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学_胰腺疾病课件.ppt
90页胰胰 腺腺 疾疾 病病内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胰头癌的诊断、治疗•壶腹部癌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胰腺囊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解剖生理解剖生理•胰胰腺腺横横卧卧于于第第1-21-2腰腰椎椎前前方方,,前前面面被被后后腹腹膜膜所所覆覆盖盖,,全全长长约约15-20cm15-20cm,,宽宽3-4cm3-4cm,,厚厚1.5-2.5cm1.5-2.5cm,,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为头、颈、体、尾四部•主主胰胰管管((WirsungWirsung管管))直直径径约约2-3mm2-3mm,,约约85%85%的的人人与与胆胆总总管管汇汇合合形形成成共共同同通通路路,,开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口于十二指肠乳头(VaterVater乳头)乳头)•副副胰胰管管((SantoriniSantorini管管)),,一一般般较较细细而而短短,,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胰头部血液,由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头部血液,由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所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所•胰体尾部的血液胰体尾部的血液 腹腔动脉发出的胰背动脉腹腔动脉发出的胰背动脉. .胰横动脉胰横动脉 脾动脉发出的胰大动脉、胰尾动脉脾动脉发出的胰大动脉、胰尾动脉•胰腺的淋巴也很丰富胰腺的淋巴也很丰富•胰胰头头的的淋淋巴巴注注入入胰胰十十二二指指肠肠上上、、下下淋淋巴巴结;结;•胰胰体体的的淋淋巴巴向向上上和和向向下下分分别别注注入入胰胰上上淋淋巴结和胰下淋巴结;巴结和胰下淋巴结;•胰尾的淋巴汇入脾门淋巴结。
胰尾的淋巴汇入脾门淋巴结•各各淋淋巴巴结结最最后后注注入入腹腹腔腔淋淋巴巴结结和和肠肠系系膜膜上淋巴结上淋巴结•胰腺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胰腺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是胰腺疼痛的主要通路交感神经是胰腺疼痛的主要通路•副副交交感感神神经经传传出出纤纤维维对对胰胰岛岛、、腺腺泡泡和和导导管起调节作用管起调节作用•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胰胰腺腺外外分分泌泌::胰胰液液分分泌泌量量每每日日约约750-1 750-1 500ml500ml,,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和消化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和消化酶•胰胰腺腺内内分分泌泌::源源于于胰胰岛岛在在胰胰体体尾尾部部较较多•B B细胞最多,产生胰岛素细胞最多,产生胰岛素•A A细胞产生胰高糖素细胞产生胰高糖素•G G细胞产生胃泌素细胞产生胃泌素•D1D1细胞产生胰血管活性肠肽细胞产生胰血管活性肠肽•产产生生抑抑生生长长激激素素、、胰胰多多肽肽、、5-5-羟羟色色胺胺等等细胞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常常见见的的急急腹腹症症之之一一急急性性胰胰腺腺炎炎不不仅仅是是胰胰腺腺的的局局部部炎炎症症,,而而是是常常涉涉及及多多个个脏脏器器改改变变的的全全身身性性疾疾病病。
按按病病理理分分类类可可分分为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病病 因因•胆胆汁汁和和胰胰液液逆逆流流和和胰胰酶酶损损害害胰胰腺腺组组织织在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1 1..梗梗阻阻因因素素 引引起起胰胰、、胆胆管管开开口口梗梗阻阻,,使胆汁逆流入胰管,使胰酶活化使胆汁逆流入胰管,使胰酶活化• 胰胰管管内内压压力力增增高高,,使使胰胰小小管管和和胰胰腺腺泡泡破裂,胰液外溢,引起胰腺组织损害破裂,胰液外溢,引起胰腺组织损害•梗阻梗阻•最最常常见见的的原原因因为为胆胆道道疾疾病病::结结石石嵌嵌顿顿、、胆胆道道蛔蛔虫虫症症、、OddiOddi括括约约肌肌水水肿肿和和痉痉挛挛、、壶腹部狭窄时,称胆源性胰腺炎壶腹部狭窄时,称胆源性胰腺炎•其其次次是是胰胰管管梗梗阻阻::胰胰管管结结石石、、肿肿瘤瘤或或十十二二指指肠肠梗梗阻阻::环环状状胰胰腺腺、、十十二二指指肠肠憩憩室室等•2 2..酒酒精精中中毒毒 乙乙醇醇刺刺激激胃胃酸酸分分泌泌增增多多,,括约肌痉挛括约肌痉挛•3.3.十二指肠液返流十二指肠液返流•4 4.外伤和手术.外伤和手术•5 5.胰腺血液循环障碍.胰腺血液循环障碍•6 6..暴暴饮饮暴暴食食 感感染染 药药物物 高高脂脂血血症症 高高钙钙 。
•7 7..其其他他 妊妊娠娠、、避避孕孕药药、、应应用用雌雌激激素素和和维生素维生素A A•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利尿剂、硫唑嘌呤、消炎痛利尿剂、硫唑嘌呤、消炎痛•精神经情绪激动时精神经情绪激动时•一一些些起起胰胰腺腺炎炎找找不不到到原原因因,,即即称称为为特特发发性胰腺炎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正正常常时时胰胰腺腺腺腺泡泡细细胞胞分分泌泌的的消消化化酶酶并并不不能引起自身消化能引起自身消化•胰管上皮有粘多糖保护胰管上皮有粘多糖保护•大部分胰酶以不激活的胰酶原存在大部分胰酶以不激活的胰酶原存在•血血液液和和胰胰液液中中含含有有少少量量胰胰酶酶抑抑制制物物可可中中和少量激活胰酶和少量激活胰酶•胰胰腺腺腺腺泡泡细细胞胞具具有有代代谢谢活活力力阻阻止止胰胰酶酶侵侵入细胞入细胞•防防御御机机制制被被破破坏坏,,逆逆流流入入胰胰管管,,胰胰管管内内压压升升高高,,腺腺泡泡破破裂裂,,胰胰液液外外溢溢,,胰胰酶酶被被激活•激激活活弹弹性性蛋蛋白白酶酶原原和和磷磷酯酯酶酶原原,,特特别别是是磷磷酯酯酶酶作作用用于于细细胞胞膜膜的的磷磷酯酯,,使使卵卵磷磷酯酯转转变变成成溶溶血血卵卵磷磷酯酯,,引引起起胰胰腺腺和和胰胰周周组组织的广泛坏死。
织的广泛坏死•脂脂肪肪酶酶使使脂脂肪肪分分解解坏坏死死,,并并与与钙钙离离子子结结合形成皂化斑,可使血钙降低合形成皂化斑,可使血钙降低病病 理理•水水肿肿、、出出血血和和坏坏死死是是急急性性胰胰腺腺炎炎的基本病理改变的基本病理改变•1 1.水肿性胰腺炎.水肿性胰腺炎•2 2.出血性和坏死性胰腺炎.出血性和坏死性胰腺炎•出出血血性性和和坏坏死死性性胰胰腺腺炎炎继继发发多多种种并发症并发症•最常见的是休克,最常见的是休克,•其次是化脓性感染,其次是化脓性感染,•可可继继发发急急性性肾肾功功能能衰衰竭竭、、成成人人呼呼吸吸窘窘迫迫综综合合征征、、中中毒毒性性脑脑病病等等多多器官衰竭器官衰竭•尚尚可可形形成成胰胰腺腺假假性性囊囊肿肿或或慢慢性性胰胰腺炎腺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 1..腹腹痛痛是是本本病病主主要要症症状状,,鲳鲳鱼鱼饱饱餐餐和和饮饮酒酒后后突突然然发发作作,,腹腹痛痛剧剧烈烈,,多多位位于于左左上上腹腹,,向向左左肩肩及及左左腰腰部部放放射射,,胆胆源源性性者者腹腹痛痛始始发发于于右右上上腹腹,,逐逐渐渐向向左左上上转转移移病病变变累累及及全全胰胰时时,,疼疼痛痛范范围围较宽并呈束带状向要不放射。
较宽并呈束带状向要不放射•2 2..恶恶心心、、呕呕吐吐 腹腹痛痛开开始始即即可可出出现现,,呕呕吐吐后后腹痛不缓解为其特点腹痛不缓解为其特点•3 3..腹腹膜膜炎炎体体征征 水水肿肿性性压压痛痛多多局局限限于于上上腹腹部部,,常常无无明明显显肌肌紧紧张张坏坏死死性性::压压痛痛明明显显,,伴伴有有肌肌紧张反跳痛,范围较广紧张反跳痛,范围较广•4 4..腹腹胀胀 初初期期为为反反射射性性肠肠麻麻痹痹,,后后期期麻麻痹性肠梗阻所致痹性肠梗阻所致•5 5..其其他他 体体温温增增高高、、轻轻度度黄黄疸疸、、休休克克,,少少 数数 病病 人人 可可 于于 腰腰 部部 出出 现现 蓝蓝 - -棕棕 色色 斑斑(( Grey-TurnerGrey-Turner征征 )) 或或 脐脐 周周 蓝蓝 色色 改改 变变((CullenCullen征)诊断诊断•1 1.辅助检查.辅助检查•⑴⑴胰胰酶酶测测定定::血血清清淀淀粉粉酶酶值值在在发发病病后后3-3-1212小小时时开开始始升升高高,,24-4824-48小小时时达达高高峰峰,,2-2-5 5天后恢复正常天后恢复正常•血血清清淀淀粉粉酶酶值值高高于于128128温温氏氏单单位位((正正常常值值8-648-64单单位位))或或大大于于300300索索氏氏单单位位((正正常常值值40-18040-180单位),即提示为本病。
单位),即提示为本病•尿尿淀淀粉粉酶酶在在发发病病12- 12- 2424小小时时后后开开始始上上升升,,且且下下降降较较缓缓慢慢,,超超过过256256温温氏氏韵韵或或500500索索氏单位也提示为本病氏单位也提示为本病•不不一一定定成成正正比比 严严惩惩的的坏坏死死性性胰胰腺腺炎炎,,由由于于严严重重的的腺腺泡泡破破坏坏,,淀淀粉粉酶酶生生成成减减少少,,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血血清清脂脂肪肪酶酶在在发发病病后后2424小小时时升升高高至至1.51.5康康氏单位(正常氏单位(正常0.5-1.00.5-1.0单位)•⑵⑵腹腔穿刺:穿刺液的淀粉酶值腹腔穿刺:穿刺液的淀粉酶值•⑶⑶B B型超声检查型超声检查•⑷⑷CTCT检检查查::CTCT检检查查对对确确定定诊诊断断、、明明确确坏坏死部位、胰外侵犯程度有重要价值死部位、胰外侵犯程度有重要价值•2 2.分型症状.分型症状 •出出血血性性坏坏死死性性胰胰腺腺炎炎,,除除上上述述症症状状、、体体征征继继续续加加重重外外,,高高热热、、黄黄疸疸、、神神志志模模糊糊,,高高度度腹腹胀胀,,血血性性或或脓脓性性腹腹水水,,两两侧侧腰腰部部或或脐脐周周出出现现青青紫紫瘀瘀斑斑,,胃胃肠肠出出血血、、休休克克等。
等•化化验验检检查查::白白细细胞胞超超过过1616××109/L109/L,,红红细细胞胞比比积积降降低低,,血血糖糖>11.1mmol/L>11.1mmol/L,,血血钙钙<2.0mmol/L<2.0mmol/L,,PaO2<8.0kpaPaO2<8.0kpa,,血血尿尿素素氮氮或或肌酐增高,酸中毒等肌酐增高,酸中毒等影像•3 3.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①①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胆石症•②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③③急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④④急性肾绞痛急性肾绞痛•⑤⑤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⑥⑥冠心病冠心病治疗治疗•治治疗疗的的方方法法取取决决于于急急性性胰胰腺腺炎炎的的种种类类和和病理类型病理类型•水肿性胰腺炎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水肿性胰腺炎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出出血血性性坏坏死死性性胰胰腺腺炎炎,,尤尤其其合合并并感感染染者者则采用手术疗法则采用手术疗法•胆源性胰腺炎大多需要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大多需要手术治疗•1 1.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⑴⑴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⑵⑵体液补充体液补充•⑶⑶抗生素抗生素•⑷⑷防治休克防治休克•⑸⑸抗胰酶疗法抗胰酶疗法•⑹⑹解解痉痉止止痛痛::应应用用杜杜冷冷丁丁时时要要与与解解痉痉药药(阿托品)合用。
阿托品)合用•⑺⑺中药中药•2 2..手手术术疗疗法法 有有灌灌洗洗引引流流、、坏坏死死组组织织清清除和规则性胰腺切除除和规则性胰腺切除•目目的的是是将将含含有有胰胰酶酶、、毒毒性性物物质质和和坏坏死死组组织清除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各种原因所致的胰实质和胰管的不可逆慢性炎症•特征: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伴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或丧失病 因•长期酗酒,•胆道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高钙血症和胰管内凝聚沉淀形成胰腺管内结石,•其他:高脂血症、营养不良、遗传因素、先天胰腺分离畸形,急性胰腺炎等病 理•病变不可逆,•胰腺缩小,成不规则结节样硬变一管狭窄伴节段性扩张,其内可有结石或囊肿形成•镜下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腺细胞缺失,胞体萎缩、钙化和导管狭窄临床表现•腹痛最常见,剑突下或偏左,常放射到腰背部•持续时间长,•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1/3病人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1/4病人脂肪泻,•少数病人黄疸诊 断•典型临床表现•粪便检出脂肪滴•胰腺功能减退•超声见胰腺局限性结节,胰管扩张、囊肿形成,胰腺肿大或纤维化•X线:胰腺钙化或胰腺结石影•CT胰腺实质钙化、结节状密度不均,胰管扩张、胰腺结石•ERCP:胰管扩张不规则串珠样,钙化、结石影或囊肿。
治 疗•1.非手术治疗•①病因治疗:治疗胆道疾病 戒酒•②镇痛:长效抗胆碱能药物 腹腔神经丛封闭•③饮食疗法:少食多餐 高蛋白 高维生素 低脂饮食,控糖•④补充胰酶•⑤控制糖尿病 胰岛素替代疗法•⑥营养支持2.手术治疗•目的:减轻疼痛、延缓疾病进展•⑴纠正原发病:胆石症--取出结石•⑵胰管引流术:Oddi括约肌切开、胰管空肠吻侧侧合术•⑶胰腺切除:有严重纤维化而无胰管扩张根据病变范围选择手术胰腺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炎的并发症,也可由于外伤引起•原因: 胰管破裂—胰液流出—积聚在网膜囊—刺激周围组织器官的浆膜—形成纤维包膜囊壁内无上皮细胞•多位于胰腺体尾部•可形成内瘘自愈临床表现•多继发于胰腺炎或上腹部外伤后,上腹部逐渐膨隆,腹胀、压迫胃十二直肠引起恶心、呕吐影响进食•上腹部可触及半球形、光滑、不移动、有囊性感的肿块•合并感染时发热有触痛诊断•临床表现•超声、CT治 疗•手术指征:持续腹痛不能忍受,囊肿增大≥6cm出现压迫症状,合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方法•1.内引流术•2.外引流术先天性胰腺囊肿•罕见,•多发性,常合并肝囊肿、肾囊肿•病因:胰管发育异常•特点:内壁衬覆扁平或柱状上皮细胞。
囊内有浆液、粘液或出血形成混 浊液体治疗:根据部位范围选择手术方式滞留性囊肿•病因:胰管阻塞•多位于胰腺尾部•特点:直径一般1~20cm,内衬覆导管上皮,常伴发炎症出血,可无上皮囊内含有多种胰酶,•与胰腺假性囊肿不易鉴别胰腺癌胰腺癌•40-7040-70岁岁病病人人约约占占80%80%,,男男性性比比女女性性多多见见,,5 5年年生生存存率率仅仅1-2%1-2%90%90%病人诊断后病人诊断后1 1年内死亡年内死亡病病 理理 •胰腺癌多发生于胰头部,约占胰腺癌多发生于胰头部,约占2/32/3•其次是体尾部约占其次是体尾部约占1/41/4•全胰癌较少全胰癌较少•组织学类型组织学类型•胰胰管管上上皮皮细细胞胞发发生生的的胰胰管管癌癌为为最最多多,,约约占占90%90%•其次为腺泡细胞癌、胰岛细胞癌其次为腺泡细胞癌、胰岛细胞癌•未分化癌少见未分化癌少见•最多见为淋巴转移和癌浸润最多见为淋巴转移和癌浸润•另外在胰内转移另外在胰内转移•腹腔内播散性转移腹腔内播散性转移•血行转移血行转移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胰胰腺腺癌癌无无特特异异症症状状。
首首发发症症状状极极易易和和胃胃肠肠、、肝肝、、胆胆等等疾疾病相混淆病相混淆•1 1..上上腹腹痛痛和和上上腹腹饱饱胀胀不不适适 是是最最常常见见的的首首发发症症状状胰胰体体部部癌癌则则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以腹痛为主要症状•2 2..黄黄疸疸 是是胰胰头头癌癌常常见见的的首首发发症症状状之之一一黄黄疸疸发发生生于于胆胆总总管管受受癌癌浸浸润润或或压压迫迫,,一一般般呈呈进进行行性性加加重,伴有皮肤瘙痒重,伴有皮肤瘙痒•3 3..消消化化道道症症状状 食食欲欲不不振振、、腹腹胀胀、、消消化化不不良良、、腹腹泻泻或或便便秘秘,,便便秘常多于腹泻秘常多于腹泻•4 4.消瘦和乏力.消瘦和乏力•5 5..其其他他 发发热热、、肿肿块块、、腹腹水水,,腹腹部部能能听听到到血血管管杂杂音音,,是是由由于于癌癌肿压迫脾动脉或腹主动脉所致肿压迫脾动脉或腹主动脉所致•1 1.化验检查.化验检查•⑴⑴血血清清生生化化学学检检查查::血血、、尿尿淀淀粉粉酶酶、、血血糖糖黄黄疸疸时时,,血血清清胆胆红红素素增增高高,,转转氨氨酶酶和和硷硷性性磷磷酸酸酶酶升升高高无无黄黄疸疸,,转转肽肽酶酶升升高高。
血血清清弹弹性性蛋蛋白白酶酶ⅠⅠ、、亮亮氨氨酸酸氨氨基基肽肽酶酶((LAPLAP))、、α-α-抗抗胰胰蛋蛋 白白 酶酶 、、 核核 糖糖 核核 酸酸 胰胰 型型 同同 工工 酶酶((RnaseRnase C C)辅助检查辅助检查•⑵⑵免免疫疫学学检检查查::癌癌胚胚抗抗原原((CEACEA))、、胰胰胎胎瘤瘤抗抗原原((POAPOA))、、胰胰腺腺癌癌相相关关抗抗原原((PCAAPCAA))、、CA19-9CA19-9等等目目前前尚尚未未找到有很好牧民性胰腺癌标记物找到有很好牧民性胰腺癌标记物•2 2.影像检查.影像检查•⑴⑴B B型型超超声声检检查查::小小于于2cm2cm的的小小胰胰癌癌最最近近开开发发的的超超声声内内窥窥镜镜检检查查,,可可发发现直径小于现直径小于1cm1cm的微小胰癌的微小胰癌•⑵⑵CTCT检检查查::可可发发现现最最小小肿肿瘤瘤直直径径仅为仅为1.0cm1.0cm•⑶⑶X X线钡餐检查:线钡餐检查:•⑷⑷ERCPERCP::•⑸⑸经皮肝胆管穿刺造影(经皮肝胆管穿刺造影(PTCPTC))•⑹⑹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诊断临床表现: ⑴上腹腹痛、不适:首发症状,隐痛、钝痛、胀痛不适。
中晚期肿瘤侵犯腹腔神经节:剧烈疼痛向腰背部放散 ⑵黄疸:最主要临床表现 ⑶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 ⑷消瘦乏力,晚期出现恶病质 ⑸其他:晚期偶可触及上腹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辅助检查:CA-199增高,超声 、CT、ERCP、PTC、MRCP、选择性动脉造影、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超声内镜 治治 疗疗 •肿肿瘤瘤侵侵及及门门静静脉脉、、肠肠系系膜膜上上静静脉脉者者可可将将其其一一段段血血管管连连同同肿肿瘤瘤切切除除,,再再行行血血管管移移植吻合植吻合•行全胰切除术行全胰切除术•对对不不能能切切除除的的胰胰腺腺癌癌,,为为了了解解除除黄黄疸疸,,有条件者首先争取作内瘘有条件者首先争取作内瘘•化学疗法化学疗法•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放射疗法放射疗法 壶腹部癌壶腹部癌壶腹部癌壶腹部癌•壶壶腹腹部部癌癌是是指指胆胆总总管管末末端端壶壶腹腹部部和和十十二二指指肠肠乳乳头头的的癌癌肿肿,,该该病病多多见见于于4040岁岁以以上上男性临床表现似胰头癌临床表现似胰头癌•恶性度明显低于胰头癌恶性度明显低于胰头癌。
病理病理 •大体形态有肿瘤型和溃疡型大体形态有肿瘤型和溃疡型•组组织织类类型型以以腺腺癌癌最最多多见见,,其其次次是是乳乳头头状状癌、粘液癌等癌、粘液癌等•淋巴转移比胰头癌出现晚淋巴转移比胰头癌出现晚•远处转移至肝远处转移至肝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早早期期即即出出现现黄黄疸疸,,黄黄疸疸可可暂暂时时缓缓解解,,但但又加重,呈现波动为其又加重,呈现波动为其特点特点•胆囊肿大、肝肿大,粪便呈陶土色胆囊肿大、肝肿大,粪便呈陶土色•合合并并胆胆道道感感染染时时,,上上腹腹痛痛和和饱饱胀胀不不适适,,是由于胆、胰阻塞所致是由于胆、胰阻塞所致•其他症状:消瘦、腹痛其他症状:消瘦、腹痛诊断诊断 •ERCPERCP检查:十二指肠隆起的菜花样肿物检查:十二指肠隆起的菜花样肿物•MRCPMRCP: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超声内镜:确诊率较高超声内镜:确诊率较高胰腺内分泌肿瘤•胰腺内分泌瘤来源于胰岛•来源不同的胰腺内分泌瘤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常规组织学检查难与鉴别胰岛素瘤•是来源于B细胞的一种罕见肿瘤•胰岛素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典型表现为明显的低血糖及神经系统症状,由于发病率较低及社区医生认知有限,容易被误诊成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癔症、精神障碍等。
长期的低血糖可造成不可逆性的脑损害,引起智力减退、行为缓慢,严重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1)临床表现:具有经典的Whipple三联征,即空腹时低血糖发作,空腹或发作时血糖<2.8mmol/L(50mg/dL),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后症状迅速缓解 •2)低血糖发作时血清胰岛素水平≥36 pmol/L,伴随C-肽≥0.2nmol/L且排除应用血清磺脲类药物;血清免疫反应性胰岛素与同步血糖比值>0.3 是更为直接的诊断依据 •3)诊断的金标准为严密监护下的72h 饥饿试验,90%病人在48h 内产生相应症状,100%病人在72h 内产生症状 •4)排除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MEN-1)合并胰岛素瘤的情况定位诊断 由于大多数胰岛素瘤直径≤2.0 cm,其定位诊断需要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数目,对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超声检查简单方便,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费用低廉,是首选检查手段•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提高了肿瘤的检出率,要求同时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层厚小于5mm内镜超声减少了胃肠道气体及其他软组织对胰腺检查的遮挡和干扰,提高了胰腺成像的清晰度,但对胰腺尾部肿瘤容易遗漏。
DSA及经动脉钙剂刺激静脉取血检查(ASVS)、门静脉分段取血测胰岛素等敏感度很高,但均属于有创检查,操作技术条件要求高,临床不能普及,仅适用于其他检查阴性或定位不明确的再次手术患者治疗•胰岛细胞瘤一经确诊应行手术治疗•术中应监测血糖•注意多发,防止遗漏•恶性要切除转移病灶•胰岛细胞增生症-胰腺大部切除术胃泌素瘤又称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来源于G细胞 60-70%为恶性,常伴有淋巴结和肝脏转移25-30%病人可同时存在其他内分泌肿瘤部分肿瘤位于胰腺外,好发于十二指肠 1.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腹泻,溃疡常位于十二指肠球部 约半数病人有腹泻,和高位算分泌有关 60%病人伴有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 2.实验室检查 3.定位诊断•下列情况考虑本病:•溃疡病术后复发,溃疡病伴腹泻、大量胃酸分泌、溃疡病伴高钙血症、多发溃疡或远端十二指肠溃疡、近段空肠溃疡,有内分泌瘤家族史2.实验室检查•①胃液分析: 无胃手术史BAO超过15mmol/h, 胃大部切除术后超过5mmol/h,•②胃泌素水平测定: 高胃酸或溃疡,空腹血清胃泌素超过1000pg/ml•③促胰液素刺激实验: 增高200pg/ml3.定位诊断•超声内镜•腹腔动脉分支注射促胰液素后肝静脉血胃泌素测定•放射性核素术中定位•超声术中定位•内镜透照十二指肠壁。
治疗•药物治疗:H2受体阻滞机、质子泵抑制机—减少胃酸•手术治疗:胰腺头部—肿瘤切除,尽量不行Whipple手术,广泛转移—全胃切除,缓解症状,抑制肿瘤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