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战略视角下的_三网融合_及其误读辨析.pdf
3页声屏世界2010/12声屏世界2010/12VOICE & SCREEN WORLDVOICE & SCREEN WORLD争鸣与探讨路标与航向2010 年 6 月 30 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 关于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 城市) 名单的通知》 , 至此, 这一通知和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印发的《 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 一起成为了中国正式进入“ 三网融合” 元年的标志那么三网融合究竟指什么?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 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 广电网和互联网三张网络的混融合一这种认识不能说错误,但只道出了三网融合的终极物理意义, 极大地忽略了三网融合所涵盖的更为深广的国家战略意义及其背后所表露出的信息安全与发展战略转型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 众多讨论者和分析者所热衷的“ 三网融合” 探讨, 实际上也都陷入到了话语失准的喧嚣与纷攘之中, 而无法洞悉“ 三网融合” 背后所体现出的国家战略用意及更深远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向三网融合是业务与监管的融合而非网络的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副组长邬江兴在“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 行业主题报告会上认为, 三网融合并不是单纯的行业行为, 而同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有很多人认为三网融合就是把现在的网、电视网和互联网合一,当然这是我们最后追求的目标, 可是现在国家提出的三网融合的愿景, 提升的是业务的融合, 是要提供综合服务, 推国家战略视角下的“三网融合” 及其误读辨析□杨状振5声屏世界2010/12声屏世界2010/12VOICE & SCREEN WORLDVOICE & SCREEN WORLD争鸣与探讨路标与航向进社会信息化从业务角度看, 是在原有的三网基础上扩展新兴业务和创新经营模式, 引导业态的创新, 进而深化三网的融合; 从战略角度看, 是推动信息服务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及相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①邬江兴院士的这一论述基本符合我国当下 “ 三网融合” 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走势就目前三网建设的完善程度而言, 广电网的安全系数最高、 可控性也最强, 但在完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建设之前, 其分布格局也最为狭小和零乱,带宽流量和网络覆盖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电信网虽然在布局和经营上具有优势, 形成了全国一张网的整齐格局和现代化管理制度, 但在安全性和承载视频内容传输上还弱于广电网至于互联网, 由于其物理网络上的架构实际上是同电信网结合在一起, 所以其在安全性上也没有办法同广电网相比,更无法取代广电网的存在。
除此, 认定三网融合就是广电网、 电信网和互联网物理合一的看法, 也忽视了现实运营中因行政隶属不同和部门利益纠葛而长期形成的行业芥蒂情况的存在在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希望跳出这些具体国情的制约, 迅速推进并完成三网物理意义上的终极融合,恐怕还不会出现所以, 就三网融合当下的准确含义而言, 与其说是指广电、 电信与互联网在物理意义上的三网合一, 不如说是在保留三网物理分立的情况下, 寻求打破它们相互排斥和相互封闭情况的沟通机制, 建立一种常规化的行业沟通机制和促生新的业务增长平台这一点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后推出的《 三网融合总体方案》 中已经有所表露, 即方案只提了三网的融合发展与业务共享( “ 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普及应用融合业务” “ 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 为用户提供话音、 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 , 而极少提及三网物理层面上的合并与统一通过技术改造和调整运行、监管机制,让消费者通过一张网络———不管这张网络是广电网还是电信网,就可以实现视频、 语音和上网的多种功能, 才是当下“ 三网融合”的准确含义对于这一点, 华数电视传媒公司战略规划部张卫认为, 在目前情况下的三网融合只能是指“ 语音、 数据和视频三大承载网络在业务应用上的融合” ,三网融合的基本涵义“ 即表现为三网在技术上趋向一致, 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业务层上相互渗透和交叉、 应用层上趋向统一。
②所以现在所谓的三网融合, 其实更准确的称呼是三网业务的融合在这一阶段, 图文电视、 VOIP( 网络) 、 视频邮件、 网络游戏等, 都将成为能够在三张网络上陆续实施的共同业务种类在建立起常规化的业务融合与行业监管机制之后,这些过去制约和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 都将不再成为问题, 这才是三网融合的重要实质三网融合是防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战略部署三网融合定局的形成,说到底不是某个行业或部门主导推动的结果, 而是国家最高决策层从国家利益出发做出的长远战略决策如果脱离了这一根本前提, 那么所有的争论和动议也就失去了可以展开进一步商榷、对话的平台在这一点上, 正如国务院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 北京大学教授李红滨所指出的那样: 三网融合中政府最想解决的问题是“ 网络安全问题” , 其次是想在融合过程中让广电网络迅速实现更新换代, 发展新的业务增值体系, 实现广电业、 电信业与互联网业的共赢发展, 最后附加于其上的第三个目的是希望以此为契机, “ 在三网融合的需求牵引下,利用科技创新, 培育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 “ 形成一个产业高地, 并借以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 ③在 2010 年 5 月举行的“ 三网融合下媒介多样化” 高峰论坛上,李红滨进一步将以上内容表述阐发为 “ 三点一控” 。
三点即“ 经济目的是通过三网融合及其技术演进, 促进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孕育和发展, 拉动国内消费,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目的是通过三网融合及其技术演进,以广电和电信的相融合的网络来构建国家宽带基础信息网, 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 技术目的是通过三网融合的演进, 面向物联网和现代服务业等实际需求, 实现‘ 人———机———网———物’ 的融合, 创新地提出未来网络的技术、 标准和协议, 实现我国通信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一控即“ 管控网络安全,建立起面向全网的安全管控系统和精确到业务、 内容、 用户的管控体系” ④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强调,一直是贯彻在三网融合国家战略突出位置的重点内容事实上, 从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情况来看, 建成安全系数高、 稳定性能好的网络使用环境, 最大程度地规避和抑制境内外黑客及反华势力对我国信息安全所造成的侵扰与破坏, 已经成为了我国维护网络安全刻不容缓的挑战根据公安部掌握的数据以及中央电视台公开披露的资料, 在中国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用户中, 每十台机器中就有八台曾受到过黑客的控制全国重点新闻网站, 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站, 平均每日有将近两千个左右的网站遭遇到黑客的入侵或攻击。
一些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认证评价体系的网站, 由于黑客入侵而导致数据库内容大量被篡改, 从而引发一波又一波社会公众对教育公平及学历认证的认同危机这些入侵和攻击波及范围之广、影响范围之大,以及破坏分子操作流程之娴熟、 严密、 规范, 俨然已形成了一条6声屏世界2010/12声屏世界2010/12VOICE & SCREEN WORLDVOICE & SCREEN WORLD争鸣与探讨路标与航向与正当渠道一同运作的地下产业链, 屡禁不止、 屡打不绝仅在 2009 年, 全国内地就侦破非法获取数据案、 提供黑客工具案等新型黑客攻击案 476 起, 抓获违法犯罪人员 1057名不仅如此, 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检测, 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用户中, 因受到黑客或反对势力攻击而导致计算机成为“ 僵尸机” , 被黑客挟持利用的计算机中有 71%来自我国⑤在这样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下,大量互联网用户存在个人计算机上的文件资料和用于网上交换的密码、 户名等信息, 几乎毫无私密性可言除此之外, 一些肆意散布流言蜚语、 扩大某些恶性事件负面影响的“ 网络水军” 也由此形成, 并迅速崛起演变为危及国家舆论安全和新闻引导政策的重要隐患。
借助三网融合的契机, 重构网络信息安全环境, 推动网络信息交流和发布向“ 可信可控可管” 的新方向发展, 由此成为三网融合决策得以果断、 高调推出的重要政治背景三网融合是高科技竞争时代实现经济建设转型的需要除了强调三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的经济目的、社会目的和安全目的之外,三网融合的另一个目标———技术目的也不容忽视国务院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李红滨将其表述为: “ 通过三网融合的演进, 面向物联网( 物联网是国际电信联盟( ITU) 2005 年发布《 ITU 互联网报告 2005: 物联网》中正式提出的概念, 早期物联网为军用系统, 现代意义上的物联网核心理念是以信息交换为核心, 把传感、 传输和计算控制联系在一起———笔者注)和现代服务业等实际需求, 实现‘ 人———机———网———物’ 的融合, 创新地提出未来网络的技术、 标准和协议, 实现我国通信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表述实际上包含了在移动化生活时代, 面向人们移动式生活常态,全面改造和升级现有网络体系,重组“ 人———物———社会” 之间电子时空和现实关系的战略理想在现今的技术条件下,尽管电信网络已经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移动交互, 互联网借助电信网的物理架构, 也已经初步实现了人与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移动交互, 但如何形成适应人们移动化生活形态的无所不在的、 无所不能的传感网络,以高科技为依托建成新时期的 “ 智慧地球———泛在网” , 让人们“ 无处不在地感知对象” “ 无所不达地与网络信息世界联系在一起” ,让一切琐碎事务都交由超级计算机系统调度和控制, 还远远没有实现。
而推动这一进程或理想状态实现的首要前提,就是实现三网的融合———不仅仅是广电网、 电信网和互联网的相互融合, 还涵盖了物联网、 社会网与互联网的泛在融合( 见图示) 从泛在融合的角度出发, 有专家认为, 物联网就是“ 通过传感识别器和网络将物理世界、 数字世界以及人类社会连接起来, 实现信息、 知识、 识别、 处理、 态势判断和决策执行, 达到智能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国家决策层从战略高度高调推出广电、 电信与互联网融合进程的总体方案, 除了基于网络安全需要上的考虑之外, 还具有了更为深远的、 面向未来国际高端科技竞争的涵义在内通过技术革新后的物联网,如果能够与下一代更加优良、 方便和适用的互联网融通合一的话, 那么可以精确制导的控制模式就能把现有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能源消耗损失率降低 70%左右在这样的技术理念和运作环境下, 传统的以过度消耗有限能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社会生产模式,也将被更加精密、 准确的信息网络主导下的新生产模式所取代无论是基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基于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需要,甚或是出于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 推进三网融合都是实现这一长远战略转型过程中所绕避不开的必经阶段与途径。
从这个角度来说, “ 融合改变生活, 变革实现发展”⑥不仅应该成为人们正确理解三网融合的思想出发点, 也应该成为广电业、 电信业和互联网业, 抛弃行业偏见和部门利益, 投身“ 三网融合” 实际行动的认知基点与动力源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栏目责编:陈道生注释:①韩志国:《畅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中国传媒科技》,2010(3) ②张卫:《广电新业态———“三网融合”的竞争与发展形势探 讨》,《中国数字电视》,2010(Z1) ③④李红滨:《科技创新支撑三网融合》,《视听界·广播电视 技术》,2010(3) ⑤详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10年8月4日晚间报道 《网 上制贩假证现象猖獗已形成一整条灰色产业链》 ⑥祁晓荔:《融合与变革———新一轮网络革命的时代来临》,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