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电影史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课件.ppt
39页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背景,一、格里菲斯等开创的好莱坞叙事电影(商业剧情片)以压倒性优势占领包括欧洲在内的主要电影市场美国成为世界电影中心 欧洲电影基于民族主义与艺术创新目的,要求变革同时,商业上也需要打造“欧洲特色”电影 二、上一个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及其后)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催生了诸多流派: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电影成为先锋艺术家的“画笔”新媒体工具 三、关于电影本体的理论性反思电影如何成为艺术,如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理论与实验/实践概述,1、时间:大致19171928 2、主要流派与对应国家/地区: (1)印象主义:法国 (2)抽象主义:德国、法国、英国等 (3)达达主义:法国 (4)超现实主义:法国 (5)表现主义:德国 (6)蒙太奇(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苏联 (7)纪录主义:苏联、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爱尔兰等 3、共同的先锋性特征: (1)反(传统)叙事,推崇观念与心理主题;(2)(大部分)反商业赢利;(3)追求纯视觉(光影与节奏的形式主义)一)从印象派到超现实以法国为中心,1、印象主义 (1)“第一个先锋派”。
(2)贯穿整个先锋派电影始终 (3)存在部分叙事性 预备知识:绘画中的“印象派” 十九世纪后半叶诞生于法国,开现代派绘画潮流先河 主要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从印象派开始,西方绘画开始试图摆脱文学的影响,由过去的主题内容关注转移到绘画的形式语言本身爱德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油画 18621863),克劳德-莫奈:日出-印象(油画 18721873),埃德加-德加:舞蹈课(油画 18731876),皮埃尔 奥古斯特-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油画 1876),印象派绘画美学追求: A 提倡户外写生,注重光与色的自然微妙变化,打破“固有色”观念 B 主张“客观”描绘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色不追求题材“严肃性” C 取客观场景之片段作为构图,求“不完整”效果 印象主义电影,代表作: 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1919)、 微笑的布德夫人(1923) 路易-德吕克:流浪女(1922) 马赛尔-莱皮埃:黄金国(1921) 阿倍尔-冈斯:车轮(1923)、拿破仑传(1927),2、先锋派电影理论 (1)第七艺术宣言,1911年,意大利人卡努杜提出。
(2)上镜头性,1920年,法国艺术家路易-德吕克提出 (3)“先锋派”电影,1932年,法国艺术家谢尔曼-杜拉克提出 “纯电影”电影并非叙事艺术,既不需要情节也不需要演员表演,它应成为“眼睛的音乐”或“视觉交响乐” “视觉主义”A 借助于艺术表现手段传达某一运动,由其节奏提示;B 节奏本身和运动发展乃是构成电影剧作基础的两个敏感元素;C 电影作品应排斥任何异己的美学而发展自身的美学;D 电影动作应该就像是生活;E 电影动作不应局限于人物,应该走出表现人物关系的范畴,而进入自然和梦的王国3、以法国为中心的其它超现实流派 总体特点:比印象派更极端,进一步取消/消解叙事,完全摆脱大众趣味与商业电影决裂 预备知识:抽象主义 二十世纪初出现在欧洲的一种反对表现视觉印象和视觉经验的艺术流派它的始祖是俄国的康定斯基和马列维奇,瑞士的克利和荷兰的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构图4号,(1)抽象主义电影:纯形式主义探索,否认认识与表现社会功能 汉斯-里希特:韵律第二十一号 华尔特-罗特曼:第一号作品、 第二号作品 维金-艾格林:对角线交响乐、 地平线交响乐 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 亨利-希美特:纯电影的五分钟 谢尔曼-杜拉克:957号唱片、 阿拉伯花饰,预备知识:达达主义 源于1915年,为逃避席卷欧洲的战争,一群年轻人聚集在苏黎士。
从虚无主义出发,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的的、无理性的生活,提倡无目的、无思想、不受任何法则束缚的文艺 “达达”传说是罗马尼亚诗人特里斯坦-查拉从法德词典中随意挑选的一个词,原意为“木马”或“婴儿的一种语言” 杜桑:泉 长胡子的蒙娜丽莎,(2)达达主义电影:荒诞,破坏,反传统艺术追求一种“缝纫机和阳伞在手术台上突然相遇之美” 曼-雷伊:回到理性 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预备知识:超现实主义 受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等影响,1922年前后自达达主义内部产生“超现实主义流派” 多表现梦境、幻觉、精神病患者和儿童的心理 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勒东):“超现实主义,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和道德偏见 代表人物:达利(记忆的永恒、内战的预感等),3、超现实主义电影:“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 “内心的现实是远远高出外部现实的 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 布努艾尔&达利:一条安达鲁狗 加斯东-拉韦尔:珍珠项链 曼-雷伊:海之星,小结:以法国为中心的先锋派电影,1、反对叙事,把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等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
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 2、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纯粹的情绪” 3、描写梦幻世界,潜意识非理性 4、把物的表现放在比人重要的、至少是平等的地位排斥人至上万物有灵排斥含义与逻辑从表现主义实验到现实主义倾向常规剧:德国先锋电影轨迹,(一)第一阶段:表现主义电影 预备知识:表现主义 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1911年威廉-沃林格尔在狂飚杂志8月号上首次使用1912年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以此冠名 表现主义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意象,在表现形式上,以过分夸张的形体和色彩发泄内心的苦闷 代表人物:蒙克(呐喊、圣母玛丽亚、病中的孩子等),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战败德国动荡不安的阴影下,以隐喻方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焦虑、恐惧与苦闷,崇尚变形、夸张和奇特的艺术语言 从某种角度上,可视其为恐怖片类型的源头 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1919) 编剧:卡尔-梅育、 汉斯-雅诺维奇 导演:罗伯特-维内 艺术指导:赫尔曼-伐尔姆、 华尔特-罗里希 华尔特-雷曼,其它表现主义电影: 泥人哥连:保罗-威格纳,1919 三生记:弗立茨-朗格,1921 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弗莱德立希-茂瑙,1922 蜡像陈列馆:保罗-莱尼,1924 (二)第二阶段:室内剧 剧场式电影。
受先锋戏剧大师莱因哈特影响的“小剧场” 自然主义,“寓言式人物”,悲观思想 代表作:最卑贱的人(茂瑙) 其它:后楼梯(罗布-辟克、吉斯纳) 圣苏尔维斯特之夜(辟克),(三)第三阶段:街头电影 现实主义色彩加深 更关心外部社会现实而不仅仅是内心痛苦 延续悲剧性人物及内在主题,并部分延续摄影棚拍摄 代表作:没有欢乐的街:派勃斯特,1925 其它:杂耍场:安德烈-杜邦,1925 柏林的贫民窟:盖尔哈德-兰普莱希特,1925,苏联:蒙太奇学派,预备知识(一):构成主义 19111913年间,俄国的塔特林等创立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 构成主义是一场抽象雕塑运动,源自立体主义的“拼贴”,并和“至上主义”(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抽象绘画的主要流派,强调至上主义是艺术中的绝对最高真理,将取代此前一切存在过的流派人类社会也因以此原则组建,进入历史新纪元)有很大关系 至上主义代表作: 白底上的黑色方块 至上主义构图 白底上的白色方块,构成主义艺术家认为: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 构成主义常采用非传统材料创作,如木材、金属、玻璃、塑料等,加以焊接 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碑(塔特林),预备知识(二):未来主义 1909年,作家、诗人马里奈谛在意大利发表未来主义宣言。
“我们要歌颂劳动、休息和造反中群情激昂的大众;歌颂现代城市中多色彩多音调的革命浪潮;歌颂夜晚在强烈电灯光下军工厂和普通工厂机器的轰鸣,歌颂像体操运动员那样跳跃的桥梁和像巨型铁马似的在铁轨上奔驰的圆筒状机车 “必须蔑视一切模仿的形式,歌颂一切创造性的形式;必须反抗协调与风雅这种字眼的制约;艺术批评无用或者有害;必须彻底扫除一切发霉的、陈腐的题材,以便表达现代生活的旋涡一种钢铁的、狂热的、骄傲的和疾驰的生活讴歌对危险的爱,提倡要经常保持精力充沛,莽撞第一 “讴歌战争这才是唯一的世界健康法军国主义、爱国主义、无政府主义者的破坏行为、杀生的美学,对女性的蔑视 代表作: 剧作他们来了 (马里奈谛) 诗我是谁 (阿尔多-帕拉采斯基) 油画内心状态:告别 (波丘尼),一、背景与产生原因 1、政治方面 苏维埃新政权的建立热情的革命宣传工具毁灭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全新世界 关键词:革命、政治、先锋、激进、左派 1919年8月27日,列宁颁布法令,旧俄电影企业国有化 1922年,列宁重要讲话:“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 2、美学方面 构成主义+未来主义 反对(传统视觉)艺术只表现空间不表现时间的局限,提倡把不同的时空并置在一起。
鼓吹机械的、运动的、速度的 反对个人主义、神秘主义拒绝艺术家称谓提倡集体“工作/实验室”3、电影方面 蒙太奇创作经验积累 从鲍特的火车大劫案到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与党同伐异中的卓越实践 二、代表人物 1、爱森斯坦 建筑师家庭 彼德格勒建筑工程学院学习 中途参加十月革命 总参谋部研究东方语系 进入构成主义大师梅耶荷德 剧院从事戏剧创作早期代表作: 罢工(1924) 屠杀工人与屠宰场段落 战舰波将金号(1925) 敖德萨阶梯屠杀段落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1)杂耍蒙太奇(吸引力蒙太奇) “杂耍是戏剧中每一个特别刺激人的瞬间,即戏剧中能够保证和精确地预计到如果安排在整体的恰当次序中就会引起某种情感上震动的每一因素它们是能够用来使最终的思想结论显示出来的唯一手段 从既定的最后主题效果出发,打破“叙事常规”地把杂耍表演片段自由组合,这就是杂耍蒙太奇 反对事先完整的剧本 否定专业演员的表演 (2)理性蒙太奇(理性电影) 主张在电影中通过画面内部的造型安排,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成一种理性认识 镜头成为思想渗透的象形文字。
艺术的目的不在于形象地表现现实,而是表现概念反现实主义),(3)情绪剧本 代表作白静草原(1936,未完成) “电影剧本仅仅是力求通过一大堆视觉形象体现出来的、情绪冲动的速记录 “电影剧本是一种密码,是把某种气质传递给另一种气质的密码,作者以自己的手段在电影剧本中标志出自己观念的节奏,导演把这种观念的节奏译成自己的语言,译成电影语言,为文学叙述找出电影的对等物 (4)其它 “任何种类的两段影片放在一起,就会从那种并列的状态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一种新的概念,一种新的性质 蒙太奇可以从一般艺术规律上升的思想方法的高度2、普多夫金 莫斯科大学主修化学工程 中途入伍参战 1920年进入国立第一电影学院 1922年进入库里肖夫“实验工作 室” 代表作: 母亲(1926) 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 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普多夫金的蒙太奇创作理论 (1)强调剧本 叙事模式(类似于格里菲斯):镜头场面段落局部部分电影剧本 剧本阶段就应确立“场面蒙太奇”、“段落蒙太奇”、“对列蒙太奇”等结构形式 (2)重视演员 著名演员 按照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指导,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分析 “电影演员表演的非连续性”。
保留表演性质 (3)蒙太奇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