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人口分析.docx
4页兰州市常住人口达3616163人居全省首位10年增长率为15.07%中国甘肃网5月25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首席记者刘健)5月24日,在兰州市政府 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局长段迎存对兰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有 关情况进行了通报普查数据显示,兰州市常住人口已突破360万人,位居全省首位同时, 兰州市出现了家庭户增多,家庭人口规模缩小;常住人口性别比趋于协调和平稳等多特征 目前,全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关区有人口 127.8万人,最少的皋兰县只有13万人★人口整体情况:城关区常住人口全市第一总人口:全市常住人口 3616163人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全省第二位,上升为全省第 一位增速: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142464人相比,全市10年共 增加473699人,增长15.07%,年平均增长率为1.41%目前,有关流动人口的具体数据正在汇总中,但从普查来看,人口的流动性尤其是省际、 市州之间的流动性比较明显,兰州市人口净流入主要集中在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 固区全市常住人口中,城关区为1278745人,七里河区为561020人,西固区为364050 人,安宁区为288510人,红古区为136101人,永登县为418789人,皋兰县为131785人, 榆中县为437163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近郊四城区人口占68.92%,每平方公里2241人 特别是城关区每平方公里达到5760人,而远郊三县一区每平方公里仅为94人人口地域分 布不均衡,中心城区人口压力较大★人口特征家庭户增多但人口规模缩小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兰州市常住人口中, 共有家庭户1112369户,家庭户人口为313881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人,比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7人减少0.45人而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陆平均每个 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很大变化, 年轻人婚后独立门户,追求独立的生活空间,倾向于搬出组建小家庭,这是家庭户增多,而 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住人口性别比出现下降兰州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49809人,占51.15%;女性人口为1766354人,占 48.85%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6下降为104.72而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陆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 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分析:人口性别比的下降表明,兰州市近10年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收到了成效,还与 公众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等有很大关系人口结构逐步步入老龄化兰州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75165人,占13.14%;15-64岁人口为2823995人, 占78.09%;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7003人,占8.77%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458208人, 占12.6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36个百分点, 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2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3个百分点其中,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6个百分点分析:从全市的现状来看,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市拥有相对良好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 系统,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吸引大量外来青壮年人口来兰创业,人口劳动年龄结构尚处于红 利期同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这部分人即将进入老年,随着生活质 量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这也表明兰州市人口结构由上世纪 90年代初的年轻型到21世纪初的成年型逐步步入老龄化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7001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 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4337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0408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 人口为66916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9892人上升为21294 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407人上升为2055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9987人上升为 3053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5450人下降为18505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7675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 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73524人,文盲率由6.40%下降为3.53%,下降2.87个百分 点分析: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变化,说明兰州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效明显,高等教育 也逐步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兰州市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仍有较大空间请您留言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提交发言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 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 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 巳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 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 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 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