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灯教学设计.docx
2页《冰灯》教学设计杨锦梅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 12 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运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并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从而理解父母的心情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学会通过阅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冰灯》 (课件出示冰灯图片,师介绍冰灯二)本文的作者马德,他的家乡在河北,那里冬天一到,北风呼呼的刮着,雪花漫天飞舞,整个大地白茫茫一片,美极了,也冷极了每到过年,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他们最大的乐趣和享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乐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文(二)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一)指名读课文 1—4 自然段1.讨论:“我”为什么找父亲要灯笼?2.理解“走街串巷”的含义3.课件出示“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用四块玻璃拼成,上面还画了些细碎的小花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想要灯笼的迫切心情板书:羡慕,渴望)(二)学习课文 5—10 自然段1.默读第 5 自然段,思考:父亲是怎么为我制作冰灯的?2.课件出示“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3.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父亲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师:就是这双冰凉的,通红的,布满老茧的,粗糙的手,握着刺骨的冰块,在用力的打磨,在这“沙沙”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是浓浓的父爱,正是这一份爱,给这寒冷的夜晚带来了温暖4.孩子们,孟郊有一首传颂千古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在回忆母亲的时候,一个“缝”的动作,让他深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许多年以后,当马德再次回忆起那一盏冰灯,回忆起父亲,又会有哪个动作,让马德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呢?请大家再读课文,找一找!5.学生反馈,家师板书:磨 按 碰6.课件出示“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指导朗读7.此时,窗外的雪仍在飘着,可父亲还在用力磨冰,那“沙沙”的声音传来, “我”是什么心情呢?我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8.指导朗读我再也睡不着了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 ”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能透亮的灯笼。
板书:后悔)(三)学习第 11 自然段师:当我提着父亲亲手为我做的冰灯,在同伴们的称赞和羡慕中走街串巷时,是什么心情呢?“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句中的“它”指什么?四、理清线索,关注细节课文以“我”的心理变化为主线,加上对父亲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厚谊作者马德在多年以后,都难忘这盏凝聚了父爱的冰灯,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到“ 您那单瘦的双肩承载着岁月的艰辛,您那坚毅的目光充满了生活的自信,您那高大的身躯蕴含着勤劳、勇敢、善良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感激,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都无以回报的有太多的话、太多爱我想对父亲倾诉,然而此时此刻我只想说:父亲,您是我永远的骄傲!”五、总结升华孩子们,父爱如山,深沉而凝重,父爱如灯,温暖而明亮,照亮了孩子的一生此时此刻,你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想到他在某一天,某一个地方,为你做过的事,对你说过的话?从他的眼神中,动作中你也曾体会到深深的父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