间, 表现的往往是未来的“邪恶之地” 对现在的“美好世界” 的逆转比如 《羚羊与秧鸡》 ( 阿特伍德) 对未来的 21 世纪末死亡之城的“异质” 想象 , 《使女的故事》 ( 阿特伍德) 中对已成历史的未来基列国的生态破坏与科技滥觞的“异质” 想象, 《美丽新世界》 ( 英国奥尔德斯·赫胥黎) 的空间景设在福特纪元 632 年( 即遥远的未来 2532年的人类社会 ) , 《夜猎》 ( 俄罗斯科兹洛夫) 对未来公元 2200 年前后的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进行的夸张、 变形的描写 , 《母老鼠》 ( 德国君特·格拉斯) 对人类可能存在的未来景象进行的警示,以及 《斯莱尼克斯》 ( 俄罗斯达吉亚娜) 展示的未来核爆炸后的荒原世界图景, 等等。

      众所周知, 异质空间的哲学概念衍生于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论的阐释, 常被引申为社会中偏离常态的不同的空间, 独立于此在空间的独特空间由于权力与空间的对应性, 异质空间往往被视为与既有权力/知识文化相对抗之物在文学领域, 异质空间多作为叙事的技巧, 介入背景、 结构乃至意义的表征, 并多被设置于对既有空间/知识权力的批判之上那么, 当代西方生态文学中这两种异质空间形态在文学中的功能如何?又如何具体引导、 影响生态文学?二、 空间与释意: 生态文学异质空间的批判与救赎性龙迪勇在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一文中指出 : “空间也是叙事中的重要元素, 也是叙事·15·论当代西方生态文学中的异质空间学研究的重要维度” ( 63) 在当代西方生态文学作家那里 , “异质空间” 已经成为一种被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技巧或手段, 他们不仅仅把异质空间看作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 而且将异质空间书写作为生态表意的叙事技巧, 通过异质空间来表现生态价值取向与内涵生态文本通过有别于社会常规空间的两种异质空间的建构, 既对当下“规约社会” 、 生态危机四伏的现实社会与文明进行对抗与批判, 也为精神生态的乌托邦想象提供了可能, 为生态作家提供了突破现代生态与精神双重危机的救赎可能。

      ( 一) 恶托邦异质空间的批判、 对抗功能异质空间理论的发生与存在根源于关乎规约空间、 规约社会的思考福柯认为“我们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联系” ( 转引自谢纳 56) , 因为现代空间是以圆形监狱为主要模式发展起来的, 充满了压迫性 人类所处的常规公共空间已成为理性规划的一部分在理性规划的空间中, 人的生存空间被规划为一种规范标准的存在” ( 184) , 这种规约性空间对个体起着禁锢、 驯服作用而异质空间的本质特征即是对涵盖宗教、 文化、 哲学、 生存法则的极权的对抗与批判当代西方生态文本往往将空间设置于未来的时间维度中, 通过虚构的恶托邦 “未来” 异质空间, 把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夸大到最坏程度, 以现存问题的“异质性、 差异性的、 夸张夸大的” 效果图示未来生态的破败与荒诞, 进行提前预警, 完成对造成生态破败、 人性异化的当下生态科技、 极权的对抗与批判以未来生态的破败与末世图景来进行预警是恶托邦异质空间的叙事发轫之端阿特伍德的 《羚羊与秧鸡》 首先描述了 “异质空间” — — —未来 21 世纪末的死亡之城的混沌末世图景世界漂浮于 “残骸” 之中, 白色的海滩、 碾碎的珊瑚以及残破的骨头遍布。

      生化人“秧鸡人” 荒诞地存在着并主宰了世界, 生化野兽奔突肆虐最后一个人类雪人宛如“活在阴霾和昏暗里的生物” , 在旷野中, 在 “水、 沙滩、 天空、 树林、 流逝的时光碎片” 中承受巨大的恐怖与孤独( 56) 《美丽新世界》 的故事背景设在福特纪元 632 年( 即遥远的未来 2532 年的人类社会) , 其中展示了生物技术对自然生态和自然人性的巨大破坏与变异俄罗斯科兹洛夫的《夜猎》 对未来公元 2200 年前后的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夸张、 变形的描写令人毛骨悚然遭受核污染的地球生态彻底恶化, 物种灭绝或者发生变异 , “野兽” 肆虐, 异型苍蝇横飞, 人种基因突变, 等等基于未来的生态 “恶托邦异质空间” 的建构性想象画面对当下的生态破坏提出尖锐的批判这种恶托邦异质空间的设置依托未来 , “却基本上关注作家生活的现实社会, 立足于把一种正在发展中的, 作家认为势必导致灾难性后果的趋势推演为恐怖的力量” ( Sisk 4) , 从而可以增强 “批判现实主义色彩” , 具有更强的生态预警与批判性运用未来恶托邦空间对生态破坏与混沌进行夸大渲染与揭示之后, 作家将笔触深入到对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思考与批判上。

      在《美丽新世界》 的未来恶托邦空间— — —高度工业化的 “新世界” 中, 科技操纵了一切, 先进的科技给民众带来了物质生活上的便利的同时, 技术力量大大强化了社会计划的实施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控制力同时社会高度集权规约, 人成为社会制约专制下盲从、 驯服、 失去个体意识的共体 《美丽新世界》 展现这种由规约与严格技术制造的生物世界, 表现了强烈的批判与对抗生态与科技在当代已经形成尖锐的冲突, 工业与技术在给人提供了适度自由的同时, 其工业化与科技性的滥觞已经造成对人的自由本性的统治压制和戕害马尔库塞( Herbert Marcuse) 在他的代表作《单向度的人》 一书中指出 : “ ‘单向人’ 已经丧失了或正在丧失个性、 自由及自我掌控个人命运的能力” ( 89) 在技术和科技滥觞的未来性异质空间中, 个人空间个性的表达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统治机器通过技术手段禁锢了·25·当代外国文学No. 1, 2012人们的情感、 价值、 生活需要工业与科技的滥觞本身甚至造成了人的毁灭生态文学通过虚构恶托邦异质空间, 以现存问题的“异质性、 差异性的、 夸张夸大” 的效果图示, 展示了一个极富创意的、 令人恐惧的未来 “美丽新世界” , 显示出了对科技、 极权的批判和对抗, 同时也反思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反思人的自在性与本质问题 。

      《羚羊与秧鸡》 、 《不吉祥的蛋》 、 《使女的故事 》 、 《夜猎》 等很多生态文学基本都沿用了这样的叙事思维与技巧 ( 二) 乌托邦异质空间的隐喻功能与精神生态救赎生态文学的本质之一就是对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