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长江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doc
16页长江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概述 依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将三峡库区分为库区、三峡库区影响区〔简称影响区〕、三峡库区上游地区〔简称上游区〕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局部的库区区县〔市〕有xx县区、xx县区、xx县区、长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石柱县、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等15个区县〔市〕和主xx县区〔包括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等7区〕影响区有合川、永川、璧山、铜梁、潼南、大足、荣昌、綦江、万盛、南川、梁平、垫江、彭水、双桥、黔江等15个区县上游区有酉阳、秀山、城口3个县本报告研究的三峡库区范围包含xx市辖区内的库区、影响区、上游区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质地貌 三峡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缘,自北至南由大巴山—荆山、巫山、大娄山、武陵山等山脉组成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三峡隆起与江汉坳陷高差悬殊,对照鲜明库区最顶峰云盘岭为2796.8米,向东南降到202300~800米,中部平行岭谷区1200~200米,形成以中低山为主的山丘地貌。
受岩性的影响,库区有较大面积的发育在紫色土和石灰岩上的各类石灰土〔钙质土〕库区内河谷平坝约占总面积的4.3%,丘陵占21.7%,山地占74%三峡库区海拔1200米以下丘陵表层多为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页岩和泥岩红色砂页岩面积约占52%,其它为花岗岩或石灰岩,是容易风化易受侵蚀的类型 2、气候 三峡地区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清楚,雨量适中,水热条件良好河谷低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18℃左右,山区高海拔地区约17℃,无霜期220~340天;年降水量在东部、中部沿长江两岸广阔地区为202300~1200mm,东南部、东北部为1200~1500mm;平均日照时数980~158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 3、水资源 三峡库区重庆段流域水资源丰富,境内各类水资源总计4624.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资源量511.44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131.66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682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204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63.9% 区域内江河纵横,水系兴旺,均属长江水系除任河注入汉江、酉水注入北河汇入沅江〔入洞庭湖〕、濑溪河和大清流河注入沱江外,其余均在市境内汇入长江。
总计有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374条其中流域面积50~2023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167条,流域面积20230~500平方公里的河流152条,流域面积500~202300平方公里的河流19条,流域面积2023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流域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 4、土壤 三峡库区土壤共有7个土类16个亚类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在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占土地面积47.8%,富含磷、钾元素,松软易耕,适宜多种作物,目前是库区重要柑橘产区;石灰土占34.1%,低山丘陵有大面积分布;黄壤、黄棕壤占16.3%,是库区根本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于高程60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区,土壤自然肥力较高耕地多分布在长江干支流两岸,大局部是坡耕地和梯田 5、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自然植被具有垂直分带的特点海拔13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13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2200米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带,灌丛分布于淹没区至2200米之间的地带。
目前,在库区已找不到能代表该区域的完整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极高 三峡库区的国家保护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珍贵的历史遗产通过陆生植物本底调查,三峡库区的维管束植物有620238种,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20%;其中种子植物占全国种子植物总数的22%;三峡库区分布的中国特有属共有66属目前,三峡库区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的物种有150种,珍稀濒危植物有51种,其中濒危种8种,稀有种19种,渐危种24种,占全国总数〔388种〕的13.1%,这一区域是珍稀濒危植物的一个多度中心 三峡库区范围内有哺乳类动物20232种,国家ⅱ级保护物种5种〔金丝猴、云豹、豹、虎、金猫〕,国家ⅱ级保护物种有猕猴、藏酋猴、秃鹫、虎纹蛙、穿山甲、黑熊、豺、黄喉貂等42种,省级保护物种20种在水位淹没线附近地区受水库蓄水影响的物种有:鸳鸯、猕猴、水獭、鬣羚〔苏门羚〕、红腹锦鸡〔局部〕共计5种,均属于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长江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第2页 虎、金钱豹、云豹、金猫在库区可以认为已经处于野外灭绝或接近野外灭绝的境地 〔二〕经济社会概况 xx市总人口3130.1万人,其中库区1922.48万人,影响区202349.49万人,上游区157.80万人。
xx市全年实现gdp2250.56亿元, 一、二、三产业之比为15.0:43.4:4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2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15元1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8个市定贫困县主要分布于库区和影响区的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元;其中,特困村有2800多个,绝对贫困人口有82万人,相对贫困人口211万,特别是位于海拔202300米以上居民的生存条件相当困难到底,库区共搬迁安置移民69202334人,其中城镇居民447868人,农民移民243166人,其中省外安置93621人 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国家和库区各级政府大力推进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移民外迁安置力度自起,我市外迁12.16万农村移民,继续外迁2.34万人外迁移民已占三峡库区全部农村移民的41%,减轻了库区的土地负荷和人口压力,有利于防止乱垦滥伐和水土流失 二是结合移民搬迁安置治理水土流失国发[1998]36号文件下发后,三峡库区停止了开垦荒地,对已开垦改造的25度以上的荒地和低产地,已逐步推行退耕还林还草。
~,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20236万亩直辖以来,三峡库区先后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国债水土保持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17km2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天然林草原恢复和生态建设工程引导就地后靠的移民大力开展高效生态农业,结合退耕还林,开展柑橘种植和草食畜牧业三峡库区已累计建设农村沼气池6.9万户、节柴灶3.6万户,减轻了居民生产生活对于植被破坏的压力 三是加大了工业污染的防治力度结合企业搬迁调整,取缔、关闭和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及不符合平安生产条件的企业位于175米水位线以下的1397家工矿企业中,关闭了802家,通过结构调整、组合搬迁等方式迁建389家近两年,投入近20亿元资金对工业污染进行治理,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明显提高纳入规划的65个重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中,已有28个完成了治理或关停并转任务,其余37个工程将于全面实现治理达标排放加强建设工程环境管理,否决了一批对库区水环境有影响的工程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申报登记及许可证制度 四是结合移民搬迁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庆库区纳入地质灾害二期治理规划的崩滑体129处,已完成治理119处,正在治理8处;库岸防护52段,已完成35段,正在防护15段;完成20多个滑坡治理的前期工作,已经或正在治理的高切坡工程1265处。
截止4月底,xx市已完成二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55个三峡库区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设立了12023处专业监测点和962个群防群测点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预警抢险工作,制定落实防灾预案,建立汛期地灾排查、险情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以及应急处置机制 五是加快了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保根底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解决三峡库区城市生活污染问题十五〞期间,三峡库区重庆局部规划建设67座污水处理厂、55座垃圾处理场、4座危险废弃物处理场,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221万吨、生活垃圾8640吨、危险废弃物1480吨,规划总投资94.81亿元目前,我市已有17座污水处理厂和13座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运行,其处理能力分别为现有污水产生量的60%和现有垃圾产生量的80%左右13个区县正在抓紧建设未建成的污水管网和垃圾收运系统底,可根本建成污水管网,污水收集处理率可到达实际产生量的80%以上;垃圾收运系统全部完工后,垃圾收集处理率可到达实际产生量的95%以上 六是结合移民搬迁安置完成库底清理任务和清漂工作对139米蓄水位淹没的库底区域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固体废物411万吨,清理一般污染源8.8万多处、传染性源1200余处、坟墓2.5万座,成片林4.5万亩,零星林木260余万株,建构筑物127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危险废物中转场6座,垃圾填埋处理场8座,一般工业废物填埋场3个。
对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地的饮用水源水质、大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等进行了监测,完成了相关的移民环保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三峡工程蓄水期间,加强了对水体江面漂浮物打捞和水质监测工作,共清捞漂浮物6万多吨 七是积极推动次级河流和船舶污染治理我市有21条次级河流列入整治规划,“十五〞期间,对7条次级河流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其余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程进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我市完成了船舶污染分散治理示范工程目前,已完成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和化学危险品船舶洗舱基地工程的工程可研报告和船舶单船一体化治理方案 八是加强了库区及影响区、上游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启动实施“山水园林城市〞和“青山绿水〞两大战略工程全市森林资源管护3677万亩,完成造林531万亩,封山育林6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7%,较直辖前提高7个百分点高度重视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开展造林绿化和根本农田建设建设范围涉及22个区县182个乡镇,总面积269.4万亩,工程区总人口152.9万人造林绿化总规模为70.2万亩,根本农田建设面积62.2万亩工程规划建设期为~,工程总投资为7.69亿元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截止,全市自然保护区到达48个,总面积8290km2,占幅员面积2023.2023%。
通过各种措施保护有典型意义的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自然遗迹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大,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得到了保证已完成库区珍稀植物30种、主要优势植物73种的迁地保存,初步建成xx市及三峡库区珍稀濒危动植物抢救、繁育及迁地保护中心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质、水文、泥沙、污染源、局地气候、农业生态、河口生态、土壤环境、陆生动植物、人群健康、鱼类与水生生物、山地灾害等11个子系统 三、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开展研究组对全国31个区域作了可持续开展能力调查,xx市可持续开展整体水平排在第24位;其中,环境容量能力建设水平为50.7、排放程度指数为34.56、大气污染指数为18.45;区域环境水平26.51排在第22位,环境支持系统排在29位 有关数据说明,xx市经济开展的总体本钱指数为32.97,其中自然本钱为40.11,经济本钱为29.96,社会本钱31.85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我市的经济本钱较低,自然本钱和社会本钱较高〔经济本钱排名20位、自然本钱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