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31281532
  • 上传时间:2023-03-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6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菲的世界》被誉为20 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于1991 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 年中国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译本作者简介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 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 获得斯堪的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 1986 年 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 10年他在芬兰教授 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 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 300 万册已有 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 的版权,被翻译为 9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乔斯坦•贾德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 调融入小说情境,他的作品动人心弦,启发无数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 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乔斯坦•贾德除致力于文学创作,启发读者对于生命的省思外,对于公益事 业亦不遗余力他于 1997 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 奖”,以鼓励能以创新方式对环境发展提出另类方案或将之付诸实行的个人或机 构。

      内容简介14 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 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张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 给席德”,邮戳来自黎巴嫩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 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 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 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中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 10 元硬币…… 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 奇……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诺克斯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 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 特•诺克斯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 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 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 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纳格为庆祝女儿席 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 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诺克斯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 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 他们开始了对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 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诺克斯 和苏菲莫名地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苏菲的世界》的中文版(萧宝森译)中,部分内容被中国政府要求删除,如 马克思部分结尾处的 32 个段落人物介绍苏菲•阿曼德森苏菲是《苏菲的世界》中的主角她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 女孩,15岁生日之前她得知自己的生活是艾伯特•纳格的发明苏菲从艾伯 特•诺克斯处得知这一切和许多其他事情艾伯特•诺克斯则是艾伯特•纳格创 造的哲学家,是苏菲的老师苏菲不仅仅是向艾伯特学习,她也向他提问并表现 出她有自己想要实施的想法小说结尾处,苏菲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 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苏菲为人友善,但不善交际更多时 候她是在自省,而不是交谈,事实上,苏菲开始学习哲学以后,她几乎忘记了她 的好朋友乔安苏菲很挑剔,对她爱的人也不放过她母亲在整本书中不得不多 次听苏菲的批评,乔安和艾伯特•诺克斯也听了不少。

      苏菲坚持自己的看法,只 愿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艾伯特•诺克斯作为苏菲的老师,艾伯特•诺克斯代表理想的哲学家他从不急于判断,总 是思考自己所做的事艾伯特•诺克斯强烈信仰哲学,因为哲学让他明白他因艾 伯特•纳格的意志而存在艾伯特•诺克斯是位出色的老师,因为他迫使苏菲自 己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不为她降低难度,同时他也关心苏菲,希望她能学好席德席德是艾伯特•纳格的女儿,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都是为逗她开心而创造 出的人物和苏菲一样,席德也爱沉思,书中的哲学家引发了她的极大兴趣席 德还极富同情心,她同情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而她父亲却把他们的生活玩弄 于股掌之中席德很独立,在父亲从黎巴嫩回家途中,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以此来证明她的独立性席德深思熟虑,但有时也相信直觉甚于其理智正 是她的直觉告诉她苏菲真实存在艾伯特•纳格席德的父亲艾勃特•纳格是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赖以存在的那个聪明 人他为了给他深爱的女儿生日礼物而创造了他们他有一种具讽刺意味的幽默 并且很关心世界他为联合国工作,希望人们和平,和谐相处艾伯特•纳格还 十分希望女儿能把世界(和宇宙)看成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他希望女儿学哲学,那 样她就可以思考并以他认为适合的方式去生活。

      像艾伯特•诺克斯一样,他在内 心中也是一位哲学家,世界本身对他来说就足以令人陶醉苏菲的妈妈苏菲的妈妈是该书中最滑稽的角色之一,因为她为苏菲的哲学经历提供了一 个陪衬阿曼德森夫人认为女儿一定是丢了魂,才会开始执着于研究人和动物的 差异以及思考如何塑造了人类这些问题不幸的是,她还代表了世界上那些不愿 思考的人艾伯特•诺克斯警告苏菲说,那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作品主题《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因此哲学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也就不 奇怪了哲学并非以那种无事可做的人进行深奥思考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与生 活相统一的事物而出现哲学是一项不断进行的、毕生的追求地球生物中只有 人类可以进行哲学思考虽然哲学或许不能使生活更简单,或是给出容易的答案, 但它会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存在充满好奇心即使哲学相当错综复杂,但其主旨却 是简单的《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 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 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艺术特色《苏菲的世界》包含至少三个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艾伯特•诺克斯、苏菲 和席德。

      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三个不同的视角组成三重叙述层面, 相互交叉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结构苏菲的故事提出真实和虚构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苏菲认识到自己的虚构身 份,这一点是元小说人物的共同特点,元小说人物的身份通常是模棱两可的,既 存在又不存在在许多元小说中,人物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存在,死不了 却也从来没有出生,不可能有所作为最后当她和哲学家发现其实不仅他们而 且席德和塑造他们的作者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时候,他们便安于现状,并开始期待 进入虚幻的文学世界,因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他们将永远不会老去《苏菲的世界》把哲学趣味化、生动化,但它同时是一部成功的元小说,用 元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哲学思考,二者相得益彰,是艺术和内容的统一《苏菲的 世界》顺应了近年来欧美哲学通俗化的潮流当代大众文化对人文科学的冲击, 直接导致哲学通俗化的浪潮,出现若干用小说、诗歌和插图来介绍和解释哲学的 作品《苏菲的世界》的成功说明小说非但不会如某些批评家预料的那样走向“灭 亡”或“衰竭”,反而会得到发展和走向成熟小说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它与其他 学科的结合,生态文学是另—个明证在文化多元的当代,小说形式的不断创新 是它生命力的源泉。

      《苏菲的世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的原理演绎出来,在描述德谟 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时,小说中是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讲述的;通过皇帝的新 衣来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类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通过戴眼镜等方式 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作品中通过光着身体的男人,来表 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自然派:泰利斯 Thales 水安纳克西曼德 Anaximander 无限安那西梅尼斯 Anaximenes 气帕梅尼德斯 Parmenides 一直存在 感官幻象 理性 无变化赫拉克里特斯 Heraclitus 变化 无静止 (同一河流) 相对 一致性乃万物 之源恩培都克里斯 Empedocles 不是只有一种基本物质 四元素土气水火 四元 素的分合 力量爱恨安纳萨格拉斯 Anaxagoras 微小粒子(可以无限小) 太阳是石头德谟克利特斯 Democritus 最小单位原子 没有来自虚无 形态各异的原子 无力量灵魂 灵魂原子诡辩学派:批判神话 哲学问题或许有答案,但人类永远无法解开大自然之谜 (怀疑论)普罗塔格拉斯 Protagoras 事情对错好坏看它与人类需求关系 不可知论者 害羞不是天生的 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古典派:苏格拉底 Socrates |知识的产婆 |发自内心的知识,搜索自己的内心 |称 自己哲学家 (所谓哲学家就是那些领悟到自己有很多事情并不知道,并因此而感 到苦恼的人) |理性主义者 |知善者必能行善| 绝对的是非观柏拉图Plato |模子理论一理型的世界-永恒不变(vs感官世界-流动)|理 性永恒不变,而且是宇宙共通的。

      不朽的灵魂-理性eros-爱-灵魂体验到一种 回归本源的欲望 |洞穴神话 | 理想国--三部分(每个国民都明白自己在国家中 扮演的角色) |女人也有理性 | 公立教育 | 统治者和战士都不能享受家庭生 活,不许个人财产| 律法-宪法国家 仅次于理想国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 自然生物学家| 理型是看到马形成的概念 | 真 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是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 | 形式(个别特征)与质料 (事物组成材料)| 自然界每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结果 | 目的因,质料因,主动因,形式因 | 自然界分类(生物学!)| 创立了逻辑学 | 无生物(无改变潜能,只能通过外力),生物(有潜能改变) 分类的标准是能做什 么和做些什么| 有一位“上帝”存在于大自然层级的顶端——是各种活动的目 的因 | 快乐的三种形式(享乐,自由负责的公民,思想家哲学家)| 黄金中庸(勇 敢,慷慨)| 君主制(专制),贵族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暴民政治)| 女性 是未完成的男人,仅仅是土壤犬儒学派: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赖外在环境,一旦获得了真正的幸福,便不可能失去它戴奥基尼斯 Diogenes | 木桶,斗篷,棍子与面包袋| 无需担心健康,不必 担心别人的痛苦让自己受罪斯多葛学派:每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小部分,每个人都是小宇宙,即大宇宙缩影。

      宇 宙中有公理存在(神明的律法)| 一元论(柏拉图二元论)西塞罗Cicero |人本主义|无偶然,皆命运(生老病死)stoic calm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 Epicurus | 享乐主义 | 副作用 | 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 乐的方式| 精神的乐趣与节制自我规范 | 德谟克利特斯的原子理论 | 离群索 居新柏拉图派:普罗汀 Plotinus | 救赎论| 两级——神圣之光(灵魂),不存在的完全黑暗 (物质)| 神秘体验 (物我合一,我既是上帝)*印欧文明 VS 闪族文化(听觉,一神论,线形历史)*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理性主义者:笛卡尔 Descartes | 哲学体系化,引进数学方法 | 精神物质不同(柏拉 图)| 对每件事怀疑,理论建立在确定的事物上| 怀疑——思考——存在,我思 故我在| 完美实体的观念必定来自完美实体本身,既上帝 | 宇宙中两种真实世 界——思想(灵魂),外延(物质)(二元论者)| 理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