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52019418
  • 上传时间:2023-03-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向教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轻松课堂气氛,营造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数学学科的丰富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进行对比、类比、判断、推理和想象力数学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根据数学规律和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尤为重要的,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下是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无定法”,说明教育本身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更是逻辑推理、思维训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坚持创新的习惯,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确立创新教育原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创造性教学,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教师的每一次板书设计、每一节课的语言表达、每一个合乎情理的发现、每一次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新”实际上是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都能被培养和发展,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学生这种能力 教师要克服创新教育认识上的偏差,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不在于别人是否解决过该问题,而在于这种解决办法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的见解,观察的角度是否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勤观察、勤思考、勤研究,不能以题论题、以本为本,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轻松课堂气氛,营造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初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新的种子;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培养是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作用”的师生合作的轻松课堂氛围,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教师必须克服旧的课堂模式,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一种和谐、轻松、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轻松课堂氛围教师要让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得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这样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之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独立的见解,或补充他人的想法,从而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创造、想象能力. 其次,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是一种相互探求、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问题的探究活动。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和改正错误教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要给予明确的赞许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学生更是如此 最后,良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的合作过程在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师、学生的角色应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之中,而不是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地在互动合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查漏补缺、团结协作,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独立的见解或补充他人的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而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能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创新源于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具有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摇篮。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发问,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其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个巧妙问题的出示、一句有深度的语言表达,有时能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发表独到的见解,产生思维的火花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的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维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民主自由的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设问,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学习钻研精神,并勇于实践、验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探索和研究是尤为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有兴趣维持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成功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就会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把学习作为自己的内心的需要,而不是作为一种负担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因而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利用学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求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教师应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习、思考,并提出质疑,自觉地解决问题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好奇心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火花和种子好奇可以使学生有创新的愿望并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所以数学教师在每堂课的开始时应给学生创设一个新鲜的、好奇的环境,让学生随着授课内容自觉地进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境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情绪高涨了,兴趣便自然产生了教师对教学中学生的好奇表现应给予肯定,对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3.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失败,那么他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就谈不上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体会学习数学给他们带来快乐 4.利用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生活中有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生活感知,使他们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5.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名人趣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某个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数学家成长经历或数学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这样既可让学生了解数学史丰富知识,又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加强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但它不是某一具体的思维方式,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创新过程中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聚合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又需要分析思维;既需要逆向思维,又需要正向思维。

      创新思维决定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特别要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开放性命题和解题反思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通过这些形式,可引导学生多方位和多角度思考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防止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各种思维的能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教师只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具备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潜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配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的兴趣,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三)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十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2课时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二)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数量关系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3)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九)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2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2)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数与运算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3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的故事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常见的量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1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3第2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