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doc
24页CJICS xx.xxxP 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 xxx—xxxx 城市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Urban Rail Transi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teel and aluminum composite conductor rai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 布 目 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体要求 25 产品规格 36 产品要求 77 检验项目 138 检验规则 159 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1610质量保证 1611 包装、运输、贮存 17附录A 试验方法 18附录B钢铝结合技术要求 20条文说明 2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地铁设计研究所、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地铁运营、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无锡市金七星工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瑞泰潘得路铁路技术(武汉)、南京赛彤铁路电气化、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扬州天宝电气集团、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铁建第四勘察设计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地铁集团、上海浦帮机电制造、比威(天津)电气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员:李胜利、孙京健、宋杰、马景良、朱晓军、李雷、梁柏成、朱胜利、邹策、赵金凤、温玮玲、常素良、刘一峥、冯跃、乔维宝、高嵩、杨广英、李金华、许佩林、周求定、胡文斌、王爱武、王进、杨亚平、李增勤、乔道生、杨波、刘实、王长裕、王阳、李宏、张陆军、赵思源、周琳、陈皓城市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要求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及其组成部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质量证明书、质量保证、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内容。
1.2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钢铝复合导电轨方式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电力传输系统及其组成部件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验收等1.3 钢铝复合导电轨及其组成部件包括钢铝复合导电轨、普通接头、膨胀接头、中心锚结、端部弯头、电缆连接板和连接零件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93 标准型弹簧垫圈GB/T 95 平垫圈 C级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700 普通碳素结构钢GB/T 848 小垫圈GB/T 862.1 外齿锁紧垫圈GB/T 1220 不锈钢棒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2040 纯铜板GB/T 2100 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GB/T 3098.1 紧固件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5 紧固件性能-不锈钢螺母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GB/T 5231 纯铜加工产品化学成分GB/T 6892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 10411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T 14846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GB/T 16474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 16475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GJB 1443 产品包装、装卸、运输、贮存的质量管理要求TB/T 2073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通用技术条件TB/T 2074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DIN 6796 螺栓、螺母组合件用锥形弹性垫圈ISO 3522 铸造铝合金:化学成分和机械特性IEC 62278 铁路设施可靠性、有效性、维修性和安全性(RAMS)的规范和论证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钢铝复合导电轨 aluminum-steel conductor rail钢铝复合导电轨接触面为不锈钢带,本体为铝合金型材,通过机械轧压将两者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其不锈钢带表层与车辆集电靴接触传导电能,是城市轨道交通电力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3.2 鱼尾板 fishplate用于钢铝复合导电轨之间起连接作用的部件3.3 普通接头 bolted joint普通接头由两块鱼尾板及紧固件组成,用于固定连接相邻钢铝复合导电轨及其附件并传导电能的装置3.4 膨胀接头 expansion joints膨胀接头为中间预留伸缩缝,以补偿钢铝复合导电轨随温度变化而引起伸缩的装置3.5 锚段 tension锚段是由钢铝复合导电轨及其附件组成的长轨3.6 中心锚结centre anchor assembly中心锚结是设在钢铝复合导电轨每个锚段中部,保证锚段内钢铝复合导电轨从中部向两端均匀伸缩的装置,又称防爬器3.7 绝缘跨距 insulation span钢铝复合导电轨在铺设中相邻两个绝缘支撑点间的距离3.8 断口 gap钢铝复合导电轨的断开点称为断口3.9 端部弯头 ramp保证车辆集电靴在断口处平滑过渡的装置。
3.10 电缆连接板 cable terminals board用于将电缆和钢铝复合导电轨有效连接的导电装置3.11 标准长度 standard length钢铝复合导电轨定尺的制造长度4 总体要求5.1本标准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需求,以方便使用,确保安全,利于施工安装和维护保养,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2钢铝复合导电轨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5.3钢铝复合导电轨应节能、低碳、环保5.4钢铝复合导电轨及其组成部件应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5.5钢铝复合导电轨应满足持续载流量规定的要求5.6钢铝复合导电轨的零件安全系数不应低于TB/T 2073的有关规定5.7钢铝复合导电轨所有相关部件应采用与钢铝复合导电轨材质相近或相互配套的材质5.8螺栓按GB/T 5782,采用牌号为0Cr18Ni9不锈钢材料,其机械性能应符合GB/T 3098.6的规定5.9螺母按GB/T 6170,采用牌号1Cr18Ni9不锈钢材料,其机械性能应符合GB/T 3098.15的规定5.10平垫圈按GB/T 95,采用牌号为1Cr18Ni9不锈钢材料5.11弹簧垫圈按GB/T 93,采用牌号为1Cr18Ni9不锈钢材料。
5.12碟形弹簧垫圈按DIN 6796,采用牌号1Cr18Ni9不锈钢材料5.13螺栓、螺母强度等级不低于A2-70级,应采取良好有效的防松措施,且螺纹之间应抗粘连5 产品规格6.1 外形6.1.1 钢铝复合导电轨的外形有工字型和C型等,其产品功能、基本原理、性能指标等大致相同,城市的规划设计者根据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需求,选择适用的钢铝复合导电轨6.1.2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本标准选定工字型钢铝复合导电轨作为参考依据6.2尺寸工字型钢铝复合导电轨标准定尺长度宜为18m或15m,其他长度轨可由供需双方商定结构见图1,技术参数见表1图1 钢铝复合导电轨结构图表1 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参数名称3000型钢铝复合轨4000型钢铝复合轨额定载流量(A)30004000轨长(mm)1800018000轨高(mm)105105轨底宽(mm)8080钢带有效接触面宽(mm)≥65≥65重量(kg/m)≤15≤186.2.1普通接头普通接头包括两块鱼尾板及4套紧固件,其中紧固件包括螺栓、螺母、垫圈等外形结构如图2所示图2 普通接头参考示例图6.2.2电缆连接板电缆连接板的外形及主要尺寸参考示例如图3、图4。
每套电缆连接板应包括1件鱼尾板和1件连接板本体及配套的标准紧固件,紧固件数量为4套,其中包括螺栓、螺母、垫圈等,并配套提供与电缆连接的紧固件图3 Ⅰ型电缆连接板参考示例图图4 Ⅱ型电缆连接板参考示例图6.2.3端部弯头端部弯头的外形及主要尺寸参考示例如图5、图6图5高速端部弯头参考示例图(适用于正线)图6 低速端部弯头参考示例图(适用于车场线)6.2.4中心锚结中心锚结的外形及主要尺寸参考示例如图7、图8Ⅰ型中心锚结包括两件中心锚结本体及2套紧固件;Ⅱ型中心锚结包括四件钩型不锈钢本体及2套紧固件其中紧固件包括螺栓、螺母、垫圈等 图7 Ⅰ型中心锚结参考示例图图8 Ⅱ型中心锚结参考示例图6.2.5膨胀接头膨胀接头的外形及主要尺寸参考示例如图9、图10所示Ⅰ型膨胀接头由左、中、右三个滑块、1套铜排滑动式电流连接器和2个锚固夹板及标准紧固件组成;Ⅱ型膨胀接头由左、中、右三个滑块、1套多层薄铜片叠成的椭圆形电流连接器和2个锚固夹板及标准紧固件组成其中紧固件包括螺栓、螺母、垫圈等 图9 Ⅰ型膨胀接头参考示例图图10 Ⅱ型膨胀接头参考示例图6.3材质6.3.1钢铝复合导电轨6.3.1.1铝轨本体6.3.1.1.1铝轨本体应选用铝镁硅合金制成,其导电性、机械性能应满足6.1的要求。
6.3.1.1.2耐腐蚀性不应低于铝镁硅合金6101B T6的要求6.3.1.1.3采用模具挤压成型工艺6.3.1.1.4化学成分、机械性能不应低于GB/T 6892要求6.3.1.2不锈钢带6.3.1.2.1钢带材质应选用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牌号的优质铁素体不锈钢1Cr17或优质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6.3.1.2.2不锈钢带采用数控轧压成型6.3.1.2.3不锈钢带化学成分、机械性能不应低于GB/T 4237的要求6.3。












